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胆总管炎专科治疗医院 >> 胆总管炎预防 >> 了解肝内外胆管胆囊及胆囊管Vater
以下内容根据:医院郭赞央老师日常读书笔记整理而成,图片来源网络,特此声明
1、肝内胆管的正常MR表现与变异高场MR获得的MRCP图像对胆管树显示极佳,所显示的胆管可达左右肝管的5-6分支。肝内胆管分支名称与肝脏分段一致。肝管与肝动脉、门静脉均位于肝段中央,周边被同一结缔组织鞘包裹,呈Glisson系统。
右肝管分为右后肝管与右前肝管,右后肝管分为上、下支,分别走行于第Ⅶ与第Ⅵ肝段内。右前肝管也分为上,下支,分别走形于第Ⅷ和第Ⅴ肝段内。左肝管走形于Ⅰ-Ⅳ肝段。第Ⅰ肝段肝管可汇入左右肝管、左右肝管汇合处及单独汇入左肝管,以后者最常见。
肝内胆管分支变异,最常见的是肝右前叶与后段肝管不汇合,右后段肝管常直接汇入左肝管(图3-1-7a),此时如汇入点接近左肝管与右前肝管汇合点时则呈三分叉状外观(图3-1-7b)。少见情况,右后肝管汇入肝总管(图3-1-7c)、胆囊管、胆囊、胆总管,甚至十二指肠。其他变异包括右肝管及肝总管汇合处呈四分叉状、肝内胆管汇入胆囊管、胆囊壁下胆管(起自于胆囊壁,但不与胆囊腔相通,称Luschka管)及左或右肝管异常粗大。
2、肝外胆管的正常MR表现与变异包括肝总管与胆总管,肝总管位于胆囊管汇入点以上,胆总管则位于胆囊管汇入点至十二指肠乳头之间(图3-1-8)。胆总管径线变异较大,若无症状,胆总管最大径达10mm亦属正常。另外,胆囊切除后胆总管可见稍增宽。
胆总管长度为为6-7cm,可分为胰上段、胰腺段与壶腹段,但约30%的胆总管走形于胰腺外,因此无胰腺段。壶腹段长度为1-2cm。
胆总管下端与胰腺的关系常有变异,约65%直接穿过胰腺实质,25%穿行于胰头后沟内,10%走行于胰头后、完全位于胰腺实质外。
其他变异:左右肝管汇合点低于肝门水平1cm以下,此时胆囊汇入右肝管,左右肝管有时甚至分别开口于十二指肠。迷走胆囊动脉与肝右动脉分别于前方及后方压迫肝总管,MRCP上可见肝总管局部信号减低。
3、胆囊与胆囊管的正常MRI表现与变异胆囊位于肝脏下面、左右半肝之间的胆囊窝内。MR检查胆囊呈T1WI低信号至高信号,其信号强度取决于胆汁浓缩程度禁食时间。长时间禁食及胃肠外营养时,胆囊内可见胆囊泥,包胆红素颗粒及胆固醇结晶,T1WI高信号与T2WI稍低信号,与结石的形态不同,易于鉴别。
胆囊常见变异包括①位置异常,位于肝内、肝上及腹膜后。②大小异常,可巨大或很小。③胆囊内分隔、胆囊折叠。
胆囊管走行迂曲,在胆囊颈处与胆囊连接,其远端弯曲向左汇入胆总管,常需多角度旋转MRCP才能显示胆囊全貌。胆囊管下段常走行于胆总管后方,可与肝总管平行走行一段距离后汇入胆总管,但10%病例两者有一长段平行走行。
4、Vater壶腹的正常MR表现与变异胆总管远端十二直肠壁内段、胰管远端、十二指肠乳头及其周围的Oddi括约肌合称为Vater括约肌复合体,长约10-15mm,向下外侧走行,壁内段胆总管的直径为数毫米。
胆总管与胰管下游的汇合形态有以下几种①Y型占70%②V型占20%③U型占10%。
往期16大精彩回顾个病例解析汇总
个基础影像病例汇总
全身各部位影像数据
全身14个部位的X线解剖+摄影技巧+读片技巧
全身各部位系统解剖图解
全身各部位断层解剖图解
全身各部位报告模板(X线、CT、MR齐全)
7本经典影像书籍读书笔记
58医院经典读片汇总
个经典医学影像名家视频讲座汇总
个精品医学影像专题内容汇总
31种常见疾病的分期分型
35种影像综合征汇总
32篇专家共识,规范您的影像检查行为
75位老师求助内容汇总
影像学院篇经典内容汇总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