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景医院对口帮扶化德县派出的一位挂职干部,医院副院长。年8月,张景明的母亲在一次体检中被检查出患有恶性肿瘤,救治希望渺茫。也是在此时,他接到了前往乌兰医院支援的任务。一边是病重的母亲,另一边是需要帮扶的边远地区,张景明内心十分纠结,在亲人们的支持下,他接受了此次帮扶任务。年10月9日,也是母亲过世后的第36天,张景明经过短暂调整,和第二批医疗援蒙团其他两位医生,踏上医院的征程。化德县脱贫摘帽前曾是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受到环境、饮食等因素影响,当地患胆结石的人数占病患的一大半。但是,由于医疗设施、技术落后,患者只能外出求医,挂号、食宿等琐事让外地就医成当地老百姓的心头病。年秋末,张景明的到来,为当地的老百姓“开了一剂良方”。医院开展的第一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设备是拼凑的化德县医院基础设施较差、医疗设备陈旧,张景明来这里之前,像胆结石这类病,都需要开腹进行手术,“没有微创手术设备,前期开展工作有些困难”,张景明边说边回忆刚到这里时的情形,“在无意间我发现了一台宫腔镜的主机,还有腹腔镜的一套镜子,我就想能不能把他们拼凑起来,用于腔镜胆囊手术。”就这样,张景明在有限的医疗设备下,成功开展了第一例腹腔镜胆囊切。县医院就可以做微创手术的消息在化德县老百姓中逐渐传开,看病的人越来越多。在化德县医院开展的第一例胆道镜手术之后的一个月,张景明接诊胆道疾病患者近20例,其中有2名胆总管结石的患者,因当地没有手术条件,张景明还将他们转医院,并驱车多公里,回北京给病人进行ERCP手术。有一次,张景明接诊了一位胆囊结石患者,强烈要求进行保胆手术。医院没有胆道镜和造影机,微创手术无法开展。张医院协调,将该院的胆道镜和配件派专人送到医院,由此该院的第一例保胆取石手术顺利开展,术后患者康复良好。医院做ERCP手术时,带赵飞一起回去学习“咱们这边在微创这个方面比北京落后,起步晚,推广迟。自从张院长来了以后,我们开展了微创胆道镜、腹腔镜胆囊手术......”化德县医院普外科主任赵飞告诉记者,通过参与张景明主刀的多次微创手术,他不仅熟练掌握了胆道镜微基本操作技术,还可以自如进行腹腔镜术中的配合。张景明还多医院对ERCP手术进行观摩学习,为他讲解手术要点和步骤,帮助化德县外科微创领域培养骨干。鉴于新院搬迁,科室建设方面缺少指导人才,化德县医院希望张景明挂职时限延长半年的申请得到了和平里院方的批准。张景明也深知,在医疗扶贫之路上,要想让化德县医疗实现“造血”,还需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新落成的县医院大楼,也在紧张的内部装修进程中,不久将投入使用。届时新的设备、新的手术室、新的功能大厅都将向化德患者们开放。我医院的一切,也为化德人民有了崭新的医疗大楼、崭新的医疗设备而高兴。”张景明说。来源:乌兰察布日报在看点这里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oakn.com//mjccyy/1532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