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央视主播,先后担任《东方时空》、《焦点访谈》、《国际观察》等名牌栏目主持人方静于11月18日因胃癌转移肝脏后不幸去世。一时间,胃癌又成了热门话题。

前央视主播方静(图片来自于其微博)

每两分钟有一个中国人死于胃癌

据统计,胃病,例如功能性消化不良、胃炎、胃溃疡等在人群中发病率高达80%。而其中胃癌在全世界范围内是发病率最高的癌症之一,是中国的第二大常见肿瘤。全球每年42%(近40万)的新发病例数在我国,胃癌在我国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均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多,约每2~3分钟就有1名中国人死于胃癌。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胃癌发病的高峰年龄在50岁~80岁,但是在我国中青年人的胃癌发病率增加迅速。据调查,我国35岁以下年轻人的胃癌发病率高达6%-11%,且年轻人患上胃癌后,恶性程度较高,生存期更短。

为什么接连有主播得胃癌难道是高危职业?

本次方静的去世,让人不禁想到不久以前日本32岁美女主播黑木奈奈也是同样死于胃癌。同样的英年早逝,同样的病情,难道主播是胃癌的高危职业吗?

事实上,胃癌没有高危职业,但是却有高危人群,根据卫计委发布的《胃癌诊疗规范(年版试行)》,胃癌的高危因素主要如下:

1性别:男性患胃癌的几率为女性的1.5倍;2年龄:胃癌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显著升高;3饮食:加盐腌制蔬菜或烟熏肉和鱼;4吸烟:吸烟的男性死于胃癌的人数是不吸烟男性的2倍;5接受过胃部手术:胃良性病变手术后残胃发生的胃癌即“残胃癌”,术后10年发病率显著增高。6

癌前疾病:

(1)慢性萎缩性胃炎:

(2)胃溃疡:有数据统计1%~5%的胃溃疡患者可发生癌变

(3)胃息肉:息肉患者中,腺瘤型或绒毛型息肉病例不高但癌变率占15%~40%,息肉直径大于2厘米的癌变率更高。

7家族肿瘤疾病:包括遗传性非息肉性肠癌,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等遗传性疾病等8家族胃癌史:流行病学调查,约10%的胃癌发病具有家族聚集倾向,父母等一级亲属中如果患有胃癌,子女患胃癌危险要比普通人高2~3倍。9恶性贫血:常合并萎缩性胃炎10肥胖:超过正常体重20~25公斤的男性的胃癌风险更高11经济状况:在经济较差的地区,胃癌的发病率较高

值得提醒的是,尽管胃癌的危险因素有很多,但目前来说只有幽门螺旋杆菌(HP)被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为胃癌的I类致癌原。专家说,“在我国有60%的人存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可使胃癌发生风险增加数倍。”

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一定要治疗吗?

自从年澳大利亚科学家巴里·马歇尔和罗宾·沃伦因“发现了幽门螺杆菌以及该细菌对消化性溃疡病的致病机理”而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奖。幽门螺旋杆菌就被列入了越来越多人的年度体检项目单里。

搜索一下“幽门螺旋杆菌”,你没准吓出一身冷汗:“世界有多半人口受到过幽门螺杆菌的感染,而在有些国家几乎90%的人都感染过这种细菌。人们通常是在幼年时就受到感染,5岁以下达到50%。这种细菌感染首先引起慢性胃炎,并导致胃溃疡和胃萎缩,严重者则发展为胃癌。”

事实上,虽然幽门螺旋杆菌(HP)被列为一类致癌物质,但是也不用太恐慌。首先要知道什么是一类致癌物质。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所将致癌物质分为四大类:

1确定可以致癌(一类)2致癌的可能性较高(二类)3有可能致癌,但是证据不充分(三类)4可能不会致癌(四类)

而分类的依据就是是否已经确定会致癌(而不是致癌的强度),要知道酒精饮料、烟草、槟榔以及加工肉类都属于一类致癌物。

因此,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不代表着你得癌的可能性很高(我国一般人群中幽门螺杆菌感染高达50-60%,其中真正发生胃癌的患者不到1%)。如果没有胃疼、吐酸水、恶心、腹胀、消化不良等不适症状,是不要用任何药物治疗的。这类患者被称为幽门螺杆菌的携带者,有的人可能终身带菌但没有症状。

随着医学的发展,现在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只需要一到两周,治愈率可达83%~93%。

