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胆总管炎专科治疗医院 >> 胆总管炎预防 >>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张昊栋
中秋刚过,国庆来临。洛阳城,早晨,偶尔丝丝凉风,寒意袭来;大街小巷,道路两旁,行道树不时有片片落叶随风飘落;出行的人们早已脱去薄袖短裙,换上长衫秋裤,行走在川流不息的街道。这一切都预示着一个季节的结束,新的季节即将来临。
此时,在河南医院外科楼8楼51床的病床上,我的母亲仍然没有度过手术后的昏迷期……鼻孔里插着氧气管,左臂扎着吊针,右臂和右手指连接着心电监护机,从身体内向外露出三根管子,不断有鲜红的血液和黄褐色的液体渗出,汇集在末端的袋子里。吸氧机的气泡不断地发出噗噜噜的响声,心电监护机屏幕上上下起伏的曲线和不断变化的数字,令人揪心万分。母亲完全变了样,犹如罹难逃生,惨不忍睹。
麻醉药的作用使母亲从昨天下午3点50从手术室推出来到现在一直处在昏迷或昏睡之中。大夫说,因为母亲年近七旬的瘦弱体质,要完全清醒比常人时间要长。年迈瘦弱的母亲挺过了手术时最痛苦的2小时,挺过了手术后麻醉苏醒最危险的3小时,坚强的母亲毅然费尽力气极力张开嘴巴来回应我们的呼叫,她在向我们传递一个信息——她是清醒的,她能感知到我们在病床前焦急的等待。
从昨夜到今天,我就一直守在病床前,直到麻醉过后,母亲完全醒来……
母亲是因为胆结石于4天前住的院,3天后做的胆总管取石手术。这是第二次手术。6年前母亲因腹部剧痛,医院,检查出胆结石引发急性胆囊炎,第二天做了手术。主刀的大夫姓杨,医院的副院长,在县里医术界号称外科“第一刀”。然而,母亲在出院后拔掉腹部导流管后刚过一个月,腹部疼痛、憋胀症状同样出现,医院B超检查为胆总管结石。这才明白,“第一刀”手术时只是切除了胆囊,并没有认真全面排查胆总管里边是否存在结石。“第一刀”医院看能不能做二次手术,县里是不能做了。我们很无语,很无奈。考虑到母亲已经受过一次手术的痛苦,再加上年龄问题,我们便放弃了再次手术。但是,6年来我们通过网络、报纸、熟人等搜集各种治疗胆结石的方子,我通过互联网买过敷肚脐帖,老爸搜集到中草药偏方熬制,母亲口服消炎利胆片,腹部稍有不舒服立即输液等,我们从未放弃对母亲的治疗。6年来,母亲吃药吃得口舌发苦,味觉迟钝;输液扎针双臂麻木;6年来,母亲饮食清淡,饭量大减,体质下降,瘦弱矮小,步履蹒跚……母亲由一个下地干活,能犁会耙的壮劳力,蜕变为一个瘦弱矮小、步履蹒跚的老太太。
今年夏天,我和妻子商量,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送9岁的儿子到洛阳上学,随班就读小学四年级。一个暑假,我,妻子,还有我的老爸、大哥,为了我儿子从乡下转到洛阳上学费尽心机。大哥在洛阳做生意,凭借“地利”的优势事先做了大量铺垫工作;老爸不顾酷暑高温,年迈体病,三番五次到洛阳找熟人,送小礼,拉关系;我和妻子多次往返洛阳,择学校,找房子;母亲虽不能亲自出马,但每每我们外出办事,总要在饭时打来电话问这问那,总是提醒注意安全,早点回来。柔和的语气,朴实的话语,字字句句饱含关切。
8月24日,我们租到了拖厂4号院34栋一套两室一厅60多平米的房子。房子距离儿子的学校不到米,不过马路和路口,对儿子上学来说很合适,我们很满意。
8月30日早晨7点,我开着车,载着妻子、儿子、母亲,还有满满一车的生活用品从老家洛宁县底张乡向洛阳进发。一路上,阳光灿烂,空气清新,从车窗旁飞奔而过的庄稼地散发出的阵阵青草香味,沁人心腑。儿子很是兴奋,不停地指着窗外向我们说这说那。我不知道在他的脑海中,未来的学校及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的求学之路对他来说是乐园还是苦海?我不知道我和妻子这一重大决定是否妥当?母亲很少说话,几近沉默,我想她是睡着了。车子快到宜阳县城时,通过后视镜我发现母亲脸色有点不对劲,赶紧停车。母亲下车,蹲在路旁呕吐,脸色越发苍白。我才知道,母亲有晕车的毛病。母亲喝了点随车带的热茶,休息了大概10多分钟,我们继续赶路。我让母亲坐在副驾驶位置,并把座位放平,车子速度不超过50。即便如此,从灵山到宜阳县城这一路上母亲仍然十分难受。刚进宜阳县城母亲再也忍不住了,赶紧叫停,蹲在路边剧烈呕吐。早上吃的面条饭全部吐出来,接着开始吐黄水。看着母亲难受的样子,我和妻子心里更难受,原本很兴奋的儿子也站在一旁,不知所措。我开始后悔当初的决定,年迈的母亲不改再遭这罪了。但是,为了儿子上学,母亲仍然要求我们继续前行。……
