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www.wxlianghong.com/m/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云南省最南端,是云南省下辖的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州。地处北纬约21°10’,东经99°55’至°50’之间,属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湿润区。东西面与江城县、普洱市相连;西北面与澜沧县为邻;东南部、南部和西南部分别与老挝、缅甸山水相连,邻近泰国和越南,与泰国的直线距离仅余公里。东距太平洋的北部湾多公里,西距印度洋的孟加拉湾余公里。边界线长达.3公里,约等于云南省边境线总长的1/4。

“西双”是傣语“12”的意思,“版纳”是指比县小一些的行政区域,“西双版纳”意为“十二个行政区”。西双版纳,古代傣语为“勐巴拉娜西”,意思是“理想而神奇的乐土”,这里以神奇的热带雨林自然景观和少数民族风情而闻名于世,是中国的热点旅游城市之一。每年的泼水节于4月13-15日举行,被誉为“东方狂欢节”。

西双版纳有中国唯一的热带雨林自然保护区,气候温暖湿润,树木葱茏,蔓藤盘根错节,不少珍禽异兽,如亚洲象,犀鸟,孔雀,黑冠长臂猿都生活在这片热带丛林里。而西双版纳特有和稀有的植物中有望天树、红光树、云南肉豆蔻、四薮木、黄果木、胡桐、美登木、三尖杉等等。

历史沿革

编辑

合并图册(2张)

“西双版纳”,傣语意为“十二个区块”。

公元前年以前,今西双版纳州境为傣族古国“勐达光”(汉译“哀牢国”)南境属地。

公元前年,汉朝征服滇国及昆明、嶲等部族置益州郡,将势力伸入“勐达光”(哀牢国)境内设县(据点),“勐达光”忙于应对汉朝、放弃部分属地;今西双版纳州境成为自由地。

公元69年,“勐达光”(哀牢国)归附汉朝、其地置永昌郡,由汉朝派郡守与“诏达光”(哀牢王)共同治理;公元76年,“诏达光”(哀牢王)与汉朝的矛盾爆发、起兵反汉,汉朝军队与“勐达光”军队多次激战,部分傣族先民为躲避战乱、迁至“勐达光”(永昌郡)南境与各种蛮族部落杂错而居。[1]

公元年,“勐舍”(巍山盆地)傣族入主洱海盆地建立联盟国家“勐舍龙”(汉译“南诏国”);公元年,“勐舍龙”(南诏国)在“勐谷”(景东盆地)设银生节度,统辖“勐谷”及其以南地区,“领有银生城、开南城、威远城、奉逸城、利润城、茫乃道、柳追和城、扑败、通遗川、河普川、大银孔等地”;其中,“利润城”位于今西双版纳勐腊县,“茫乃道”位于今西双版纳景洪市。

公元年,“勐舍龙”(南诏国)灭亡,统治“勐舍龙”的傣族王室及官员被迫带着家眷、奴仆迁离洱海盆地,有一部分经“勐舍”、“勐谷”等地抵达今西双版纳境。

公元年,原“勐舍龙”(南诏国)通海节度使段思平入主洱海盆地建大理国,沿“勐舍龙”旧制在“勐谷”置银生节度;公元6年,大理国废节度、都督等军事辖区,设八府、四郡、四镇;今西双版纳境先属银生节度、后属威楚府。

公元年,“猛谷”的傣族王子诏真率军民南下、驱逐北上的孟高棉势力,将原孟高棉势力控制下的傣族“勐”(邦)统一起来、建立联盟国家“勐泐”(汉译“景陇国”);[1]“勐泐”(景陇国)建国初期,尊大理国为“勐货相”(宝石之国)、自称“勐货罕”(金子之国),后期逐渐疏远大理国;今西双版纳属“勐泐”(景陇国)。

公元年,元朝平定前大理国威楚府南部的罗盘、马笼、步日、思麽、罗丑、罗陀、步腾、步竭、台威、台阳、设栖、你陀等十二部设元江路;公元年,元朝从元江路远征八百媳妇国(兰纳国),途中灭“勐泐”(景陇国);公元年,元朝在“勐泐”设车里军民总管府,属云南等处行中书省。[2]

公元年,[3]“勐泐”(车里军民总管府)攻占元江路所属的罗陀、步腾等部(思茅区东、景洪市东北、江城县西);[1]

