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饶中域教育小编整理如下:

第三节胆道疾病

一、解剖

(一)胆囊与肝外胆管的解剖

1、胆道解剖主要掌握,肝外胆道:肝外左右胆管,肝总管、胆囊、胆囊管,胆总管。

2、肝管可能在存在变异,较常见的为副右肝管,单独从肝门右侧出肝,可开口于肝管,胆囊管或胆总管,术中容易误伤。

3、胆囊胆囊分底、体、颈三部分,颈部呈袋状扩大,称Hartmann袋,又称胆囊壶腹。胆囊结石常嵌于此袋内。

4、胆囊管大多数在肝总管右侧呈30°角与其汇合,但也有不少变异,有的与肝总管平行下降一段甚至到达胆总管中下段再汇入。

5、胆总管肝总管与胆囊管汇合成胆总管,其长度约7~9cm,直径0.5~0.8cm(超过1.2cm为胆总管扩张),由4部分组成:

(1)十二指肠上段从胆总管起始部到十二指肠球部上缘;

(2)十二指肠后段在十二指肠球部后方;

(3)胰腺段在胰头部实质内或背侧沟内;

(4)十二指肠壁内段位于十二指肠降部内后侧壁中,斜行,长1.5~2cm.

6、血液供应和神经支配:胆总管的血液供应主要来自胃十二指肠动脉的分支。

7、胆囊三角(Calot三角),它是由胆囊管、肝总管及肝下缘所构成的三角区域,胆囊动脉和可能存在的副右肝管穿行其间,术中易引起出血或误伤。

(二)胆管、胰管与十二指肠汇合部解剖

胆总管在进入十二指肠前,局部扩张,形成壶腹,称Vater(范特)壶腹。开口于十二指肠乳头。十二指肠壁内段和壶腹部的外面由一环形平滑肌围绕,称Oddi(奥迪)括约肌,它能自主舒缩,对控制胆总管开口和防止十二指肠液的反流起重要作用。

所有胆道疾病我们首选的查全是B超!

注意:

1.阻塞性黄疸不出现尿胆红素阳性。

2.胆囊疾病有的没有症状,处理:观察,不用处理。

3.胆绞痛3年为慢性。

4.胆囊结石---梗阻---胆囊炎

二、胆囊结石

(一)临床表现

1、约20%~40%的胆囊缩石患者可终生无症状,称为静止性胆囊结石。

2、症状出现与否和结石的大小、部位,是否合并感染、梗阻及胆囊的功能有关,少数可能消化道症状,进油腻食物后加重(诱因)。

只要题目告诉你“进油腻食物后加重”就选胆囊结石和胆囊炎。

3、胆囊结石嵌顿于胆囊壶腹部后,导致急性胆囊炎,出现一系列症状。

一个胆囊的病人有临床症状,则这个结石牵扯到了胆囊壶腹部后

4、胆绞痛是其典型表现,疼痛位于上腹部或右上腹部,呈阵发性,可向右肩部和背部放射,查体可及右上腹压痛,部分病人可及肿大的胆囊,Murphy征阳性是胆囊炎的特异性表现,单纯的胆结石没有Murphy征阳性。题目中出现Murphy阳性就是指胆囊炎,肝区有叩击痛。

题目中有“右肩部放射”考虑胆囊结石和胆囊炎。

题目中有“左肩部放射”考虑冠心病,心绞痛。

(二)诊断

  1.病史 反复发作的胆绞痛。

  2.查体 上腹压痛,可有程度不同的肌紧张。

  3.B超 确诊率96%,胆囊造影。(首选)

(三)胆囊结石的治疗

1、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有症状和(或)合并糖尿病、胆囊钙化、胆囊无功能及反复发作胰腺炎者首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2、无症状结石一般不需手术,有下列情况可考虑手术:

2类人群:(1)儿童胆囊结石(2)就医不方便的人群

2种质地:(1)胆囊壁增厚(2)胆囊钙化或瓷性胆囊

3个数值:(1)结石≥3cm(2)位有囊腔息肉>1cm(3)发现结石大于10年以上

歌诀:3个数值就是:“”

3个合并:(1)合并需开腹的手术(2)合并糖尿病(3)合并心肺功能障碍

3、胆囊切除术时,有下列情况应同时行胆总管探查术:

