药学人员必学胆石症胆囊炎

胆石症

胆石症是常见疾病之一,胆石按部位分类: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和肝内胆管结石。

1、临床表现和诊断

表现:

(1)约90%胆石症患者并没有明显临床表现。腹部B超是显示胆囊疾病最好的检查,胆囊结石常合并有慢性胆囊炎,B超显示胆囊壁增厚。

(2)约10%患者因胆石排至胆管出现胆绞痛和胆道阻塞造成急性胆系感染。

胆绞痛呈痉挛性右上腹痛或上腹痛,可放射至右肩、后背,常伴随出汗、恶心呕吐、腹泻及直立性低血压等内脏迷走神经兴奋的表现,当胆石排出后腹痛迅速减缓。微小胆石可引发复发性胆绞痛。如果一次腹疼发作超过6h,便可因阻塞继发急性胆系感染,出现发热、寒战、中性粒细胞增高等表现。先腹痛后发热。

诊断:

1、胆囊管结石

当胆囊结石嵌顿在胆囊颈或胆囊管时,表现为胆囊增大、压痛、Murphy征阳性,肝酶水平正常。B超胆囊宽径超过4cm、张力增高时,要警惕有胆囊穿孔的可能,需要留观,乃至需要参与医治(经皮经肝胆囊引流术)减压。

2、胆总管结石

多数胆总管结石由胆囊或肝内胆管排石而至,少数为原发性的。当结石一次排出较多、嵌顿在胆总管下段,或引发Oddi括约肌水肿,则出现胆管阻塞,引发胆管扩大。在腹痛发6h后,肝酶一过性升高是非常有意义的排石指标。感染的胆汁逆流入血引发急性胆管炎,表现为Charcot三联征(上腹剧痛、寒战高热、阻塞性黄疸);或急性化脓性胆管炎,在三联征的基础上出现感染性休克和谵妄,死亡率较高。当胆管和胰管“共同通道”胆石阻塞、Oddi括约肌痉挛,胆汁反流入胰管,引发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3、肝内胆管结石

B超肝内有钙化。没有肝酶水平异常和反复感染者,没必要处理。如果结石和慢性胆管炎引发胆汁排出不顺畅、反复感染、黄疸,有引发硬化性胆管炎、胆汁性肝硬化和胆管癌的风险。

2、胆石症的医治

普遍提示:

1、大多数无症状采取等待视察。

因胆囊癌的产生风险增加,定期做B超检查。

2、对1年来有过胆绞痛发作

或胆石超过2cm的患者,建议看外科。

3、排石出现胆绞痛和合并胆系感染

应急诊就诊。采取镇痛、解痉药物(使用吗啡类要同时用M受体阻断剂,由于它可致使Oddi括约肌痉挛,使症状恶化),约70%的胆总管结石可以自行排入十二指肠。

药物医治

1、匹维溴铵

作为钙拮抗剂消除含Oddi括约肌在内的消化道平滑肌痉挛,没有抗胆碱能作用和心血管不良反应,可用于排石后,餐时50mgtidpo,吞服不可掰嚼,非卧位服用。

2、熊去氧胆酸

长时间服用可增加胆汁酸分泌,改变胆汁成份,下降胆汁中胆固醇及胆固醇脂,利于胆固醇结石溶解。用于不宜手术医治的、胆囊有收缩功能的、较小的胆固醇结石患者,但效果不太显著。胆管阻塞、肝功能异常及慢性腹泻者慎用。

胆囊炎

1、急性胆義炎

绝大多数急性胆囊炎与胆囊管结石阻塞有关。

医治原则:需要及时就诊和处理。消除阻塞,下降胆囊张力,抗菌药物医治。(见胆石症)

2、慢性胆囊炎

胆囊结石多合并慢性胆囊炎,胆石长时间与胆囊黏膜磨擦,致使黏膜反复破损与修复的慢性炎症进程。

2、胆嚢炎的医治

1、消炎利胆片

功效为清热、祛湿、利胆,用于急性胆囊炎恢复期。

2、患者教育

因产生胆囊癌的风险增加,建议定期B超检查?

患者教育

熟习你的胆囊结构:

1、预防

低脂、低胆固醇饮食,增加膳食纤维的摄人。肥胖者要控制体重,避免快速减重和不吃早饭。

2、诊断用药

不针对胆石症或慢性胆囊炎长时间服用中药或溶石药物。有消化不良症状应做鉴别诊断,并先按胃病对症处理,多数患者症状可以减缓。右上腹胀也可能是脂肪肝而至。

3、不要随便用抗菌药物

除非有明确的细菌感染指征,如发热、中性粒细胞增高,不要随便用抗菌药物。

4、找专科医生咨询

绝大多数患者胆石症是不需要手术的,除非产生胆绞痛等排石表现。有具体情况建议找专科医生咨询(如要去医疗条件不足的地方工作、肿瘤化疗等)。

考考你

可用于胆石症的药物为

A.头孢哌酮舒巴坦钠

B.哌替啶

C.匹维溴铵

D.头孢曲松

E.熊去氧胆酸









































济南白癜风专科医院
白癜风怎么能治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aoakn.com//mjccjc/108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