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胆总管炎专科治疗医院 >> 胆总管炎危害 >> 本周四贵阳中医二附院著名肝胆外科专家丁宪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胆结石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据统计,我国自然人群胆囊结石发病率约为10%左右,且还在逐年增长,中老年人尤甚。其中女性患病的几率要高出男性。本周四(9月1日)下午,贵阳中医二附院肝胆外科主任丁宪群将坐诊本报“贵州名医热线”,和读者们聊一聊“胆结石的那些事儿”。
不痛就可以不管它?胆结石有可能引发其他病
45岁的张女士刚做完胆结石腹腔镜摘除手术,丁宪群主任告诉记者,张女士因胆结石诱发急性化脓性胆囊炎入院,输液、消炎治疗效果不好,及时施行了微创手术治疗,如果延误治疗有可能导致胆囊坏死、穿孔。
5年前张女士体检时被查出有胆结石,当时体检报告显示有两颗体积约绿豆大小的石头,由于胆结石很小且没有任何症状,张女士认为只要少吃油腻的食物,就可以不用管它。5年来张女士暗自高兴胆结石没有影响到正常生活,但不久前的一天,张女士晚饭时多吃了一些鸡蛋,没想到晚上就腹痛难忍,被家人紧急送医。
丁宪群主任介绍说,临床中常见到长期忽视胆囊结石引发胆囊炎症的患者,这些患者在体检查出患胆结石后,心想平时不疼不痛没大碍,也不去治疗,可以等到结石发作实在受不了时才就医。不及时治疗胆结石不但会让胆囊反复发炎、疼痛,甚至丧失功能,最后只能遗憾地将胆囊切除。有的患者还有可能因为胆囊结石引发胆总管继发结石、急性胰腺炎、胆囊内瘘、癌变等并发症,应该引起高度重视。特别提醒对胆囊结石无疼痛者,但病史长、大结石、充填型、萎缩性结石患者,千万不要因为无疼痛不管它,要定期复查,以防病变。
长期不吃早饭易患胆结石多数患者误以为是“胃痛”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胆结石主要见于成人,女性多于男性,40岁后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胆囊结石主要为胆固醇结石或以胆固醇为主的混合性结石。20%的患者无症状,典型症状为胆绞痛,表现为上腹部或右上腹剧痛并放射至右肩背部,同时有恶心、呕吐等。是否出现症状与胆囊的功能、结石的大小、部位,以及是否合并梗阻、感染有关。多数病人常在饱餐、进食油腻食物后或半夜突然发生上腹部或右上腹隐痛,甚至胆绞痛;有些病人或者有饱胀不适、嗳气等,易被误诊为‘胃病’而延误治疗。”有上述症状者,医院作B超检查可与胃病鉴别而明确诊断。丁主任介绍说,胆结石的发病原因比较复杂,是综合性因素所致,其中脂类代谢异常可能是重要的诱因。因此,要预防胆囊结石的发生,要从饮食、生活习惯做起,如果饮食营养不均衡、过食油腻、不吃早餐、长期饮酒、肥胖、糖尿病等都易导致胆结石。长期不吃早餐,可使胆囊收缩功能降低以及充盈功能异常,引起胆囊内胆汁排空延迟,胆汁流出不畅,从而容易导致胆汁淤积,也是胆结石的成因之一。
胆结石患者定期体检很重要几种情况必须手术治疗
丁宪群主任强调,有很多胆结石患者因为没有症状而不知道自己患了病,不少人都是通过体检才发现的。因此在预防胆结石方面,定期体检少不了,最好每年做一次肝胆B超,以早期发现和治疗。此外最重要的就是要把好饮食关,注意忌口,调整生活方式,避免肥胖,同时还要进行适度运动,不过对于已经患胆结石的病人,丁主任提醒患者要饮食清淡,按时吃饭,少吃高胆固醇、高脂肪食物,比如动物内脏、蛋黄、肥肉等。维持理想体重,保持运动的习惯,避免胆结石发作引发疼痛。对于没有疼痛症状的胆结石患者可以加强观察随访,防止胆囊病变。
据介绍,目前胆囊结石的治疗大体上可分为保守和手术治疗两种。对于没有症状的胆囊结石可以随访,每三个月或者半年做一次B超。有症状的胆囊结石患者可以吃些消炎利胆的药。“现在95%以上胆囊良性疾病均采用微创腹腔镜手术,它比传统的开腹胆囊切除损伤小,二到三天就可以恢复。”丁主任说。
连线丁宪群主任你可以问这些
胆囊结石的发病率为什么越来越多?如何预防它的发生?胆囊切除后影响消化功能吗?易引起结肠肿瘤吗?保胆取石术适合哪些患者?中药能排除或溶解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吗?本周四(9月1日)15:00-16:00,丁宪群主任将坐诊本报“贵州名医热线”,回答上述问题,您还可以就自己关心的肝胆疾病的治疗和调养向专家咨询。
欢迎读者按时拨打-与专家交流健康问题。如果你没有来得及打进热线,可北京看白癜风好点的医院治疗白癜风哪家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aoakn.com//mjccys/99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