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胆总管炎专科治疗医院 >> 胆总管炎护理 >> 厦门市妇幼保健院小儿外科主任徐延波潜心
徐延波
厦门市妇幼保健院小儿外科主任
生长在黑龙江的徐延波,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东北汉子。徐延波从小就学习认真、做事细腻,读书期间数理化竞赛成绩在当地名列榜首,由于对白衣天使一直以来就有朦胧的崇拜心理,“高考填报志愿时,就顺理成章选择了报考哈尔滨医科大学。”
毕业之后徐延波被分医院的小儿外科。“其实在整个大陆来说,小儿外科起步都算晚的,我被分配到的就是一个新建的科室。”本着干一行爱一行的态度,徐延波欣然前往。
学习微创技术攀登业界高峰
据徐延波透露,在他职业生涯的起步阶段,医院的小儿外科都是普外泌尿科改的,习惯了为成人诊断及开刀做手术的医生,用同样的思维习惯诊断宝宝、用同样的技术动作为小儿做手术时,都经常出现问题,因此许多小儿外科都干不下去。“儿童不比成人,很多病灶无法表达清楚,这就考验你作为医生如何去感知辨别病症。”徐延波告诉《台海》杂志记者,身为一名小儿外科大夫,他深感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但同时也意识到这个专业可以带来更多学习锻炼的机会。
徐延波向记者讲述了一个当时他锻炼自己缝合打结手法的例子:“成人的脂肪组织结实,缝合打结或出血点结扎时你正常做就是;小儿的组织都很稚嫩,你稍微用力些就很可能将其组织拽断了,所以动作就要轻上加轻。当时我为了把动作练轻,就把钢笔平放在桌上,用线去给钢笔打结,尽量让力量更轻更均衡地去牵扯,最大程度减少钢笔晃动的幅度。”
上世纪90年代末期,微创技术开医院兴起。作为对医术技艺永无止境的追求者,徐延波立刻加入了第一批转型的外科医师队伍中。“从开刀做手术转型到微创技术是由传统医学到现代医学的重大转折点。很多技术已成型的医生都迈不过这个坎。小儿外科鼻祖张金哲院士也曾说:“不掌握微创技术你就不算迈入二十一世纪”。徐延波医生在当时的大医疗环境中,能够敏锐地觉察出必须要摈弃传统的落后技术,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真正的让医疗技术满足现代人的需求。
徐延波回忆,他第一次真正接触到微创技术是在年,当时一看就觉得这东西太好了,非常适合运用在小儿外科上。同时也感受到了医学技术进步的日新月异,经过深思熟虑确定了自己的专业目标:追求与当今小儿外科先进技术的基本同步,追求完美的经过和结果。要想始终坚持这个理念,就必须每年都去学习业界更新的技术知识,只有这样才能逐步走到前列,自身水平提高的同时也让患者收益。正是秉承着这样的医学理念,徐延波的微创技术日臻成熟,在大陆同行中脱颖而出。年他在黑龙江省率先开展小儿微创手术,年《健康报》报道了他率先在国内开展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消息。
仁心仁术打造精英团队
年徐延波来到了美丽的厦门,来到了素有“闽西南妇女儿童健康守护神”之称的厦门市妇幼保健院,成为小儿外科科室负责人。从上任第一天起,徐延波就将自己的医疗理念和微创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科室的医生们。经过多年培养耕耘,小儿外科成为了厦门市业界的一支精英团队,科室管理科学严谨、科室医生不仅具有专业精神,而且勤业敬业,科室的8位中高级职称医生在微创等尖端技术上都能够运用自如。谈及团队的进步,徐延波无比自豪。
去年年底,小儿外科曾经收治了一名“巨无霸级”的输尿管巨大扩张患儿。“正常小儿的输尿管直径只有几毫米,但这个6个月大的孩子的输尿管扩张已经占据了大半个腹腔,已经严重威胁到生命安全。”在徐延波三十多年的从医生涯中,还是极少看到这样复杂疑难的病例。由于情况危急,他不敢怠慢,立刻召集大家研究手术方案,反复思考设计,把一个个技术难关攻克掉。最后,这台历时5个小时的“巨无霸级”腹腔镜下输尿管膀胱再植术顺利完成。“现在那个小孩恢复得非常理想,医院复查时,孩子母亲远远看到我就很热情地打招呼。”徐延波笑着说。
过去一年又是小儿外科收获颇丰的一年。医院先进科室光荣称号,科室还通过自主创新及技术攻关,基本实现了常规手术全部“微创化”。特别在复杂大型疾病的腔镜微创治疗方面成果颇丰,像胆总管囊肿、先天性巨结肠、肛门闭锁合并直肠尿道瘘、先天性膈疝等传统的“大型”手术均已实现了微创化的转变。尤其是科室在泌尿系统的微创治疗方面已无技术盲区,过去两年间,科室独立成功完成了包括“腹腔镜下微创治疗肾积水”、“腹腔镜下半肾切除术”、“腹腔镜气膀胱输尿管再植术”、“膀胱镜下输尿管囊肿切开造口及后尿道瓣膜电切成形术”、“腹腔镜下前列腺小囊切除术”、“腹腔镜下多囊肾切除术”等涉及泌尿系各器官的微创手术近百例,小儿泌尿系微创手术已成为常规手术治疗项目,在福建省小儿外科泌尿领域处于领先地位,进入大陆该领域的“第一梯队”。
徐延波说,追求完美的经过和结果,不断地突破自我、不断地挑战自我,是一个艰辛的过程,也是一个充满了成功与快乐的过程。在小的方面说,是能够救治许许多多的儿童,使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在大的方面说,在学术上通过学习与实践,不断创新、不断成熟,给后来人留下宝贵的经验,更是医者最大的快乐。
文/《台海》杂志记者方锐
通讯员/陈海峰
华亿传媒股份公司
转载请注明:http://www.aoakn.com//mjcczz/12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