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胆总管炎专科治疗医院 >> 胆总管炎常识 >> 小小肚脐藏着癌症的秘密
在胎儿时期,经由脐带和妈妈相连,借着脐带妈妈可以把养分送到胎儿体内,并借着脐带把胎儿的代谢废物排出体外。出生后,脐带一剪断,胎儿就正式和妈妈脱离最后的关系独立生活。而这一条由体内到体表肚脐的“营养高速公路”就逐渐封闭起来,最后就形成我们所熟知的肚脐。
今天我们聊的这个话题就和肚脐有关,先来看看下面的这个典故吧:
玛莉约瑟夫小结节玛莉约瑟夫是公元年出生,公元年在美国明尼苏达接受外科手术的护理训练,并于公元医院(St.Mary’sHospital)的护理长。作为WilliamMayo医生的助手,玛莉约瑟夫在一次手术前备皮中记录了这一征象,术后病理证实为腹内转移性恶性肿瘤。
在公元年至年间,她曾协助外科医师进行无数的外科剖腹手术及肿瘤切除手术。她注意到有一些患有腹部肿瘤的患者也同时会在肚脐上长出小瘜肉或小结节,并发现这些患者的预后并不太好。
直到公元年后,后人为了纪念她的发现,才把这个现象命名为“玛莉约瑟夫小结节(SisterMaryJoseph’snodule)”。而后,随着西方医学的进展,终于知道这种现象是由于肿瘤细胞扩散时,会沿着淋巴系统由体内移转到肚脐表面所导致。
玛莉约瑟夫小结节又名“结节性脐部转移性癌肿”。年已报道79例,年Powell又报告85例,其中男40例,女45例,发病年龄32~91岁,平均61岁。其中12例脐部结节为首发症状,45例发生在诊断内脏恶性肿瘤后12个月内出现脐部结节。
那么它到底是什么样的,是什么病的表现呢?本文将通过三个病例来带你认识一下。
一转移到肚脐的胃癌
患者27岁女性,发现脐部肿块3年,肿块外形如下图所示,质软,未见分泌物。
如图:脐部肿块,未见破溃
患者医院的皮肤科,均未能明确诊断。医院,患者及家属找到普外科,提出切除肿块的要求,普外科初步制定方案为:行腹壁肿块切除及术后腹壁重建。
术前检查:三大常规、肝肾功能、空腹血糖、PT、APTT、HIV、RPR、肝炎三对半,胸片、EKG均未见明显异常。
但是B超提示:胃壁增厚,建议胃镜检查;胃镜示:进展期胃癌,占据整个胃体至胃窦。此时再行直肠指检;摸到肿块,考虑胃癌种植可能。
患者家属不愿放弃,仍要求行手术,遂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腹腔、盆腔已广泛转移……术中脐部肿块行活检,病理示:转移性胃癌。再次追问病史,患者3年多前开始出现胃部不适,一直未予重视。
二被误诊为脐炎的胆总管癌
病例(1)中玛莉约瑟夫小结节比较大,实际上,多数都很小,更容易与皮肤疾病相混淆。丁香园xubh战友就遇到了这一一例更易误诊的病例,请看其分享。
患者为61岁女性,因腹胀乏力1个月入院。伴纳差、进行性消瘦、腹胀等。入院查体:消瘦,巩膜轻度黄染,腹隆,脐孔及周围红肿呈菜花样(如下图),全腹无压痛,未及明显包块,肝脾肋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阳性。
如图:脐部菜花样肿块,白色为所涂药物
拟诊为“腹水待查”。入院后查B超、CT、MRI、胃镜、肠镜,发现胆总管下段占位、胰胆管扩张、大量腹水,未见胃、卵巢有异常。考虑胆总管下段癌。
因怀疑脐部新生物为玛莉约瑟夫小结节,经患者同意作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结果找及腺肿瘤细胞,从而证实为玛莉约瑟夫小结节。
xubh战友指出,患者自诉发现脐部肿块已2年余,医院,均是认为脐炎。刚来其科室就诊时脐部还有涂药的痕迹。
三罕见的玛丽约瑟夫小结节
更为罕见的是玛莉约瑟夫小结节可以发生于儿童,Albano医生报道的这例患者,其年龄仅为12岁,该文章发表在NEnglJMed上,详细如下。
12岁女孩,1个月的食欲减退、呕吐、体重下降病史。近期没有发热、夜间盗汗病史。查体:腹部波动感、盆腔肿块、脐中心赘生物(如下图A)。CT扫描见一巨大肿物,可能来源于卵巢、网膜及肝脏转移,并可见腹水,及穿过脐中心的肿物(如下图B)。活检证实为结蹄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
如图。A:脐部一小赘生物;B:CT扫描见一盆腔肿物,来源不明确。引自NEnglJMed;:May5,DOI:10./NEJMicm
Albano为其进行了2个疗程的化疗,尽管腹水有所减少,但肿物大小基本没有变化。值得欣慰的是,自诊断明确8个月后,患者临床状况依然良好。
总结:
玛莉约瑟夫小结节多来自腹腔内脏器肿瘤(主要与成人胃肠道及卵巢肿瘤有关),如胃、大肠、卵巢、胰等,绝大部分为腺癌,少数为未分化癌、鳞癌、平滑肌肉瘤,也有数例来自乳腺癌转移。
玛莉约瑟夫小结节出现后平均存活10个月(1周到3年)。为坚实的斑块或小结节,常伴有血管瘤样外观,有时破溃,伴浆液、粘液或脓性渗出。损害较大者可形成隆起突出的肿瘤。
这一些,就是藏在肚脐里的癌症秘密!
(声明:本文来自北京治疗白癜风比较好医院北京白癜风医院哪家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aoakn.com//mjccyy/49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