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为贯彻新一轮医改要求,医院学科能力向纵深发展,医院部分科室实行大科主任领导下病区主任负责制、行政主任领导下主诊医师负责制。普外科就是在原有两个病区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亚专业,增设了普外三病区。这标志着医院学科发展进入了快车道,也为提供优质舒心的医疗服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普外科是医院医院重点建设的学科之一,在微创技术、胃肠道良恶性肿瘤的诊断治疗、肝胆胃肠、乳腺、甲状腺等外科疾病的治疗方面均进行了大胆探索,特别是医院普外科的特色品牌。年治疗普外相关疾病患者四千五百余人,完成高难度外科手术九百余台次,床位占用率达99%。新增的普外三病区主要治疗肝、胆、胰、脾、血管等方面的相关疾病。医院普外科三病区主任陈军:普外三科新成立了不到一个月。成立这个科室的原因是普外科病种非常丰富。病人的数量非常大,以前经常是处于饱和状态。我们科室从成立到现在已经做了七十台手术。其中最主要的是胆道系统疾病,胆结石占到了百分之八十。以前开展的是胆囊结石,现在胆总管结石也开展了微创化治疗。为了减少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分别手术带给患者的痛苦,提高微创化治疗水平,普外科联合消化内镜室开展了双镜联合手术。仅在正月期间,他们就联合内镜、麻醉科开展双镜联合,成功救治了多例急性胆管炎、梗阻性黄疸患者,使患者转危为安。由于不用开刀,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并发症较少,住院时间也大大缩短,是目前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首选治疗方法。医院普外科三病区主任陈军:双镜联合在国际上来讲也是一个新的趋势。符合微创的原则,病人从中也大量的受益。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手术创伤。医院从三年前开始做这个手术。年做了有六十多例。手术的熟练程度、到术后并发症的管理,控制的越来越好。消化内科、普外科、麻醉科联合开展双镜联合。(胆总管治疗)以前的治疗办法就是开腹,病人术后需要留滞四十天的T管。也比较痛苦。自从有了双镜联合以后,病人的住院时间缩短了多一半,我们术后随访病人,大家的感觉都比较好。

胆道是将肝细胞分泌的胆汁输送到肠道的惟一通路,胆道某一部位一旦发生疾病,即可导致胆汁引流不畅,对人体危害很大。胆结石是比较常见的疾病,大部分都是因为胆固醇过高,少部分则是因胆色素而形成。胆囊发炎会伤及胆囊粘膜,使其表面细胞脱落而积存胆固醇,诱发胆囊结石。

医院普外科三病区主任陈军:双镜指的是那两个镜第二个就是消化内科的十二指肠镜,通过普外科的腹腔镜是解决胆囊结石的问题,消化内科的十二指肠镜是解决胆总管的问题。这类病的适应症就是同时有胆囊结石和胆总管结石。胆囊结石现在是社会的多发病,好多病人一说手术就不愿意治疗。吃点中药,饮食控制,就在等的过程中,细小的结石就排到胆总管,一旦出现这个事情,病人首先就是剧烈的疼痛。第二也可能是黄疸。应该告诉患者,一旦出现右上腹腹痛,就医院,排除是不是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

胆道疾病可防可治,陈军大夫为大家预防胆道系统疾病支招。

医院普外科三病区主任陈军:这个科室从治疗的角度来讲,侧重的就是肝胆系统,它完整的名称应该叫肝胆胰脾血管外科。除了胆道系统疾病以外,胰腺炎,胰腺的肿瘤,脾脏的肿瘤,脾功能亢进,都属于我们科。我们科室现在病床有三十张。现在胆道系统疾病的病人发病率非常高。如何预防,就是应该有一个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果(早晨)不吃饭,胆囊的正常收缩就没有。容易形成胆固醇的结晶,容易造成胆结石。再一个就是应该适当增加粗纤维的摄入量,我们现在大鱼大肉,精细食品吃得太多,粗粮、粗纤维的蔬菜吃得少,菠菜、芹菜,刺激胃肠蠕动的这些蔬菜吃得少,对于胆的排泄也不好。另外,就是建议患者一旦出现右腹部的不适,尽医院治疗,不要盲目的进行抗炎治疗。

医院普外科和消化内科已完成双镜联合(LC+ERCP)同期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余例,无一例严重并发症,达到省级水平,让吕梁市患者无须出远门,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技术含量的联合微创医疗服务。

医院普外科三病区主任陈军:新成立科室以后,首先把微创做扎实,在原来微创的基础上,我们准备做单孔的微创治疗,或者是三镜联合的微创治疗,以前在普外科微创占到了百分之五六十,下一步我们准备把微创化提高到百分之七八十。血管方面我们下一步准备引进激光治疗,环形激光治疗静脉曲张,这个仪器也是符合微创化治疗的一个方向。

(来源:吕梁广播电视台健康吕梁)

大家都在看



转载请注明:http://www.aoakn.com//mjcczl/1468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