(1)术前:病史、临床表现或影像学证实或高度怀疑胆总管有梗阻

(2)术中:证实胆总管有病变

(3)胆囊结石小,有可能通过胆囊管进入胆总管。

4、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适用于无手术禁忌证的所有胆囊良性疾病。

三、急性胆囊炎

(一)病因及发病机理

1.约90%~95%的急性胆囊炎发生于胆囊结石病人。当结石引起胆囊管梗阻时,胆汁淤积,细菌繁殖发生感染而致胆囊炎。

 2.仅约5%~10%为非结石性胆囊炎,是由于胆囊血运障碍、继发胆汁积存合并感染或致病菌自血循环肠道逆行人侵传播引起。

3.急性胆囊炎发作后,可从单纯性炎症进展至化脓性炎症,甚至形成胆囊积脓、坏死、穿孔,导致弥漫性腹膜炎,或引起胆源性肝脓肿或隔下脓肿。

急性胆囊炎最严重的并发症就是穿孔坏疽。

(二)临床表现和诊断

1.急性发作的典型过程表现为突发右上腹阵发性绞痛,常在饱餐、进油腻食物后,或在夜间发作。疼痛常放射至右肩部、肩胛部和背部。伴恶心、呕吐、厌食等。

2.体征:Murphy征阳性,特异。

(三)急性胆囊炎的治疗

1、主要还是手术。指征有:药物治疗无效,症状加重,可能发生穿孔者等。

2、手术方法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首选),开腹胆囊切除术,胆囊造瘘术。

3、急性胆囊炎急诊手术适应证:发病在48-72小时内;经非手术治疗无效且病情恶化者;有胆囊穿孔、弥漫性腹膜炎、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等并发症者。

可总结为:药物治疗无效(反复发作就提示用药无效);可能穿孔;症状加重;

四、肝外胆管结石

(一)临床表现

一看到肝外胆管结石就要想到Charcot(夏科)三联症,即腹痛、寒战高热和黄疸(要注意顺序,先痛,再寒战高热,最后才黄疸)

在夏科三联症:腹痛寒战黄疸。注意排序。最早出现的症状:腹痛。最晚出现的症状:黄疸。

1.腹痛 发生在剑突下及右上腹部,多为绞痛,呈阵发性发作,或为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可向右肩背部放射,常伴恶心、呕吐。

2.寒战高热 胆管梗阻继发感染后,胆管内压升高,感染循胆管逆行扩散,细菌及毒素经毛细胆管入肝窦至肝静脉,再进入体循环而引起全身性感染。

3.黄疸 胆管梗阻后即可出现黄疸,其轻重程度,发生和持续时间取决于胆管梗阻的程度,是否并发感染,有无胆囊等因素。

(二)治疗

常用的手术是方法是:胆总管切开取石加T管引流术。术后造影后拔除T管的时间最短为术后14,造影后结石有残留保持T管6周以上。

五、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

(一)病因

最常见的原因:胆管结石。

(二)临床表现

在夏科三联症(腹痛寒战高热黄疸注意排序)的基础上增加了休克,中枢神经系充受抑制的表现。就是Reynolds(雷洛)五联征。AOSC主要看雷洛五联征。

如不具备典型五联症者,体温持续在39度以上,脉搏大于次/分,白细胞大于20X/升,血小板降低应考虑aosc

(三)治疗

1、原则是紧急手术解除胆道梗阻并引流,及早而有效地降低胆管内压力。很重要!一定要先解除梗阻!!

常用方法是:胆囊切除术。胆总管切开减压T管引流。

术后造影后拔除T管的时间最短为术后14。

2、然后再恢复血容量,改善和保证组织器官的良好灌流和氧供:包括纠正休克,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维生素,必要时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改善通气功能,纠正低氧血症等,以改善和维持各主要脏器功能。

大肠杆菌是继发性腹膜炎的致病菌。

阑尾炎疼痛在右下腹。

胰腺炎疼痛腰背部放射。胆囊炎一般有黄疸。

六、胆管癌

(一)临床表现

典型临床表现:进行性加重的黄疸,伴有上腹部胀痛。及恶心、呕吐、体重减轻、肝肿大。

(三)诊断:首选B超。

(四)治疗:手术治疗。

七、胆道蛔虫

只要记住胆道蛔虫的疼痛的性质:它是一种钻顶样的剧烈疼痛。这是特异性的。疼痛可突然缓解,间歇期像正常人。一般不采取胆囊切除术治疗。很少出现黄疸。

确诊:大便找虫卵。

几种胆道疾病的疼痛:肝外胆管结石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

肝内胆管结石持续的闷胀痛。

胆道蛔虫钻顶样的剧烈疼痛。新浪微博:







































治白癜风的医院
白癜风人民大会堂活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oakn.com//mjccys/1024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