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疗方法 http://m.39.net/pf/bdfyy/tslf/
胆管癌(CCA)是一种比较少见的恶性肿瘤,起源于肝内、肝门部和远端胆管的胆管上皮细胞。肝内胆管癌(ICC)排在肝细胞肝癌之后为第二大常见的原发性肝癌,三分之二的肝内胆管癌患者疾病发现时已为局部进展期或出现远处转移。尽管目前针对晚期胆管癌有吉西他滨+顺铂的标准治疗方案,然而胆管癌患者的预后仍不乐观,中位生存期不足一年。肝内胆管癌可分为肿块型,管周型和管壁型。针对管壁型和部分管周型,胆红素增高是最常见的并发症。此类患者常规化疗效果欠佳,且胆管引流是重要治疗手段。而随后的胆道支架容易再次堵塞。如何治疗效果更好呢?下面这个患者是一个典型的病例:

患者76岁老年男性,肿瘤堵塞胆总管造成梗阻性黄疸,我们及时进行胆管引流解除黄疸。该患者单纯采用胆道粒子支架和放射性粒子条,患者取得了31个月生存时间,远超过平均生存时间,且生存期间内生活质量非常高。

.3.03

影像学检查提示肝门部占位(图1)

.3.16

肝穿刺活检术,病理提示胆管细胞癌(图2)

.9

出现黄疸,行经皮肝胆道引流术解除黄疸(图3a、3b)

.9.14

放置胆道粒子支架术(图4a、4b)

.5.24

再次出现黄疸,复查胆管梗阻加重(图5a、5b)

.5.25

再次行经皮肝胆道引流术解除黄疸。(图6)

.7.03

联合局部粒子植入(图7)

.9.03

再次胆道粒子支架植入(图8a、8b)

.4.12

复查胆管梗阻加重(图9a、9b)

.4.12

经皮肝胆道引流术(图10)

.7.27

再次支架植入(图10)

《《左右滑动查看图片》》

图1

图2

图3a

图3b

图4a

图4b

图5a

图5b

图6

图7

图8a

图8b

图9a

图9b

图10

《《左右滑动查看图片》》

肝门部胆管癌是胆道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中以位于胆管分叉部、左或右肝管的肿瘤(肝门部胆管癌)最为常见,约占所有胆管癌的58%~70%。因其发生部位特殊、呈浸润性生长及与肝门部血管关系密切等特点给手术切除造成极大的困难。肝门部胆管癌是引起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主要原因之一,好发于50~70岁的中老年人,在发现时往往较晚,因解剖部位特殊,手术切除率低,复发率高,预后较差,5年存活率仅为14.7%~33.8%。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PTCD)及经皮肝穿刺胆道金属内支架置入,直接支撑肿瘤段狭窄胆管,将梗阻近段胆汁通过患者自身胆管达到内引流目的,但是单纯支架对肿瘤无治疗作用,随着病情的不断进展,胆管容易在短期内出现再梗阻。我们科室针对此类患者,研究设计了胆道支架联合局部放射性粒子条植入的治疗,就兼有解决梗阻和治疗肿瘤的作用,可延长胆管再梗阻时间,提高患者生存率。其优势为:在开通胆道的基础上辅以放射杀伤作用,扩大肿瘤坏死范围,延长支架通畅时间。同时对病灶周围的肿瘤微小残存区、新生血管区域有杀伤作用,兼具抗瘤作用。上述患者多次采用了放射粒子植入联合支架的方式,每次间隔约8-10月,期间未接受任何其他治疗。因此在患者周期内生活质量非常高。

针对胆管癌具体类型采用分层治疗,以介入为主的综合治疗手段可以发挥更大的价值,让患者生活质量更高,生存时间更长。

文章:应希慧排版:应海峰审核:涂建飞--END--



转载请注明:http://www.aoakn.com//mjccby/1308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