公元年,“勐泐”第八世王(元朝车里总管)刀坎归顺明朝、置车里军民府,以刀坎为知府;公元年,车里军民府改为车里宣慰司,刀坎为第一任宣慰使。

公元年,明朝分车里宣慰司辖地置靖安宣慰司;公元年,靖安宣慰司并入车里宣慰司。

公元年,车里宣慰使召应勐将车里宣慰司辖地划分为12个“版纳”(行政区)。

公元年,清军攻下云南,仍置车里宣慰司;公元年,清朝分车里宣慰司澜沧江以东六“版纳”地设普洱府。

公元年,民国政府普洱道在车里宣慰司辖地置普思沿边行政总局,分设8个区行政分局、与车里宣慰司所属傣族官员共同治理地方;[1]第1区行政分局驻车里(辖今景洪市中)、第2区行政分局驻勐遮(辖今勐海县西)、第3区行政分局驻勐混(辖今勐海县东)、第4区行政分局驻勐龙(辖今景洪市南)、第5区行政分局驻勐腊(辖今勐腊县南)、[1]第6区行政分局驻易武(辖今勐腊县北)、[4]第7区行政分局驻普文(辖今景洪市北)、第8区行政分局驻六顺(辖今思茅区西)。

公元年,普洱道将普思沿边行政总局调整为普思殖边督办公署,分设8个区殖边督办分署、仍与车里宣慰司所属傣族官员共同治理地方;[1]第1区殖边督办分署驻车里(辖今景洪市中南)、[1]第2区殖边督办分署驻勐遮(辖今勐海县西)、第3区殖边督办分署驻勐混(辖今勐海县东)、[4]第4区殖边督办分署驻勐往(辖今勐海县西北澜沧县东南)、[4]第5区殖边督办分署驻勐腊(辖今勐腊县南)、第6区殖边督办分署驻易武(辖今勐腊县北)、第7区殖边督办分署驻普文(辖今景洪市北)、第8区殖边督办分署驻六顺(辖今思茅区西)。[5]

公元年,普思殖边督办公署8个区殖边督办分署改设为7县和1行政区,仍与车里宣慰司所属傣族官员共同治理地方;第1区殖边督办分署改设车里县、第2区殖边督办分署改设五福县(南峤县)、第3区殖边督办分署改设佛海县、[1]第4区殖边督办分署改设临江行政区、第5区殖边督办分署改设镇越县、[4]第6区殖边督办分署改设象明县、第7区殖边督办分署改设普文县、[5]第8区殖边督办分署改设庐山县(六顺县)。

公元年,裁普洱道及普洱道所属的普思殖边督办公署、设立云南省第二殖边督办公署,[3]原普思殖边督办派往车里宣慰司领地的汉族流官改隶云南省第二殖边督办,[1]车里宣慰司领地7县1行政区由汉族流官和傣族土官共同治理;同年,裁象明县、辖地分别并入普文县和镇越县,[4]临江行政区改临江设治局。[1]

公元年,普文县并入思茅县;公元年,云南省裁第二殖边督办,所属行政事务由省府派出的行政督察专员接管。

公元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车里宣慰司,相继成立车里、佛海、南峤、镇越等县人民政府,分属宁洱专区。

公元年,车里县、镇越县、佛海县、南峤县、宁江县勐阿区和勐往区、思茅县普文区、六顺县整糯区、江城县康平区整董乡,由原隶属地划出、设立西双版纳泰族自治区,[1]撤销原县级建制,重新调整为版纳景洪、版纳勐海(含格朗和哈尼族自治区)、版纳勐旺、版纳易武(含易武瑶族自治区)、版纳勐捧、版纳勐混(含布朗山布朗族自治区)、版纳勐遮、版纳勐养(含攸乐山生产文化站)、版纳勐腊、版纳勐龙、版纳勐阿、版纳曼敦等12个县级版纳。

公元年,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原西双版纳泰族自治区)所辖12个县级版纳调整为5个县级版纳,[1]原版纳景洪、版纳勐龙、版纳勐养、版纳勐旺改设版纳景洪,原版纳易武(易武瑶族自治区)仍设版纳易武,原版纳勐腊、版纳勐捧改设版纳勐腊,原版纳勐海(含格朗和哈尼族自治区)、版纳勐混(含布朗族自治区)、版纳勐阿改设版纳勐海,原版纳勐遮、版纳曼敦改设版纳勐遮。

