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胆总管炎专科治疗医院 >> 胆总管炎症状 >> 莫道浮云遮望眼,守得ldquo瘤清
莫道浮云遮望眼,守得“瘤清”见月明
PD-1单抗联合乐伐替尼治疗一例晚期肝脏胆管细胞癌
彭晋
主治医师,武汉大学-美国哈佛医学院联合培养博士,.9至.8受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于美国哈佛医学院从事肿瘤血管生成研究,主要致力于胃肠道恶性肿瘤放化疗。
患者**,女,39岁;
患者因“肝脏胆管细胞癌术后放化疗后多发转移半月”于年3月31日入院。
患者年10月因“间断右上腹疼痛”就诊,上腹CT检查示肝右叶占位,查肿瘤标志物示AFP2.89ng/ml(正常),CAU/ml(升高);年10月20日外院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探查,镜下探查见肝脏8段可见一约8*8cm大小肿瘤,肿瘤侵犯膈肌,遂中转开腹行肝8段切除+膈肌部分切除+肝十二指肠韧带淋巴结清扫+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术后病理示:中分化胆管细胞癌,周围脉管内可见癌栓。送检胆囊胆囊管淋巴结1枚,12A及12B淋巴结各1枚均未见癌,免疫组化示:Hepatocyte(-)AFP(-),CD34(-),Ki-67(LI约20%);年10月20日外送肿瘤组织基因检测回报:MSI-H;术后分期:pT4N1M0,IIIb期(AJCC8th)
术后年11月开始于外院行Xeloda+DDP化疗2周期,.01.05开始于我院行腹部放疗(PTV-CTVp59.4Gy/27F,PTV-CTV48Gy/27F)。患者年3月出现背痛,3月16日复查腹部MRI示:肝多发转移瘤;胸椎MR示T7-8椎体骨质破坏,于.03.24在外院行肝部分转移瘤射频消融治疗。患者为进一步治疗于年3月31日入院;
入院查体:PS=1分,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肺听诊未及明显异常,腹平坦,中腹可见弧形手术瘢痕,腹壁静脉无曲张,全腹无压痛,无反跳痛,肝胆脾肋下未及,肠鸣音正常,双下肢无水肿。
既往史:既往无特殊病史,否认肝炎病史;
治疗经过及疗效评价:患者年4月5日开始行Nivolumab单抗+乐伐替尼联合靶向治疗,4周后背痛明显缓解,8周CA降至正常,6月5日复查腹部MR示:肝内病灶较前减少缩小;疗效评价:PR,治疗期间出现3度白细胞减少、3度转氨酶升高、2度高血压对症处理后好转,现患者继续PD-1单抗联合乐伐替尼靶向治疗中,病情稳定。
治疗体会和讨论:
肝脏胆管细胞癌是原发性肝癌的一种亚型,起源于肝内胆管上皮细胞,在原发于肝脏恶性肿瘤,其发病率仅次于肝细胞癌,占肝脏恶性肿瘤的5-10%。其发病可能与胆汁淤积和胆管慢性炎症刺激等因素有关。胆管细胞癌早期症状缺乏特异性,常见的症状包括腹部隐痛,贫血,体重减轻,早期多无黄疸。肝脏胆管细胞癌恶性程度高,早期容易出现淋巴结和血行转移,根治性手术切除率低,预后差,5年生存率低于5%,早期手术切除是唯一有希望治愈的治疗方案,但因为其早期诊断困难,多数患者就诊已经处于肿瘤进展期,失去了根治手术切除的机会。
晚期胆管细胞癌的一线标准治疗方案是吉西他滨联合铂类方案化疗,一项晚期胆管癌的III期临床试验(UKABC-01)显示,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比单用吉西他滨治疗可延长生存期(11.7月VS8.1月,P0.).在此研究基础上,有研究进一步探索了靶向治疗药物厄洛替尼在胆管癌治疗中的作用,结果显示吉西他滨+顺铂方案基础上联用厄洛替尼不能提高生存期。也有研究比较吉西他滨联合索拉菲尼和吉西他滨单药,结果显示联合索拉菲尼无获益。因此,目前靶向治疗在胆管细胞癌治疗中的地位尚不确定。而晚期胆管癌二线治疗的临床研究极少,没有随机对照研究,二线化疗尚不确定是否有获益。
因此,结合此病例,晚期胆管细胞癌患者在一线化疗和放疗过程中快速进展,属于耐药复发,不仅提示预后极差,下一步治疗选择也比较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考虑到了PD-1单抗为基础的肿瘤免疫治疗。
