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胆总管炎专科治疗医院 >> 胆总管炎症状 >> 博海医疗动态博海普外科又成功完成一例
胆管恶性肿瘤切除术
肝门部胆管癌是胆道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在肝脏原发恶性肿瘤中,其发病率仅次于肝细胞癌。这种肿瘤恶性度非常高、治疗效果差、预后不好、生存期较短,轻者严重的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重者短期内死亡,被称为“癌王之王”。
肝门部胆管癌因其发生部位特殊呈侵润性生长及与肝门部血管关系密切等特点,给手术切除造成极大的困难。作为普外科高难度术种,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治一直是外科医师临床工作中的一大难题。根治性切除是肝门部胆管癌获得长期生存的唯一有效的手段,但是胆管癌手术复杂多样、难度高,是腹部外科最具有挑战性的手术之一,相比胰十二指肠切除来说更是难上加难,只有技术过硬的高年资专家主任才能驾驭这类手术。医院普外科已成功完成两例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下面简单介绍下第二例手术情况。
BH病情回顾
患者,男,72岁,该患者入院前4天前无意中发现周身黄染,伴皮肤瘙痒,到院后以“胆总管占位”收入普外科病房。患者患病以来无发热、小便深黄、大便颜色浅,完善全腹增强CT后,普外科主任田平高度考虑胆管癌可能,存在手术指证。患者一般状态差,基础疾病较多,“糖尿病”4年余、“脑血栓”病史4月余、吸烟20余年,合并肺气肿、肺大泡。胆水管成像由于肿瘤部位特殊,周围血管结构众多且复杂,手术难度大、风险高。经过谨慎研究,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后,田平主任亲自主刀于8月12日为李大伯实施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术中见肿物位于左右肝管汇合处,已侵入胆囊管、胆总管,术中诊断为肝门部胆管癌(Bismuth-CorletteⅡ型);术中骨骼化门静脉时发现肿物侵及门静脉侧壁,为求手术彻底性,给予行门静脉侧壁切除血管修补。手术历经近6小时,完整切除肿瘤,整个手术顺利,术中少量出血,未输血。病理回报为,(肝门部胆管)肝外胆管癌、侵润深度近浆膜层、神经(+)、肝十二指肠韧带淋巴结转移癌3/3、另见淋巴结转移癌3/16、肝十二指肠韧带(-)、上下切缘(-)、慢性胆囊炎。患者最终诊断:肝门部胆管癌(Bismuth-CorletteⅡ型T4N2M0ⅣA期)。
手术实拍术后患者返回病房,经系统治疗,患者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已经顺利出院。
田平主任特别总结了关于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的难点:
01首先是判断难
术前难以早期诊断,组织学诊断更难,术前难以准确的定位、分型、分期;由于病灶的解剖位置特殊,肿瘤对胆管,血管,肝组织的累及程度难以判断。许多病例即使在术中也难以判断近端肝管的累及程度。
02
其次决策难
一般来说,外科医师术前是做到心中有数,对于手术方式,切除范围术前就有很好的规划。可是对于肝门部胆管癌来说,由于肿瘤累及范围的不确定性,所以对术式的选择,切除的范围,难以抉择。
03
第三是操作难
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可能要包括合并半肝以上联合尾状叶切除,肝外胆管切除,肝门淋巴结清扫,以及合并累及门静脉,肝动脉血管切除,重建,多个肝管开口的胆肠内引流术,特别是血管和胆管的重建难度和技巧较大。
04
最后是围术期的管理难
因为手术病人往往是中晚期的病人,不仅肿瘤较大,也有可能合并胆道感染和肝萎缩,胆道梗阻的时间较长,凝血功能也异常,全身状况不佳。所以围术期处理变得非常复杂。因此术前需要将病人调整到最佳状态再去行手术治疗。术后仍然需要加强支持等。围术期的处理得当,才能更好的实施治疗。
像该例手术患者这样被多重疾病缠身的情况下,博海普外科团队能一路过关斩将,跨越一个又一个难关,跟主刀者过硬的技术和术中团队密切合作、缜密操作是分不开的。
目前对于肝门部胆管癌手术,医院可开展。医院普外科在常规开展甲状腺癌淋巴结扩清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肝癌精准肝切除术、胃结直肠癌根治术(开腹及腔镜)的基础上,已成功完成2例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这标志着我院外科医院标准,治疗水平已达到区域内同领域最高水平。医疗技术完全可以达到大病不出县,为本地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