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1月8日讯(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记者储白珊)“80岁老父亲确诊病毒性肺炎,我们从到达急诊科到办好入院手续,大概只用了1个小时。协和旗山院区开得及时。”

“元旦假期后复工以来时常腿软气虚,看了‘阳康’门诊后,我的身体现在基本恢复了。”

“我所住的这家乡镇卫生院可以随时跟上级重症救治组专家沟通我的病情,让人挺安心。”

……

漳州华阳体育馆临时发热门诊内,医生正在给发热市民看诊通讯员吴超摄

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首日,福建各地全面落实国家部署和我省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工作实施意见。记者走访多家基层发热门诊、医院了解到,发热门诊的就诊人数已回落,“阳康”门诊就诊人数有所增加,各地正在想方设法增加重症医疗资源,提升整体收治能力。

全力以赴提升重症收治能力

“我们是今天凌晨近1点住进来的,本想着星期天可能只有少数住院医师,但是一大早就看见科室主任在查房了。”8日上午10时,福建医院旗山院区感染楼综合病房内,福州市民王永立正在照顾确诊病毒性肺炎的老父亲。他告诉记者:“这里的住院病人在增加,医疗器械也在增加,医护人员一边收病人一边整理器械,也是两头忙。”

1月4日,福建医院旗山院区急诊、发热门诊全面开诊并启用感染楼,当日便接收入70余名患者,其中新冠病毒感染重症患者50余人。医院党委书记、院长陈良万介绍说,旗山院区各专科的实力均与本部同质,目前感染楼开放了约张床位,医院尽全力为该片区的救治能力提供有效补充。

医院开设呼吸康复专病门诊为“阳康”们提供呼吸训练

医院、福建医院医院了解到,“闽13条”实施以来,医院都在第一时间加强院区之间的联动,迅速集结队伍,紧急调配医护人员,充实急诊人力,调拨仪器设备,保证急诊救治工作有序进行,举全院之力优先收治急诊患者。

基层亦在千方百计提升新冠病毒感染病例救治效率。“医院的重症救治都医院进行指导,市卫健委安排专人负责全市感染新冠病毒重症和危重症病例双向转诊统一协调调度。”漳州市卫健委医政科科长王剑峰说。在龙岩偏远地区的漳平市永福中心卫生院,副院长陈榕水告诉记者,70多个收治住院的患者病情能随时与上级重症救治专家组专家进行沟通。

加强重症救治能力建设,提升医疗救治能力和水平是当前我省“乙类乙管”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近日,省财政厅下达2.49亿元,支持提升省市县三级重症救治能力。记者从省卫健委获悉,我省医院独立设置重症医学科,推进二级传染病、医院设置重症监护病房。医院也在全力确保综合ICU监护单元可随时使用,通过建设可转换重症监护单元,确保需要时重症监护资源可在24小时内增加一倍。全省40支重症救治工作队也正在对救治力量不足地区进行分片包干、机动支援各地全力以赴提升重症救治能力。

持续优化门诊便民措施

8日上午,在南平建瓯迪口镇可建村,村民潘玉莲在村卫生所做了一次氧疗。“村卫生所开了发热诊室,这次从感染到‘阳康’,我都医院。”她说。

“氧疗开设之后,前来吸氧的病人不少。我们会提醒他们有气喘、气促等不舒服不能一吸了事,得先由急诊医生进行诊断,排除病情突然加重的风险。”福清市高山中心卫生院副院长郑文新说。

记者从省卫健委获悉,截至去年12月20日,全省共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包括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全部开设发热诊室,并向社会公布24小时健康咨询热线,实现“应设尽设、应开尽开”。

便民措施并非只是提供一些设备。8日下午,厦门市民林秀金通过“美丽厦门智慧健康”

转载请注明:http://www.aoakn.com//mjccyy/1637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