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胆总管炎专科治疗医院 >> 胆总管炎常识 >> 14岁男孩一直肚子痛,真凶竟然是它医生
胆结石一般是成人病,可黄冈英山的小段只有14岁,竟也查出了胆结石!这是怎么一回事儿呢?
图
小段在我院接受治疗
男孩一直喊肚子痛
爷爷奶奶不知是胆结石
今年14岁的小段,是一名初二学生。一直和爷爷奶奶生活的他,性格有些腼腆。
两年前,小段就老是喊肚子痛,爷爷奶奶以为是吃饭吃撑了导致的,也没太在意。
原来,小段的饮食习惯并不好。生活中,他不大爱吃早餐,也不爱喝水,遇到合口味的食物,就会多吃一些直到把自己吃撑。
也正是因为这些习惯,才让爷爷奶奶放松了警惕,以为小段只是普通的消化不良。
图
小段接受电视台记者采访
“刚开始一点点痛,后面越来越痛,有一个小时吧。老师就会通知奶奶来接我。”
从去年开始,小段肚子痛得越来越频繁,有时候还伴随着恶心、呕吐等症状,这让爷爷奶奶慌了神。
孩子姑姑猜想可能是胃病发作,于是二老就买来一些胃药给孩子吃,实在不管用了就去街道卫生院打针。
为何孩子痛成这样了,两位老医院看病呢?
原来这中间还有一段隐情。小段妈妈从小就离开了他,爸爸一直没有工作,家中经济拮据。尤其是那两年里,小段爷爷还做了开胸手术,70多岁的奶奶实在没有精力、更没有钱带小段去看医生。
“去学校接他的时候,他看着我哭,我也跟着哭,可我实在没有办法…”讲到过去,奶奶情绪有些失控,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掉。
同班同学成功保胆取石
小段慕名赶来我院
今年7月份,小段爷爷不幸离世,奶奶处理完相应事务后,这才腾出时间来,将那时已经痛得直冒冷医院做检查。
当时医生告诉奶奶,孩子得的是胆囊结石,建议把胆囊切掉。
一听到要切胆,小段姑姑就拒绝了,因为小段爷爷在世时,也是因为结石切胆了,后来一直有着拉肚子的后遗症;另外考虑到小段年纪小,切胆胆囊会对他发育有影响。
于是,家人就一直打听可以保胆取石的方法。
说来也巧,小段现在班级里就有一个同学,也和小段一样得的胆结石,而且不久前成功做了保胆取石,恢复得特别好,现在身上一点也看不到手术的痕迹。
听小段说了这个消息,奶奶和姑姑都特别激动。向这位同学家长详细了解情况后,姑姑就带着小段、奶奶一起慕名赶到我院寻求保胆取石治疗。
男孩成功保胆取石
奶奶终于放下心头大石
经查,小段为胆囊多发结石伴急性胆囊炎,最大的一个直径已达到1.0cm,并伴有胆绞痛。
图
小段的彩超报告
我院院长、肝胆结石主任沈章义指出,像小段这样的情况,需尽快进行手术治疗。
这是因为胆囊结石不仅会引起胆绞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影响小段的生活质量;而且一旦胆囊小结石掉进胆囊管或胆总管,形成梗阻,很有可能会引发黄疸、发烧感染、以及胰腺炎,甚至危及生命。
图
从小段胆囊取出的结石
鉴于小段的胆囊大小、形态等各方面情况都比较好,符合保胆取石指征。随后,沈章义院长亲自为小段开展了经脐无痕保胆取石手术,很顺利地将小段胆囊里的多颗结石全部取出,胆囊也保住了。
听到小段成功保住了胆囊,奶奶和姑姑悬着的石头终于落地了。
由于小段家庭情况较为特殊,也是国家精准扶贫对象,我院院长刘阳光在了解到相关情况后,为表达对小段和家人的关爱之情,特为其开通了公益援助通道,不仅为其减免了元手术费用,还提供了免费陪床、爱心盒饭等暖心帮助,希望小段能尽快恢复健康重返校园。
低龄胆结石患者呈增长趋势,到底该如何正确预防?
胆结石,通常是中老年人才患的疾病,为什么这么小的孩子会患上这种病?
我院肝胆结石副主任杨勇分析到,胆结石近年来的发病率越来越低龄化,像小段以及他同班同学这个年龄层患上胆结石的案例并不在少数。
据统计,我院肝胆结石住院部每年收诊的低龄胆结石患者人数也呈现增长趋势,最小的患儿仅3岁。
从接诊的情况来看,有一部分患儿发生结石与其先天性胆道系统发育异常有关,而单纯性结石的形成,则多与长期偏食、暴饮暴食、三餐不规律喝水少等不良饮食相关。
图
来自网络
“他不爱吃鱼和肉,喜欢的就吃得多些,平时就喜欢用黄豆酱、麻辣酱等拌米饭吃…”奶奶说到小段的饮食习惯,也有点无奈。
杨勇主任告诉奶奶,平时要敦促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均衡膳食,三餐有规律,多喝水,不要养成偏食挑食或者饱一餐既一餐的习惯,不然很容易影响胆囊的收缩和胆汁排出,一旦胆汁粘稠度增加的话,就很容易引发胆石症。
图
杨勇主任接受记者采访
同时,杨勇主任还特别提醒到,临床中多数小儿胆石症是较为隐匿的,有的有症状,有的表现不明显。当出现症状时,孩子也难以描述清楚,家长往往会误以为是肠胃问题,这可能会耽误其治疗。
所以家长们应注意,一旦孩子出现右上腹部疼痛,或者莫名的厌食、恶心、呕吐等症状时,一定医院就诊,明确诊断后再对症治疗。
视频来源:湖北电视台《帮女郎》栏目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