公元年,版纳景洪、版纳易武、版纳勐腊、版纳勐海、版纳勐遮分别改为景洪县、易武县、勐腊县、勐海县、勐遮县;公元年,[1]撤销易武县、辖地并入勐腊县,撤销勐遮县、辖地并入勐海县。

公元年,[1]撤销景洪县、设立县级景洪市;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辖1个县级市(景洪市)、2个县(勐海县、勐腊县)。

公元4年,小街乡,景洪镇纳板、曼点、曼沙、曼迈、曼外、曼戈龙2个村委会划归允景洪街道办事处;

行政区划

编辑

截至年,西双版纳辖1个县级市、2个县:景洪市、勐海县、勐腊县。州政府驻景洪市。

行政区面积下辖区域景洪市平方千米允景洪街道、嘎洒镇、勐龙镇、勐罕镇、勐养镇、普文镇、景哈哈尼族乡、景讷乡、大渡岗乡、勐旺乡、基诺山基诺族乡;景洪农场、勐养农场、橄榄坝农场、大渡岗茶场勐海县平方千米勐海镇、打洛镇、勐混镇、勐遮镇、勐满镇、勐阿镇、勐宋乡、勐往乡、格朗和哈尼族乡、布朗山布朗族乡、西定哈尼族布朗族乡;黎明农场勐腊县平方千米勐腊镇、勐捧镇、勐满镇、勐仑镇、尚勇镇、勐伴镇、关累镇、易武乡、象明彝族乡、瑶区瑶族乡;勐腊农场、勐棒农场、勐满农场、勐醒农场地理环境

编辑

位置境域

西双版纳位于云南的最南端,介于北纬21°08′~22°36′,东经99°56′~°50′之间,与老挝、缅甸山水相连,和泰国、越南近邻,土地面积近2万平方公里,国境线长达公里。

气候特征

西双版纳

西双版纳年平均气温在18~22℃之间,年均温20℃的等温线相当于米等高线。西双版纳最冷月均温8.8~15.6℃,≥10℃的活动积温~℃,海拔米以下地区年活动积温皆在℃以上,长夏无冬,秋春相连且为期较短。西双版纳年日照时数1~小时,季节分配较均匀,其气温年较差不大,日较差则较大,如最冷月与最热月温差只有9.9℃,而日温差最大可达27.3℃,这和我国大部分地区迥然不同。从西双版纳地貌垂直分异而言,米以下为热性气候(热带),~米为暖热性气候(南亚热带),米以上为暖温性气候(中亚热带)。州内史无雪迹,只是海拔较高处有轻霜,特大寒潮时有短时0℃左右的低温,会对热量敏感性的热带作物造成灾害。

西双版纳有明显的干湿季之分,年降水量在.7~.5毫米。其中盆地稍低,而山区略高。湿季降水占年总量的82%~85%,7~8月份月降水量皆在毫米以上,最少的2月份降水量只有20毫米。但是,干季降水少却雾浓露重,提高了干季湿度,也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降水不足。

地形地貌

西双版纳地貌多为中低山和丘陵区,海拔~米的低山区,占西双版纳总面积的65.3%,构成西双版纳地貌格局的主体。次为海拔~米的低丘区域,占西双版纳的19.4%。~0米的中山区占10.6%。山间盆地与河谷区,只占西双版纳的4.7%。西双版纳1平方公里以上的盆地有49个,以勐遮-勐混盆地最大,面积为平方公里,其余皆在平方公里以下,其中10~99平方公里的盆地共有19个,总面积.2平方公里。

自然资源

编辑

矿产资源

西双版纳女孩

截至5年西双版纳已查明有金属、非金属矿点处。具有相当储量的矿种有铁、铜、铅、稀土、锡、钨、锰、硫铁矿、石盐、钾盐、煤、汞、银、砷、金、化工灰岩、绿柱石等19种。

铁矿储量1.18亿吨,分布在景洪市疆峰、惠民、大勐龙、曼养、勐腊县新山、勐海县西定、曼来、吉良等地。盐矿储量亿吨,含盐层面积约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勐腊县东部勐伴、尚勇、磨歇等地。

