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胆总管炎专科治疗医院 >> 胆总管炎症状 >> 胆囊疾病的预防医院外科副
胆囊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医院外科副主任兼医务科副科长袁鹏
医院外科副主任袁鹏
胆囊是浓缩和贮存胆汁的器官,肝脏每日可分泌~毫升胆汁(胆汁的成分主要是水分,还含有胆盐,胆酸、胆固醇、胆色素,卵磷脂等物质),胆囊可将其浓缩4~10倍。当脂肪及蛋白质分解物经过十二指肠时,通过神经系统反射引起胆囊收缩,浓缩的胆汁经胆管排入肠内,通过胆汁、胰液的进一步消化,蛋白质、脂肪分别分解成氨基酸和脂肪酸,由血液运送至肝脏转化后,再运到人体细胞、组织中,进一步利用、代谢,转化。胆汁也帮助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胆囊疾病主要是胆结石和胆囊炎。
胆囊炎:是细菌性感染或化学性刺激(胆汁成分改变)引起的胆囊炎性病变,为胆囊的常见病。
胆结石:可引起胆道梗阻,导致胆汁淤滞,细菌繁殖,而引发胆囊炎,而胆道感染反复发作,又极有可能是胆石形成的重要因素。
在腹部外科中其发病率仅次于阑尾炎,本病多见于35~55岁的中年人,女性发病较男性为多,尤多见于肥胖且多次妊娠的妇女。
医院外科副主任兼医务科副科长袁鹏讲胆囊疾病
胆囊疾病的营养治疗原则
通过控制饮食中脂肪和胆固醇,辅以高碳水化合物。供给足够营养。维持机体能量需要,消除促进胆石形成和引起疼痛的因素,增加机体抵抗力。
急性期
急性发作期呕吐频繁、疼痛严重,应禁食,使胆囊得到充分休息,以缓解疼痛。这时应由静脉补充营养。应多饮水,并注意补充钠和钾盐,有利于疾病的治疗。
疼痛缓解后,根据病情循序渐进地调配饮食,给予清淡流食或低脂、低胆固醇、高碳水化合物流食,如米汤、藕粉,豆浆等食物。病情好转后,可给予低脂半流食或低脂少渣软饭。
慢性期
能量适量
供给正常或稍低于正常量能量,每天约8.37焦耳(千卡)。既要满足患者的生理需要,又要防止能量过剩。对于肥胖者需限制能量摄入,以利于减轻体重。对于消瘦者则应适当增加能量供给,以利于康复。
低脂肪
限制脂肪摄入量,避免含脂肪多的食物刺激胆囊收缩以缓解疼痛。故需严格限制脂肪摄入量,每天不超过20克,后可逐渐增加到40克。应严格限制动物性脂肪,而植物油有利于胆汁排泄,可适量选用,但应均匀分布于三餐饮食中,避免在一餐中食用过多的脂肪。
低胆固醇
控制含胆固醇高的食物以减轻胆固醇代谢障碍,防止结石形成。过多胆固醇大部分重新分泌于胆汁中,使胆汁胆固醇浓度增高,胆固醇每天摄入量以不超过毫克(例如克瘦肉)为宜,重度高胆固醇血症应控制在毫克以内。禁止食用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如动物内脏(肝、肾、脑等)、蛋黄、成鸭蛋、松花蛋、鱼子、蟹黄、肥肉等。
适量蛋白质
供给充足的蛋白质可以补偿消耗,维持氮平衡,增强机体免疫力,每天供给量50~70克。但过多的蛋白质摄入会增加胆汁分泌,影响病变组织恢复,而摄入过少同样不利于受损胆管组织的修复。应适量给予高生物价蛋白,如豆制品、鱼虾类、瘦肉、蛋清等。
适量碳水化合物
以达到补充能量、增加肝糖原,保护肝细胞的目的,每天供给量相当于~克谷类食品(如馒头,米饭等)。碳水化合物易于消化、吸收,对胆囊的刺激亦较脂肪和蛋白质弱,但不可过量,以免引起腹胀。应供给含多糖为主的食物,适当限制单糖或双糖,如砂糖、葡萄糖的摄入。对合并高脂血症、冠心病、肥胖者更应限制单糖的摄入,以防止症状加重。
