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7月20日,对于73岁程顺和老人来说,是重生16年的“生日”。年的这一天,患重医院接受了肝移植手术。康复后,程顺和重燃生命的火焰,生活过得有滋有味。最近他亲笔写下了一封信,记录了这16年的心路历程。他说,当年自己遇到丁义涛教授、吴亚夫主任这样的好大夫,是这辈子最大的运气和福气。“他们高超的医疗技术、对病人一丝不苟、认真负责的态度,以及把病人当亲人的那种人文关怀至今让我难以忘怀。”

程顺和

不如豁出去了,和命运搏一搏

我今年73岁,年2月到大西北当兵,年退伍进入工厂工作。年7月时,由于当时在车间当班组长,工作比较辛苦,加上营养没跟上,得了肝炎,后来住院治疗,没有彻底治好,埋下了隐患。

年2月,我的病情发展成肝硬化、肝腹水,医院,中医和西医各种方法下来,效果都不理想,身体越来越差。直到年5月25日,我刚刚办完女儿的婚事,突然连续好几天高烧不退,医院做检查,第二天结果出来了,被诊断为肝癌。

“死亡”的威胁出现在眼前,一刹那间,我和家人都崩溃了!我当时才57岁,心想要是能活到年,看看北京奥运会,活到女儿女婿生下小宝宝,看到第三代出世,那该多好啊!这些愿望还没实现就这么早离开人世,我实在心有不甘啊!

丁教授说:“我一定会在现场!”

我和家人找到著名肝移植专家、医院时任院长丁义涛教授,他是吴孟超院士的弟子、江苏新法肝移植手术第一人,报纸上曾详细报道过。因为医院,得到的结论都是必须肝移植,所以我最后还是想请丁义涛教授给我拿主意。丁教授给我的答复是:来医院做肝移植手术,但是需要等待一段时间的肝源。我问丁义涛教授能不能亲自为我做手术?丁教授回答:“我一定会在现场!”

事实上,丁义涛教授和他的团队没有让我失望。年7月20日,我终于如愿等到了肝源,下午一点多钟我被推进手术室,六个多小时后,在丁教授的督导指挥下、在他的学生和助手吴亚夫主任医师的精细操作下,我作为他们的一件“作品”或者说“艺术品”顺利完成了。丁义涛教授不但和团队其他专家一起奋战了六个多小时,还把换下来的病肝放在托盘里,亲手拿给在外焦急等待的我的家人,用手术刀拨开肿瘤病灶给他们看,向他们解释癌变的样子,以及有多少癌变的点位,这让我的爱人深受感动。

丁义涛教授在工作中

第二天上午,当我在重症监护室醒来时,发现浑身不能动弹,身上插了输液管、引流管、导尿管等九根管子。而吴亚夫主任已经站在我的床边,带着笑容和我打招呼,告诉我:“你的手术很成功,请放心!”

那一刻,我的眼泪夺眶而出,庆幸自己闯过了第一道关——手术关。由于我术后发了一夜高烧,当时只能轻声说“谢谢,谢谢”!这个记忆就像昨天发生的一样历历在目!

后来,一名实习医生告诉我,那天晚上八九点钟,为我做完手术的医护人员一个个都还饿着肚子没吃饭,吴主任自掏腰包请团队在附近饭馆“撮”了一顿……这让我和家人好生过意不去!

“大医精诚”——医院就是最好的诠释

几天后,我被转入普通病房,丁义涛教授查房来到我床前时,我向他当面致谢。他微笑着说:“谢我干什么啊?”我当时的感想就是:中国古语说“大医精诚”,医院就是最好的诠释。这样的好医生怎能不让我和家人从心底里感激?因此,我对丁义涛教授和他的团队非常敬重,对他们的医德给予最大好评!

对于肝移植患者来说,闯过了第一关,还不算完,在医生护士的悉心照顾下,我相继闯过感染关、发烧关、病毒和肿瘤复发关、胆道堵塞关等等,在其他病友眼里我如此“过五关斩六将”简直就是奇迹。

这以后,经过多次体检,我的肝功指标基本上都正常,一位给我做B超体检的医生看到我肚皮因手术留下的大大的“奔驰”疤痕,而我的肝脏运行状态那么好,不禁好奇地打听是谁给我做的手术?

换肝十六年,享受美好人生

十六年来,我身体逐渐康复,随着体能的增强,我感到生活质量比术前好了许多。

我这个人比较喜欢旅游,从年起,我在家人的陪同下,几乎每年出国旅游一到两次。这十年间,已去过二十一个国家和地区,我的战友、同事、同学看见我,觉得我简直像换了一个人,我和家人对如今这样的结果感到非常非常满意!

康复后的程顺和在国外旅游

等到肝移植也纳入医保,用药百分之八十以上都能够报销,我们家庭的负担减轻了许多。抚今追昔、苦尽甘来,我觉得自己大概是世界上最幸运、最幸福的癌症患者和换肝人了。遇到丁义涛教授、吴亚夫主任这样的好大夫,是我最大的运气和福气。他们高超的医疗技术、对病人一丝不苟、认真负责的态度,以及把病人当亲人的那种人文关怀至今让我难以忘怀。虽然对于他们来说这只是平常的工作,但对于病人来说,这关乎生死存亡和一个家庭的完整。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退休以后我们夫妇俩有稳定的收入,女儿女婿还算比较有出息,对双方父母也很孝顺,我们知足了。未来,我要好好保养身体,好好陪伴家人。

医院肝移植病友程顺和

年7月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于丹丹整理

校对徐珩



转载请注明:http://www.aoakn.com//mjcczl/1645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