免疫治疗是近几年癌症治疗的超级明显,年12月《科学》杂志将癌症免疫治疗列为了当年十大科学突破之首。PD-1(programmedcelldeathprotein1),程序性死亡受体1,是一种重要的免疫抑制分子。肿瘤细胞表达大量PD-1配体和T淋巴细胞表面的PD-1受体结合,会诱导T淋巴细胞凋亡。而PD-1单抗或PD-1L单抗都能通过阻断这条通路而激活免疫细胞攻击肿瘤细胞。PD-1单抗是近几年最耀眼的抗癌明星分子,PD-1抗体显示了前所未有的广谱抗肿瘤活性,它将晚期恶性黑色素患者的5年生存率从17%提高到34%,将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从4%提高到16%;而最让其声名大噪的是PD-1单抗治好了罹患恶性黑色素瘤并且发生脑转移的美国总统卡特。
而对于MSI-H的恶性肿瘤患者,PD-1单抗更是显示了极高有效率.年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的NCT研究结果表明,PD-1单抗治疗对MSI-H的转移性结直肠癌表现出高缓解率,年5月,美国FDA批准PD-1单抗Keytruda(pembrolizumab)治疗带有微卫星不稳定性高(MSI-H)实体瘤患者,这是美国FDA首次不依照病种,而是依照生物标志物核批的抗肿瘤疗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结合此患者肿瘤基因检测为MSI-H,虽然当时FDA尚未批准完全根据MSI状态使用PD-1单抗,我们还是考虑给患者使用PD-1单抗。
在大多数实体瘤,单纯的PD-1单抗免疫治疗有效率并不高,联合化疗或其他靶向治疗药物可以提高有效率。PD-1单抗联合乐伐替尼在多个研究已被初步验证有效。乐伐替尼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3(VEGFR1-3)、成纤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4(FGFR1-4)、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α(PDGFRα)、RET和KIT的口服多靶点抑制剂,目前已经获得FDA批准用于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和晚期肾细胞癌,也有研究报道其在肝癌中显示了不错的疗效。
年ESMO报道的PD-1单抗联合乐伐替尼治疗13名晚期肿瘤患者,包括非小细胞肺癌、肾癌、子宫内膜癌和恶性黑色素瘤等,有效率54%,疾病控制率%。年ESMO报道的PD-1单抗(Keytruda)联合乐伐替尼(E)治疗晚期肾癌,有效率63%,疾病控制率96%,而对于其中未接受过化疗的12位患者,有效率83%(10/12),疾病控制率%。年ASCO报道了PD-1单抗联合乐伐替尼治疗晚期子宫内膜癌,共入组23名患者,有效率48%,疾病控制率96%。虽然这些都是小样本的早期临床资料,但是都显示了PD-1联合乐伐替尼可能有极高的有效率。
目前各大跨国医药公司均投入极大资源研发PD-1单抗药物,相关临床试验层出不穷。我科也即将启动两个PD-1单抗的临床试验,一个是比较PD-1单抗BGB-A与索拉菲尼一线治疗晚期肝癌的3期临床研究;另外一个是PD-1单抗治疗晚期胆管癌的2期临床研究,合格受试者有望获得免费的PD-1药物治疗。相信我们的临床试验一定会为晚期肝癌和胆管癌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我们的团队-放化疗科胃肠肿瘤病区
参考文献:
1.CaiY,ChengN,YeH,LiF,SongP,TangW.Thecurrentmanagementofcholangiocarcinoma:A
转载请注明:http://www.aoakn.com//mjccby/131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