胃癌早期症状不明显高危人群每年一次胃镜筛查更靠谱

据统计,年轻胃癌患者的漏诊、误诊率高达27%,也就是说每4个人中就有1个漏诊、误诊。究其原因,专家表示,多数年轻胃癌患者的症状不典型,如上腹胀痛不适、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乏力、体重减轻等症状,也常见于多种胃肠疾病和全身疾病,很多年轻人都会忽视这些症状,导致确诊时已经到了胃癌晚期,这是导致年轻人胃癌死亡率上升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实目前在健康体检中,吹气试验、大便潜血试验、肿瘤标志物、胃镜检查都是筛查早期胃癌的主要措施,但是专家表示,“常用的肿瘤标志物阳性率不高,目前做胃镜仍然是发现和诊断胃癌的最主要手段,高危人群应每年做一次胃镜筛查。”

胃肠镜检查最直接有时比活检更有效

不少人都比较抗拒胃镜检查,当心这种侵入性检查,会有不舒服的情况,因为当胃镜经过喉咙的时候会产生有刺激,出现呕吐反应。专家表示,其实医生可以给患者做一些局部麻醉,这样咽喉不是那么敏感了。

而且现在的内镜有两方面的优点:

第一、基本上是电子胃镜,镜子在口径、性能等方面都比较理想,已经达到患者可以接受的程度。

第二,医生的操作技术越来越好。

专家提醒,和其他检查手段相比,胃镜检查还有很多优点,胃镜医生通过胃镜,就能凭经验基本判断患者是不是胃癌,比如有些病理活检显示阴性,但医生通过胃镜下认为这是恶性病变,那么就会密切追踪。“有些胃癌患者的病理检查显示没问题,但胃镜医生还是不会放松警惕,经过多次复查、取样,最终发现胃癌的蛛丝马迹。”

(文章来源:39健康网)

温馨提示

为了更好的方便病人,根据我院门诊开放情况,初定12月1日起新增内科、外科夜门诊,具体时间安排如下:

门诊时间:

上午08:00-11:45

下午13:00-20:30

挂号时间:

上午07:45-11:30

下午12:45-20:00

消化内科医师团队

袁耀宗

个人简介

袁耀宗,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袁耀宗教授长期从事临床医疗工作近40余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曾负责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6项及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课题等多项研究课题;近年来担任国家卫生部支撑计划,卫生部科研专项子课题负责人。作为研究课题负责人多次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等奖。

服务宗旨:充满热情地为每位患者做好全方位的医疗服务。

学术职务

医院消化科主任、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主任委员。目前袁耀宗教授任《中华消化杂志》总编辑、中国医师协会消化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常委。

论文著作

在国内外著名医学杂志(如《Gastroenterology》、《GUT》、《中华消化杂志》等)发表论文余篇。

专家门诊:周一、周四、周五8:00-11:45,周二、周四13:00-17:00

李雷

个人简介

李雷,消化内科副主任、内镜室主任。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博士,香医院博士后,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安德森癌症中心访问学者,美国印第安那大学医学中心临床访问学者。

从事消化科临床及内镜工作20余年,致力于疑难病与危重病的救治,主攻食管、胃肠、胆胰疾病的微创治疗,擅长胃肠镜下早期癌症的发现、胃肠道息肉EMR治疗、胃肠道早癌的ESD治疗、消化道良恶性狭窄的支架置入和急性胆管炎、胆总管结石、胆源性胰腺炎、胆胰肿瘤性黄疸的ERCP治疗。

论文著作

曾在国内外著名医学期刊《GUT》、《LaboratoryInvestigation》、《中华消化杂志》、《中华消化内镜杂志》等发表论文40余篇。先后以负责人身份承担课题与人才计划共5项,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

专家门诊:周二、周三8:00-11:45,周三、周五13:00-17:00

方嘉庆

个人简介

方嘉庆,主治医师,第二军医大学在职博士,曾就职于医院。获医院“嘉奖”,-年度第二军医大学“教学先进个人”。以第一和共同第一作者发表论文十余篇,其中SCI收录2篇。

擅长:消化内科常见疾病的诊治。熟练掌握胃镜的操作,胃镜下息肉摘除术、取异物、止血、BT注射术等,掌握结肠镜的操作及肠道息肉摘除术。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深受学员喜爱。具有良好高效的医患沟通能力,医患关系和谐,无医疗差错。









































白癜风医院昆明哪家好
北京中科医院好不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aoakn.com//mjccwh/1056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