煤矿储量万吨,主要分布在勐海县大河沟、曼养、勐岗、勐往,景洪市勐养、普文、景讷和勐腊县勐远、尚勇等地。

铜矿储量吨,主要分部在景洪市三达山、大勐龙,勐腊县瑶区、易武、象明等地。

铅锌矿主要分布在勐海县三棵桩、勐板、旧豪,景洪市勐岭山,勐腊县的铸锅河、易田、曼康等地。

地热资源

西双版纳有丰富的地热资源,占云南省第二位,仅次于腾冲,共有热泉、矿泉处。热水泉多出露于澜沧——勐遮——勐海主干断裂带及景洪坝子。分布在景洪市的嘎洒有16处、小街至大勐龙5处;勐海县的勐阿8处、勐往至蚌岗11处、勐满5处;勐腊县的勐捧、关累等地。水温最低25度,最高达度,流量0.1——3.9公升/每秒。盐卤泉多分布在勐腊县东部,密集于勐伴、尚勇、大荒坝、曼隆等地。含有丰富的钾盐与盐,故称“盐泉”。[1]

林业资源

年,西双版纳森林覆盖面为59.26%,有森林面积.5万亩,林产品十分丰富。建成了大龙山、勐养、普文、勐仑轻木林场。营造思茅松幼林1万亩、轻木1万亩、铁刀木炭薪林20万亩、依兰香1万余亩、油茶1万余亩。

水力资源

西双版纳地表水资源量可分为三部分:一是澜沧江干流过境水量,径流总量.2亿立方米;二是发源于境外的河流汇入本州境内,总量为23.6亿立方米;三是州内降雨产生的地表水,总量为.2亿立方米。从西双版纳流出国境的总水量达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总量达22.52亿立方米。西双版纳水能理论蕴藏量.23万千瓦,年发电量可达亿度。

截至5年西双版纳人均占水量为全国人均占水量的7.7倍。有中型水库5座、小型水库座。库容总量达2.3亿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40.03千公顷。有中小型电站80余座,发电量达万度。

生物资源

动物(4张)

西双版纳境内共有植物二万多种,其中属热带植物0多种,有食用植物一万多种,野生水果50多种,速生珍贵用材树40多种。有多种植物是珍贵药材或具有特殊用途,如抗癌药物美登木、嘉兰;治高血压的罗芙木;健胃驱虫的槟榔;风吹楠的种子油是高寒地区坦克、汽车发动机和石油钻探增粘降凝双效添加剂的特需润滑油料;桐子油可替代柴油;被誉为“花中之王”依兰香可制成高级香料;有多年前的古茶树;有天然的“水壶”、“雨伞“;会闻乐起舞的跳舞草、果实吃后会改变味蕾味觉的神秘果、见血封喉的箭毒木……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为西双版纳生物医药产业的研究与发展,提供了天然的基因宝库。

已知有鸟类种,占全国鸟类总数2/3,兽类67种,占全国兽类总数的16%,西双版纳鸟兽种类之多,是国内其他地方无法相比的。其中被列为世界性保护动物的有亚洲象、兀鹫、印支虎、金钱豹等;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野牛、羚羊、懒猴等13种,还有许多二、三类保护动物。

交通运输

编辑

公路

主要公路名称

起点

终点

经过省份

经过城市

国道

甘肃兰州

云南磨憨

甘肃、四川、云南

兰州、成都、昭通、昆明、玉溪、墨江、普洱、景洪、磨憨

国道

青海西宁

云南景洪

青海、西藏、云南

西宁、香格里拉、大理、临沧、双江、澜沧、勐海、景洪

国高

云南昆明

云南景洪

云南

昆明、玉溪、普洱、景洪

市内拥有三所客运站:景洪客运站、客运西站、客运南站。

水路

澜沧江—湄公河航道发源于青海的扎曲,其在中国境内的水域称为澜沧江,出境后被称作湄公河(MekongRiver),为东南亚第一长河,于越南胡志明市流入中国南海。一江连六国(中、缅、老、泰、柬、越)的澜沧江-湄公河,上湄公河航道是国家5级航道,中、缅、老、泰四国可常年通航吨的客货轮。

西双版纳景洪港是中国国家一类口岸,与老缅泰三国商船通航,开辟了多条国际水运航道。

航空

G线(2张)

西双版纳嘎洒国际机场系国家一类口岸,西南“文明机场”,云南省第二个国际机场,云南省重要的干线机场、中型枢纽机场,位于西双版纳景洪市西南约4公里的嘎洒镇。年通航至今,经三次扩建,现飞行区等级为4D,可供波音、空客及以下机型起降。