中午10点到达目的地。从洛宁到洛阳我们走了3个小时,这一路啊……直到现在,我隐隐感觉到,这次母亲晕车吐黄水应该是她多年结石病又一次复发的征兆。
接下来的一切十分正常。儿子正常进入东方一小四三班,前几年来洛阳上学的小侄儿也搬到出租屋来和大家一块团聚,母亲开始正常制作一日三餐,老爸开始进入角色接送孩子、上街买菜。我和妻子打道回府。
儿子很争气,刚到新学校一周之内就被老师表扬了三次。一次是数学老师测试一道数学题,全班仅有5名学生做正确,儿子是其中之一;一次是全年级开展“采摘节”活动,老师让同学们把活动的场面,自己的感受写成作文,儿子的作文被语文老师在班上公开表扬;还有一次是上数学课,老师提问问题,儿子是全班唯一举手并且回答正确的同学。儿子的进步赢得了新老师的赞许。我想,这一切既缘于儿子天资聪明,更是和我的母亲平时在生活上对孩子们一日三餐,精心照料分不开。
然而,自从儿子入学两周来,母亲却时时感觉腹部不适,隔两三天就会发作一次。有时母亲正要上街买菜,走到半路突发腹部憋胀、疼痛、发汗,赶紧走会来,推开门来不及脱鞋就趴到床上,脸色苍白,豆大的汗珠从额角滚落。大约10来分钟后,母亲才缓过劲来,但每一次发作,对年迈的母亲都好似严刑拷打的折磨,母亲更显得苍老和虚弱。只不过每一次母亲都是强忍着,从不向外人说。第三周的星期六我到洛阳看儿子,母亲很高兴,张罗着中午要做点好吃的。然而,从早上到中午母亲的病就犯了三次,并且一次一次比一次更难受,时间更长。第二天一大早,我和哥哥赶紧把母医院进行检查,结果是胆总管多发结石,B超检查报告胆总管有一0.7——0.8cm结石,医生建议手术。
爸,哥哥,我,父子仨商量,医院——河南医院为母亲手术治疗,9月23日我们办了入院手续。9月26日早上6点,母亲起床赶着给孩子们蒸了一锅馍,中午12点54分母亲被推进了手术室。表妹和妹夫也从洛宁老家赶来和我,大哥,嫂子一同守候在手术室外。老爸本来就有心脏的毛病,我们担他心里太大压力,经不起煎熬,劝他先回病房等。手术室外的走廊,座椅上,地板上,墙角根聚集着好多人。或立,或坐,或蹲,三五成群聚拢一起;或低声说话,哀声叹气,或蹙紧眉头,默默无语,或单独一人,低头抽烟。虽然各自的衣着不同,操着不同口音,但是手术室内都有各自的亲人,隔着手术室那扇厚厚的大铁门,大家都在焦急地等待。我,大哥,大嫂,表妹,表妹夫也在焦急地等待,等我的母亲平安地从那扇厚重的大铁门内走出来……当人群中有人小声抽泣的时候,我再也忍不住,泪水从眼眶倾泻而出。怕人瞧见,我躲在一墙角,此时发现大嫂不知什么时候也是泪流满面。半小时一个小时,一个半小时,两个小时……那扇厚厚的大铁门多次开启,不断有做完手术的病人被推出来,却不见我的母亲。我在心里千万次地祈祷,年迈的母亲一定会挺过来的!
15点50分左右,母亲终于做完手术被推回病房,处于昏迷之中……
28日,手术第三天,母亲开始清醒。29日,手术第四天,母亲终于清醒了!我问她,我们那么大声呼唤你,你听到了吗?母亲微弱的声音说,光记得你大声吆喝我的声音,你自小就是好吆喝人。我说,我不恁大声吆喝,你能醒过来吗?母亲说,就你声大,烦人!病房里的人都笑了。
下午,按照医生嘱咐我们搀扶着母亲开始下床活动。母亲说想看看户外的天,我们就搀扶着她挪到偌大的落地窗前。趴伏在护栏上,母亲理理凌乱的头发,目光透过玻璃窗深情地注视着远方,鳞次栉比的高楼淹没在雾霭沉沉之中,近处的街道川流不息,行人匆匆。片刻,母亲似乎失望地说:“来洛阳这么长时间,就没见过洛阳的蓝天。看看咱农村乡下,哪一天不见蓝天,白云,阳光!”
30日,母亲已经能够下床活动,并且不需要搀扶能走到病房外的走廊上来来回回,虽然步履缓慢。
10月1日国庆节,儿子和小侄医院看母亲。刚进病房,俩人就围拢到母亲的病床前,急切地问,奶奶你好了没?母亲赶紧回答,好多了!言语中母亲的精神状态的确好了许多。我把早上上街买的一面小国旗插在母亲病床头,鲜红的五星红旗在病房白色的墙壁衬托之下分外显眼。
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全家人的悉心照料,母亲身体恢复很好,10月6日出院。走出河南医院外科大楼,皎白而温暖的阳光照得人睁不开眼,一股淡淡的桂花香扑鼻而来。
母亲说,天晴了,终于看到蓝天了,有阳光,还有白云!我说,妈,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洛宁县教育局张昊栋
于年10月洛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