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我……我还能活多久?”我双手放在大腿上,攥着裤子,恐惧而紧张,就像高考前一天晚上,或者说,更强烈一些。

对面的医生并没有理睬,随手拿起手机看着,嘴里默念:“10……9……8……”

不知为何,我突然确信,这就是我生命的倒计时。

“7……”医生好像默念出了声,不过声音很轻,几乎听不到。

“6……”医生专心的盯着手机屏幕。

“5……”医生看上去有些焦急。

“4……”医生的声音有略微提高。

“3……”医生关上了手机,在电脑上操作着什么。

“2……”医生拖动鼠标停在了一个位置,手指在左键蓄势待发。

“1……”医生呼吸粗重,死死盯着屏幕。

“下班啦!”医生用力点击鼠标,关屏幕,穿衣,出门一气呵成,下班的喊声还在走道里回荡。

随后,诊室里陷入了安静。

我呆坐在椅子上,并没有什么变化,能思考,还能动。

“噗……这不没事嘛,我在犯什么傻啊。”想着今晚吃什么,医院的大门。

出医院门的时候,身后两个护士似乎在聊着什么,算了,听不清,还是恰饭重要,就门口那家盖饭吧!

护士A:“你听说了么,下午送来那个猝死的小伙,是互联网公司的,连续加班爆肝通宵一个礼拜,下午送过来的路上就没了。”

护士B:“怎么不知道,我还看见了呢,救护车拉过来,直接就进太平间了,看上去才20多岁啊,长得还不错,可惜了啊!”

两人就这事发了一条朋友圈,收获无数点赞。

作者语:上班摸鱼有助思考,谈不上什么故事,看到练笔题目之后,第一反应就是这个图,才有的后面的一连串思考。

有这么一个机会,你还有10秒将无痛苦的死去,你会想些什么呢?想着想着就像写下来,结果发现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或许是我的生活太幸福了吧~

不过有机会这么想想也挺不错的,毕竟我们思考死亡,不就是为了更好的活着,不是吗?

馍评:本周二(10.12)我寻到半只猫,劝其不要做“评论区练笔人”,应“一起来写练笔”。半只猫答复:“文笔太差,羞于见人。”时至第二日,半只猫寻到我,问:“练笔投稿有什么章程吗?”这大约就是人们常说的“口嫌体正直”吧!

这篇练笔叫我想到邵氏老电影《三少爷的剑》,看过的人恐怕不多,但知道梗的人或许较多,内容大约是这样:

三少爷只有三天的命可以活了,他问一位私塾先生:“如果你知道自己明天就要死,你会怎么样?”先生先是说:“我会很好地安排后事,然后静静地死去。”然而在三少爷逼问心里话后,他慌忙答道:“我就是要去嫖要去赌!”

三少爷又追问一位守节十年的寡妇,寡妇表示:“听说和男人睡觉是件很快乐的事情,我在死前一定要找个男人睡觉。”

这种就是属于在死前放大自己的“欲”,去做些幻想已久但平日里不敢做的事。

写罢我又想起曹操《遗令》中的一段:

吾婢妾与伎人皆勤苦,使著铜雀台,善待之。于台堂上,安六尺床,下施繐帐,朝脯设脯糒(食物)之属。月旦、十五日,自朝至午,辄向帐中作伎乐。汝等时时登铜雀台,望吾西陵墓田。馀香可分与诸夫人,不命祭。诸舍中无所为,可学作履组卖(做鞋卖钱)也。

译文意思大致就是:在我死后,把我的一堆女人安置在铜雀台,让她们时不时对着我的坟跳跳舞。剩下的熏香也不要用来祭祀我,都分给女人吧,如果她们没事做的话,就去学学打毛线卖钱。

古来一直讲究“名留青史”,在遗书里讲女人,定是那些“称贤称圣”的人所不耻的。能在《遗令》中写下这些东西,只能说不愧是在《求贤令》中直言:“负污辱之名,见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其各举所知,勿有所遗。”的曹丞相,颇有一番豪气。

扯了这么多扯回该篇练笔。该篇练笔更像“本科生写的文献综述”:把可以搬的东西都搬了过来,但缺少一个核心的“轴”。作者所写的那些,综合而言可以说是“中产阶级向往的体面生活”,在创作的时候,我们还是应当“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给日常里的那些胡思乱想做一个有升华意义的总结。

以及如若我要死了……唔。大约会悲叹因特尔雄耐特怎么还没实现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oakn.com//mjccyy/1513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