西双版纳嘎洒国际机场现有3.3万平方米国内航站楼、11万平方米停机坪。跑道长2米,宽45米,PCN值58/F/B/W/T;有18个停机位供飞机停场使用,有登机桥位10条;安检通道10条,值机柜台25个。

截至有通航城市有:通航城市有:北京、上海、香港、广州、西安、长沙、南京、杭州、成都、重庆、郑州、武汉、天津、昆明、丽江、香格里拉、大理、腾冲、琅勃拉邦等。国内航线18条,国际/地区航线2条。

经济

编辑

综述

年西双版纳生产总值万元,比上年增长13.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万元,增长6.7%;第二产业增加值万元,增长15.7%;第三产业增加值万元,增长16.5%。第一产业增加值占西双版纳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9%,与上年持平;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29.3%,比上年下降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1.7%,上升1个百分点。[5]

第一产业

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万元,比上年增长7.3%。其中,农业产值万元,增长11.5%;林业产值万元,增长4.2%;畜牧业产值万元,增长4.2%;渔业产值万元,增长12.4%;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万元,增长26.1%。

年粮食种植面积.23万亩,比上年下降2.4%,其中稻谷面积57.81万亩,下降9.9%,玉米面积67.43万亩,与上年持平;油料种植面积2.71万亩,增长1.8%;蔬菜种植面积21.1万亩,增长9.1%;甘蔗种植面积20.88万亩,增长

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万元,比上年增长23.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万元,增长14.1%。其中,铁矿采选业增加值万元,增长23.6%;精制茶加工业增加值万元,增长22.7%;制糖业增加值万元,下降21.4%;电力生产业增加值万元,下降0.9%;电力供应业增加值万元,增长31.1%。

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万元,比上年增长14.5%;实现利税万元,下降9.7%;实现利润万元,下降5.7%。[5]

第三产业

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万元,比上年增长17.3%。分城乡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万元,增长17.8%;农村消费品零售额万元,增长16.1%。分经济类型看,公有制经济零售额万元,增长19%;非公经济零售额万元,增长16.9%。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万元,增长17.5%;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万元,增长16.2%。

年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零售额中,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33.7%,石油及制品类增长13%,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5.3%,汽车类增长14.9%。

4.8%。年末茶叶面积78.21万亩,比上年末增长3.5%;水果面积40.23万亩,增长17.6%。

年完成邮电通信业务总量210万元,比上年增长13%。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9.65万户,比上年末下降6%;移动电话用户85.73万户,增长1.9%;互联网用户15.1万户,增长16.1%。固定电话普及率17.1部/百人,移动电话普及率74.6部/百人。年报纸杂志期发份数8.76万份,下降3%。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2.8%。其中,单位存款.28亿元,增长8%;居民储蓄存款.4亿元,增长13.2%。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07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5.1%。其中,短期贷款35.09亿元,增长15.4%;中长期贷款.81亿元,增长15.3%。[5]

社会

编辑

教育事业

年高等教育(含大专)招生人,在校生人,毕业生6人。普通中等专业教育招生人,在校生人,毕业生人。职业初、高中招生人,在校生人,毕业生人。普通高中招生人,在校生人,毕业生人。普通初中招生人,在校生67人,毕业生7人。普通小学招生人,在校生人,毕业生人。幼儿园在园儿童数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9%,初中阶段入学率达80.55%。

科技事业

年州本级财政投入科技经费万元,其中,科技三项费万元,科学普及经费万元,科技专项经费万元。专利申请数件。申报年度云南省科学技术奖4项,2项获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年西双版纳州科技进步奖奖励项目47项,其中:一等奖6项,二等奖16项,三等奖25项。[5]

文化事业

年末西双版纳共有各种艺术表演团体4个,公共图书馆4个,文化馆4个,博物馆1个,乡镇文化站31个。艺术团体年组织国内演出场,观众48.1万人次。公共图书馆总藏书量23.48万册,借阅者8.76万人次。年末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为99.05%,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为99.05%。[5]

以西双版纳知青为题材,由叶辛编剧,黄蜀芹导演。作为吴语(上海话、沪语)电视的杰出代表——《孽债》,在江浙地区乃至全国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该剧获得年“飞天奖”三等奖,并获“五个一”工程奖,创下了42.62%的高收视率。

