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记者从昆明医院获悉,为提高云南省医学人才培养质量,着力培养高素质医学创新人才,让医学生在模拟真实医疗环境下训练医患沟通能力、历练临床思维与临床决策,同时优化医学生培养流程,满足临床教学需求,昆明医院启动标准化病人库建设,首招40名“病人演员”。昆明医院教学管理部负责人表示,“病人演员”被称为标准化病人,指那些经过标准化、系统化培训后,能准确表现病人的实际临床问题的正常人或病人。目前,标准化病人在我国各大院校运用越来越广泛,合格的标准化病人能够扮演真实病人,准确模仿相应病例的症状。标准化病人面对不同的医学生,不但扮演疾病的表演者,还充当评估者以及教学指导者三种角色,标准化病人在医学教育及临床教学中有很大作用。“病人演员”招收条件为自愿参加,获得家人支持和同意;无传染性疾病(肝炎、结核病等);年龄20-55岁,男、女不限,会讲普通话;能最大限度满足课程开展时间;原则上具备初中及以上文化等。据了解,“病人演员”工作内容为扮演真实病人,经培训后准确表现病人实际的临床问题,准确模仿相应病例的症状,包括身体动作、疼痛程度、面部表情、病史病状等。记者了解到,年11月30日以前将完成第一批面试、培训、考核。考核合格的人员颁发“昆明医院标准化病人资格证”。在双方自主自愿的基础上,基于《昆明医院“标准化病人”建设项目方案》,根据报名情况,遴选40名“病人演员”,签订项目附件协议。关于“演员”劳动报酬,医院相关领导表示,在之后的教学活动中,“标准化病人”聘用人员按考核级别,角色类别及课时数发放报酬,如果“演员”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形象逼真,表演到位,将会领取相应丰厚劳动报酬。(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赵黎浩)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oakn.com//mjcczl/156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