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在优先窗口排队挂号年8月8日,国家卫健委印发了《基层卫生健康便民惠民服务举措》的相关解读,在方便居民就医、优化服务提供、简化就医流程、改善服务体验、做好慢病管理、提升签约感受6个方面,提出10条具体措施。其中一条明确提出:“对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加强主动联系和动态服务,在机构设置老年人友好服务岗位或窗口,方便老年人等人群看病就医。”目前,距《基层卫生健康便民惠民服务举措》印发已4个多月,成都市基层医疗机构的落实情况如何?老年群体就医流程是否友好、方便?连日来,记者走访了成都市部分基层医疗卫医院,对其适老化情况进行了调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适老化窗口老人给好评12月5日,记者分别走访了温江区永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青羊区新华少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武侯区玉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成华区双桥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记者发现,上述4个基层医疗卫生中心接诊的患者以老年群体为主。武侯区玉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咨询台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到基层医疗机构就诊的患者80%以上是老年人,中心将所有窗口进行了适老化改造,所有医务人员也都承担了为老人提供全流程咨询和帮助的责任。“老人如果用不来智能手机,工作人员会手把手进行指引。我们咨询台每天早上8点钟上岗,午休时还会有人员值班,一直到下午5点钟下班,都会为老人提供就诊相关服务。”现场正在就诊的李爷爷对此给出好评:“很方便啊,挂号、取药直接去窗口,医务人员也都会帮忙,服务态度也很好。”医院就诊人数较多取报告操作困难走访中,记者发现不少老人对于基层医疗服务较为满意,但有很多老人表示,医院就诊时,因为不太会用自助挂号、自助取报告等机器,反而有些不便。那么,大医院的适老化改造情况如何?6日,记者分别前往医院、成都医院医院进行了探访。记者发现4家医院门诊大厅的分诊台均张贴了“老年人就医接待岗”或“老年人综合指导窗口”的提示,医院就诊人数较多,也有很多年轻患者到此进行咨询。记者注意到,在探访的4家医院中,医院一楼的自助挂号机和报告自助打印机旁有志愿者为不会使用机器的老年人提供服务。医院、医院医院二楼的检验报告打印机处,均未发现志愿者的身影。不少前来就诊的老人因不会操作机器,无法取片、查验报告,医院护工帮忙。相关部门回应增加志愿者进一步帮助老人就医基层医疗卫生中心因为就诊人群以老年人为主,几乎所有流程设计都以适老为目的,医院由于就诊人群较多,反而出现了一些适老化未完全覆盖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记者联系了成都市卫健委老龄健康处。工作人员表示,成都依托国家老龄友善医疗机构建设项目,医院进行适老化改造。从年开始到现在,老龄友善医疗机构建设项目也一直在推动落实中。对于记者观察到的无专门通道、自助机器旁无人帮助老年人操作等情况,该工作人员表示,这些问题在第三季度审查过程中,市卫健委已经注意到了,并已与相关区(市)县的卫健局进行了交流。“改进相关工作的医院,我们主要是起到一个督察的作用。已经在推动各区(市)县卫健局组织专家团队和相医院进行检查、改进。当然,我们也会进一步加强监管,不管是以增加志愿者还是通过其他方式,医院进一步解决老年人就医的相关问题。”(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胡瑰玮朱馨月文/图)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oakn.com//mjccyy/168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