医疗事业

年末西双版纳共有卫生机构个,其中,医院29个,卫生院34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个,村卫生室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4个,妇幼保健院(所、站)4个。卫生技术人员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人,注册护士人。各类卫生机构共有床位张。年传染病发病率.84/10万。[5]

科技事业

年西双版纳参加云南省各项体育竞赛获得金牌8枚、银牌10枚、铜牌9枚。[5]

社会保障

年末西双版纳参加城镇失业保险人数7.37万人,比上年末增长3.9%。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3.19万人,增长3.3%,其中,参保的职工人数9.2万人,增长2.1%。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6.21万人,增长3.6%,其中,参保的职工人数11.16万人,增长4.4%。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0.13万人,下降2.2%。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64.74万人,参合率97.92%。年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居民人数2.38万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居民人数8.63万人。[5]

文化习俗

编辑

文学特征

孽债(2张)

傣族的历史悠久,在长期的生活中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傣历、傣文和绚丽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学艺术著称于世。早在一千多年前,傣族的先民就在贝叶、绵纸上写下了许多优美动人的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小说、诗歌等,仅用傣文写的长诗就有余部。《召树屯与楠木诺娜》、《葫芦信》等是其代表作,被改编成电影、戏剧等,深受群众的喜爱。傣族的舞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和鲜明的民族特色,动作为多类比和美化动物的举止,如流行广泛的“孔雀舞”、“象脚鼓舞”等。

艺术特点

傣族的音乐悦耳动听,除了为舞蹈伴奏外,常与诗歌相结合。雕刻、绘画也具有鲜明的特点。[7]

民族习俗

西双版纳傣族,是与水有缘的民族,称为水的民族。民谚说“泡沫跟着波浪漂,傣家跟着流水走”、“水创世,世靠水”。傣族心目中的水,是孕育万物的乳汁,是生命的血源。傣族创世史诗《巴塔麻嘎捧尚罗》中讲到,开天辟地的英叭天神,就是用水混合其他物质造成了地球。

在傣族的《回塔五蕴》医学论著中,把“巴他维塔都”(土)、“阿波塔都”(水)、“爹卓塔都”(火)、“佤约塔都”(风)解释为人体的物质本源。水在其中起胶合作用,起生命源泉的作用。傣族认识到水不仅有饮用、洗涤、航运、灌溉、带动水车等功能,还具有养育世间万物的作用。傣族与水有割不断的深情。

傣族法典中规定:“建勐要有千条河。”丰富水源,是傣族选址建寨定居的重要条件之一。

所有傣族村寨都傍水而建。傣族对水的依恋,还与风俗习惯和居住地气候有关。傣族过新年节时,有浴佛、泼水、划龙舟等活动,都离不开水;亚热带的高温,人们要一日几浴;傣族开水田种稻,灌溉也要水。傣族的生活离不开水。

傣族家庭的基本形态,是一夫一妻制的父权制小家庭。由于各地在社会发展阶段上有所不同,因而在家庭婚姻形态上也有差异。在西双版纳,解放前还保留着较多的对偶婚的残余,表现为家庭和婚姻关系不很稳定,结婚、离婚比较自由。但由于家族和村社形式的存在,青年的婚姻直接关系他们对家族和村社所应享受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因此需要家族长和村社头人的同意。男女双方恋爱成熟,男方即请自己的舅父、姨母前去女方提亲。这时,女方父母一般照例不发言,由家族长和本村社头人答话,询问“上门”年限和如何宴请亲友等,经族长头人认可即可结婚。婚后男方必须如约到女家劳动数年才能把妻子接回。另立家庭时,由村社分给“份地”。假若双方意见不合,征得头人同意,互递一对蜡条就算办了离婚手续;如果男方离家数月没有音信,女方可以另找配偶;一方死去,不管年纪多大,也要办离婚手续,即以蜡条一对放在死者棺上,将馆材送至楼口,即表示与死者离异。

傣族民居──竹楼,是中国现存最典型的干栏式建筑,造型古雅别致,住在里面清凉舒爽。傣族男子有纹身的习俗,表示勇敢、美观,亦能吸引异性的爱慕。[8]

