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胆总管炎专科治疗医院 >> 胆总管炎病因 >> 第7248期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项
年3月2日,第三方专业科技成果评价机构——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依据科技部《科学技术评价办法》的有关规定,按照科技成果评价的标准及程序,本着科学、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组织专家对昆明医院牵头完成的“病毒性肺炎关键性诊断问题的多维CT影像模型开发与应用”项目进行了科技成果评价。
此次成果评价专家委医院教授丁莹莹,医院主任医师王罡,医院主任医师苏云杉,医院副主任医师温勇坚,医院主任医师刘慧,医院副主任医师余红军,昆明医院副主任医师郭立等专家组成。
经过专家评审,认为COVID-19的流行给人类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如何在肺炎患者中发现及正确诊断COVID-19,对临床及时正确处理及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该项目在云南省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学科带头人)等4个项目资助下,开展了基于病毒性肺炎关键性诊断问题的系列研究,取得以下主要研究成果:本研究对病毒性肺炎的12个特征性影像征象做了全面、系统地总结,有助于临床医生和影像医生更加全面地认识病毒性肺炎的影像学表现,从而提高对病毒性肺炎诊断和病情评估的准确性,以更好地发挥放射学检查在肺炎诊断中的价值;运用病毒性肺炎的HRCT常规影像形态学、影像征象数据、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AI)数据、影像组学数据等多维数据融合构建了多维CT影像模型评估体系,可广泛运用于病毒性肺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患者治疗过程中及治愈后肺部病变的动态变化与相关临床疗效评估;阐述和归纳了COVID-19肺炎患者CT征象动态演变机制,运用AI技术实现了肺内病灶自动分割和三维容积数据测定,分析了COVID-19患者肺部病变密度和病变体积的变化规律;本研究为云南省病毒性肺炎最大宗的影像多中心研究,建立了CT影像形态特征联合影像组学评价COVID-19和其他类型病毒性肺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模型,明确提出了COVID-19治愈者的CT动态变化特点,为临床评价患者的治疗疗效和预后提供了参考。项目组成员主编出版《病毒性肺炎影像解析及病例荟萃》专著1部,副主编出版专著1部;发表论文共12篇,其中SCI6篇,北大核心论文2篇,科技核心论文4篇;获得专利2项。职称晋升主任医师1名,硕导2名,培养硕士4名。该项医院推广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项目整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部分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经专家组全面审核,与会专家一致同意,“病毒性肺炎关键性诊断问题的多维CT影像模型开发与应用”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