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胆总管炎专科治疗医院 >> 胆总管炎治疗 >> 是时候改变肝移植的模式啦胆管癌的治疗新
年2月3日下午,在新春佳节来临之际,浙江大学副校长周天华,夏标泉,戴慧芬,陈国忠一行专程来到浙江大医院,慰问我院一线医护人员。
在我院院长王伟林、项美香、王志康、丁克峰等班子成员的陪同下,看望慰问坚守在门急诊一线医疗岗位上的医护人员和志愿者,赠送了春节慰问信,并为全体医护人员带来了诚挚的节日问候和美好的新年祝福,祝大家阖家欢乐,万事如意!
生死一线的极速抢救,这个团队不简单!
元旦假期的某日傍晚,浙大二院滨江院区急诊创伤复苏单元接诊一位严重多发性创伤的小伙子,入院时患者血压测不出、处于严重休克状态,甚至出现创伤性心脏骤停的情况。
急诊医学科立刻启动创伤小组,张裕方主任医师、吴定钱副主任医师、李强副主任医师及相关专科医师迅速集合,经过快速评估与紧急复苏,考虑患者存在胸腹部活动性大出血,立即启动急诊床旁紧急手术流程,进行开胸、开腹探查和止血手术,术中发现心脏、肺脏、肾脏、胃、结肠的破裂,经过2小时的奋战,完成多个脏器的修补与止血、肾脏切除、放射介入动脉栓塞止血。术后收住急诊ICU,患者处于严重的创伤凝血病、多脏器功能衰竭(循环、呼吸、肾脏、血液、肝脏等)状态。急诊医学科副主任周文、徐善祥组织专门的急诊创伤医护团队,在专科的鼎力配合下全力救治,克服了创伤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脓毒症等重重难关。经过三周的全力以赴,终于将患者从死神之手拉回,从ICU转至急诊创伤病房。
目前患者神志清楚、脏器功能已经恢复,能够下床自行活动。该例严重多发伤的成功救治,充分体现了浙大二院作为国家创伤区域医疗中心在严重创伤救治上的雄厚实力和传统特色优势,是医院高效的创伤救治机制和多学科创伤团队密切协作的结果,医院“患者与服务对象至上”核心价值观的最好诠释。
01
肝胆胰外科
是时候改变肝移植的模式啦!
美国匹兹堡大学肝移植团队Dr.Humar团队近期在外科学最高影响因子杂志AnnalsofSurgery(,Sep)杂志上发表文章,活体肝移植目前只占肝移植总体的很小部分,尽管其相比尸肝移植更有优势和等待时间更短。
文章回顾性分析了匹兹堡大学移植中心过去10年的数据,例活体成人肝移植和例尸体肝移植的效果,研究发现:活体成人肝移植有更高的存活率,更短的住院时间,更少的术中输血,更少的术后透析,胆道和血管并发症发生率类似,医疗费用总支出活体肝移植更低,活体肝移植的并发症也在可以接受的范围。根据活体肝移植的优点,匹兹堡大学移植中心年成功地把活体肝移植提高到占总肝移植数的53.6%,而美国平均是4.8%。研究建议是时候改变肝移植的模式,大力发展活体肝移植是肝移植的发展方向。
浙大二院肝移植团队致力于儿童肝移植、活体肝移植及劈离式肝移植,技术创新,已经完成50例儿童肝移植,术后存活率%。
浙江大学外科主任医师
浙大二院肝胆胰外科及器官移植中心副主任
浙江省卫生高层次创新人才
浙江省首批健康科普专家
史燕军
M.D.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器官移植专科医师、美国宾西法尼亚州永久性行医牌照、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分会儿童器官移植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分会移植感染学组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器官移植专家委员会委员、美国移植外科医师学会会员(ASTS)、美国肝病学会会员(AASLD)、美国移植学会会员(ATS-org)、国际移植协会会员(TTS)。
从事儿童肝移植、活体肝移植、成人肝移植及肝脏外科临床工作,担任多家SCI及英文杂志主编及编委,共发表SCI文章10篇,总计影响因子50,总引用达余次。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科研启动基金一项等。
02
肝胆胰外科
化疗难治性IDH1突变胆管癌的治疗新希望,来啦!
胆管癌是起源于肝内和肝外胆管上皮细胞的异质性肿瘤,恶性程度高、易早期转移、术后复发率高,预后极差,5年生存率不足10%。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化疗是晚期胆管癌的一线标准治疗方案,但治疗后中位生存期不到1年,且副作用多、耐受性较差,临床效果不理想。IDH1基因突变可阻断细胞正常分化,促进细胞增殖、癌变,肝内胆管癌的病例中有近1/5患者携带IDH1基因突变。
近期,美国学者GhassanKAbou-Alfa等在国际顶尖期刊LancetOncology发表论文,报道了使用IDH1突变靶向抑制剂Ivosidenib治疗化疗后进展的IDH1突变型胆管癌患者。结果提示使用Ivosidenib治疗后,1年生存率提高10%,中位生存时间延长4.8个月,实现晚期胆管癌临床治疗的重大突破。该研究为标准化疗失败后进展的IDH1突变的晚期胆管癌患者,提供了全新的治疗方案,临床获益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
浙大二院肝胆胰外科是国家卫健委临床重点专科、全国首批博士学位点,也是我国外科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近年来,在学科带头人王伟林院长的带领下,围绕肝胆胰肿瘤精准诊治、肝移植及儿童活体肝移植技术创新、新型纳米药物研发及转化、医学人工智能等领域开拓创新,取得了丰硕成果,先后承担国家和省部级研究项目14项,以主要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3项。科室年行肝胆胰手术余例,存活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其中儿童活体肝脏移植存活率%。
浙大二院肝胆胰外科副主任医师
外科学博士
浙江省医坛新秀
浙江省肝胆胰肿瘤精准诊治研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丁元
主要从事肝胆胰肿瘤精准诊治、新型纳米药物研发及转化、医学人工智能等领域研究,任浙江省医学会外科学分会青委会副主委、医院协会器官获取与分配工作委员会委员、国家卫健委ERAS专委会器官移植学组委员兼秘书长等,主持或主参国家及省部级课题16项,在AdvSci(IF15.封面文章)、Theranostics(IF8.封面文章)等国际权威杂志发表SCI论文50余篇,拥有国内及国际发明专利3项。
“广济一周”第三十九期分享到此结束了
感谢各位读者的支持
如果有相关建议或意见
请在下方留言
在岁月的流光中
世界向前的脚步匆匆
但这片土地
依旧花开四季
春夏秋冬
医道的真知美好
在这里心手相传
依旧静静地辉煌
往期回顾
援冀五勇士凯旋!显微手术或可保存牙齿!活髓保存术治疗牙髓炎症!《5G智慧防疫智慧系统》荣获一等奖!急救培训进玉泉
广济一周
浙大二院方舱CT启用,助力新冠筛查!口腔摄影“黑科技”来啦!血管里这东西,或可对抗ARDS
拯救生命的“终极神器”;滴两滴神奇药水,居然“长”出牙釉质!
广济一周
责任编辑
陈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