民间工艺

傣族通巴与花包

傣族通巴与花包

通巴、即挎包。傣族通巴,以各色毛线、棉线为原料织制。包长30余厘米,宽20余厘米。包正面、侧面、后面。或织花卉鸟兽、或织几何图形,包底部缀有彩穗。

民族服装

美观、素雅简洁的傣族女装;绣有各色图案、镶有银饰品的哈尼族、基诺族男装;古朴的拉祜族、布朗族女装。州民族工艺品厂,根据游客的需求,开发了夫族、哈尼族、布朗族、拉祜族和基诺族服装生产,以传统布料与现代布料相结合;传统款式、色泽、饰品和现代款式、饰品相结合,设计缝制出民族特色鲜明的民族服装进入市场。[4]

木板画

以木质细腻、色泽鲜明的木材和优质的层板为原料,采用绘样、锯裁、

木板画

拼帖等方法,将反映西双版纳少数民族衣着服饰、生活习俗、民居建筑、自然风光的雕刻艺术品,拼帖在成板框内,精心打磨、修饰而成。

木雕、根雕

传统木雕,多为木刻佛像、神牛、金象,主要用于拜佛。进入80年代以后,木雕随之出现。主要木雕产品,是木象、木狮、木牛、木马、人像、变形人、木手镯、木项圈等。[4]

黑陶

年5月,勐海县乡镇企业局为满足旅游业发展的需要,在景真八角亭所在地兴建工艺美陶厂生产黑陶。年开始出坛、罐、壶、瓶、烟具、茶具、陶马、陶牛等63个系列产品。

银饰品与蝴蝶装饰制品

传统银饰品,主要有钗、耳环、项圈、手镯、臂环、胸饰、脚镯、戒指、腰带等。[4]

佛教建筑

小乘佛教传入云南省西双版纳,成为傣族全民信仰的宗教。佛寺建筑随处可见,几乎每个村寨都有佛寺,有的佛寺旁还建有佛塔。佛寺、佛塔成了傣族群众生活的中心场

西双版纳勐泐大佛寺

地,成为他们心目中的圣殿,佛教建筑艺术也成了傣族人民宝贵的文化艺术财富。

西双版纳傣族佛寺建筑,以重檐多坡面平瓦建筑为主。佛寺大多成方形,坐西朝东,屋顶坡面由三层相叠而成,中堂较高,南北两侧递减,交错起落。屋顶使用长方形片瓦,瓦尾钩在平形的竹制横椽之上。屋顶正脊及檐面之间的戗脊,用石灰抹平,上面排列各种瓦饰。

少数民族节日

傣族:“桑勘比迈”节:即泼水节,公历4月13日至15日。举办盛大佛事活动,此外还有丢包、划龙舟、放高升

泼水节

、堆沙、斗鸡等活动。节日高潮是泼水,所谓“湿透全身,幸福终生”。[10]

哈尼族:“嘎汤帕”节:(思念祖先、弃旧迎新的意思),公历1月2日至4日。人们舂糍粑,祭家神、办酒席。男女青年邀约上山采野花、摘野果。男人无论老少都打陀螺。[10]

拉祜族:“拉祜族”节:时间与汉族春节相同。主要食品是舂糯米粑粑。初一早晨去山泉抢新水。初一至初三称为女人年,由男人招待客人,操持家务,初十四至十六为男人年,男人可以上山打猎,纵酒欢歌,节日主要活动是跳芦笙舞。[10]

布朗族:“豪瓦萨”节:即关门节,公历7月中旬。家族成员向家族长举行“松玛”(忏悔)仪式,祈求来年平安无事,消灾免难。[10]

基诺族:“物懋克”节(过年):公历2月6日至8日,敲响大鼓,举行剽牛、备耕、打铁、铁匠收徙传艺等仪式。

瑶族:盘王节:也称“跳盘王”或“还盘王愿”,“盘王”即“盘瓠”,它是瑶族的祖先和图腾的象征。[11

[9]

旅游景点

编辑

野象谷图片(1张)

原始森林公园

原始森林公园,是西双版纳最大的综合性生态旅游景点之一,公园融汇了独特的原始森林自然风光和迷人的民族风情。

勐仑植物园

西双版纳勐仑植物园全称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坐落在勐腊县勐仑镇。植物园被湄公河的支流罗梭江环绕着状如葫芦形。

植物园中设有植物标本馆,珍稀濒危植物种资源库和物技术实验室,已成为中国热带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重要研究中心。

野象谷

西双版纳野象谷位于景洪以北的勐养自然保护区内,地处东西两片林区结合部的河谷。

傣族园



转载请注明:http://www.aoakn.com//mjccjc/1278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