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家白癜风治疗最专业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年6月第82期

导读

胆道梗阻及细菌侵袭是胆道感染发生不可或缺的两种因素。目前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及微创取石已成为治疗胆总管结石及胆道感染的主要方法。ERCP取石术后常规留置鼻胆管引流,在持续通畅引流胆汁的基础上,可缓解胆道及胰管的压力,并有效降低ERCP相关性胰腺炎的发生。对胆总管结石合并感染的患者,在ERCP取石术中留取胆汁做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可了解致病菌分布特点及药敏情况,而ERCP取石术后胆汁中细菌存留情况报道甚少。本次推荐文献以48h作为时间窗,分别对患者ERCP取石术中及术后48h经鼻胆管引流获得的胆汁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分析ERCP取石术中及术后48h胆汁细菌种类、分布特点及药敏差异,为治疗胆道感染抗菌药物的选择提供临床指导。

胆总管结石合并感染患者鼻胆管引流前后胆汁细菌分布及其耐药性

作者:赵嘉美,郭丹丹,李文利,谢方瑜,张巍巍,吕梅,宋敏,葛忠,解祥军

单位:青岛大医院

摘要

目的分析胆总管结石合并胆道感染患者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取石术中及术后48h胆汁中病原菌种类、分布特点及药敏情况,为临床抗菌药物的选择提供指导依据。

方法选取年10月—年12月某院收集的胆总管结石合并胆道感染行ERCP取石术患者,分别对ERCP取石术中获得的胆汁(术中组)及ERCP取石术后48h经鼻胆管引流获得的胆汁(术后组)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检测。

结果共收集例患者资料,术中组、术后组胆汁细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73.50%、47.86%,两组胆汁标本细菌培养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份胆汁标本共培养出株细菌,其中革兰阴性菌株(79.31%),革兰阳性菌33株(18.97%),真菌3株(1.72%);术中组细菌株,术后组细菌69株;术中组和术后组不同细菌种类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组和术后组检出率居前5位的细菌均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粪肠球菌、阴沟肠杆菌。革兰阴性菌检出率居前3位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对10种抗菌药物的敏感率均≥60.00%,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及左氧氟沙星耐药率相对较高;3种细菌对亚胺培南及美罗培南敏感率均为.00%。革兰阳性菌中检出率较高的屎肠球菌、粪肠球菌对替考拉宁、万古霉素及利奈唑胺的敏感率均为.00%。

结论胆汁细菌感染仍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胆总管结石合并胆道感染患者在无禁忌的情况下应尽早行ERCP取石术解除胆道梗阻;胆道感染经验性使用抗菌药物时,建议联合用药。

原文

(封面图片来源于网络)

编辑:陈玉华审稿:吴安华

以上文章为中国感染控制杂志独家编辑,转载需获得本刊许可,并标明来源。投稿邮箱:zggrkzwx

sina.

转载请注明:http://www.aoakn.com//mjccby/1316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