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维生素A可防止胆结石的形成,帮助胆管上皮生长和保持完整性,帮助病变胆管修复,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有深绿色和黄色蔬菜,如菠菜、青椒、胡萝卜、南瓜等,以及奶制品。其他维生素,如B族维生素、维生素C和维生素E,也应充分供给,如全谷食品、新鲜蔬菜和水果、坚果、大豆、小麦胚芽等。同时还应选择富含钙、铁、钾等的食物,如奶制品、豆制品、瘦肉、香蕉、柑橘等。
高膳食纤维
食物纤维能增加胆盐排泄,抑制胆固醇吸收,降低血脂,可使胆固醇代谢正常,减少形成胆石的机会。食物纤维不但有利胆作用,而且能刺激肠蠕动,有利于通便,促进肠内产生的吲哚、粪臭素等有害物质尽快排出,防止胆囊炎发作。可选用含食物纤维高的食物,如绿叶蔬菜、豆类、水果、粗粮及香菇、木耳等。
大量饮水
多喝水可以稀释胆汁,促使胆汁排出,预防胆汁淤滞,有利于胆管疾病的恢复,每天饮水量~0毫升为宜。
节制饮食
少量多餐、定时定量,每日进食5~7餐为宜,以刺激胆汁分泌,促进胆汁排出。烹调方法多采用炖、烩、煮、蒸、汆等,忌用油煎、炸、炒等烹制方法。
其他
戒酒及忌用一切辛辣食物和刺激性强的调味品,如辣椒、咖啡、芥末等;还要避免食用油炸及产气食物,如牛奶、洋葱、蒜苗、萝卜、黄豆等。食物的温度以温热为宜,可使胆道口和胆道壁肌肉松弛,利于胆汁排出;切勿过热或过冷,否则影响胆汁分泌与排出。注意卫生,防止肠道寄生虫和细菌感染。
以下护胆有利于健康
?饮食讲究,规律进餐
保证有规律的一日三餐,切忌暴饮暴食,适当节制脂肪食物,如动物的大脑、动物内脏、鱼籽、肥肉、蟹黄、蛋黄、奶油制品等更应少吃。建议多吃富含维生素A和维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鱼类及海产类食物,如菠菜、笋、洋葱、番茄、四季豆、玉米、青椒、南瓜、红皮萝卜、莲藕等。
?学会放松、避免久坐
保持一个愉快的心情,人的气体通畅,气血调和,肝的疏泄正常,胆汁就不易“潴留”而生石。
要经常做一些体力活动,使全身代谢活跃起来,特别是脑力劳动和上班老是坐着不动的中年人,更要有意识地多做体力劳动,防止过度的肥胖,因为肥胖是胆囊炎或胆结石的重要诱因。
?腹部保暖,避免刺激
注意保暖,冬天不要因为爱美而穿太少,夏天睡觉时也要盖好被子。因为肚子受凉以后会刺激迷走神经,使胆囊强烈收缩。
?定期体检,保证健康
50岁以后应每半年做一次肝胆彩超筛查,随时监测胆囊健康状况;
?胆囊疾病,及时就医
已经证明有胆结石或者胆囊炎的人,要及时就医治疗,以免拖久了加重病情。
专家介绍
袁鹏
医院外科副主任兼医务科副科长,中共党员,副主任医师,长春市中医医疗联合体副秘书长,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康复科专业特聘副教授。
毕业于北华大学医学院,从事外科临床工作13余年,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在肝胆、胃肠、甲状腺、乳腺、疝气、阑尾等普外科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有较高水平的理论知识和丰富临床诊疗经验,擅长乳腺肿瘤切除方面,尤其是小切口整形技术较为成熟。
老王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