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邢婷医院,“A”有着特别的含义:它既是入住这里的第一名病人的病床号,更由此开启了一段“大白”服与“志愿红”交相辉映的佳话,见证了医患同心、鲁沪同行的并肩相守。山东省援沪医疗队部分队员与志愿者团队部分成员合影。(图片由山东省援沪医疗队提供)时间回到4月8日,这一天,医院正式收治病人。此前,4月3日,山东省援沪医疗队抵沪。山东是较医院的省份之一,医院是山东接管的3医院之一。经历了前期培训和社区核酸采样工作后,4月9日下午,山东省援沪医疗队队员、山东第一医院(医院)心内科主管护师赵小静和同事们首次入舱工作。环境稍显杂乱、医患对具体流程均不大熟悉……赵小静回忆,最初的方舱工作并不顺利。更尴尬的是,盛放30份盒饭的箱子当时尚需人工搬运,赵小静发现自己力气不够,“很难搬得动”。这时,赵小静突然想起,刚入舱时,症状较轻的A床病人曾自告奋勇,有什么他能帮得上忙的,可以随时找他。于是,赵小静请A床病人搭把手,病人不但爽快地答应了,还招呼了舱内五名热心的年轻小伙,就这样,大家齐心协力,舱内病人的盒饭很快发了下去。事实上,在设置5个病区、收治医院里,单靠30多名医护人员进行日常保障确实捉襟见肘,最后发放的盒饭变凉也是常事。而当天,随着几个年轻人的加入,有病人这样感慨:“终于吃上热乎乎的饭了!”医院里,一名志愿者在帮助分发盒饭(赵小静摄)对赵小静而言,当天最大的收获是结识了A床病人,两人商量,决定在工作的病区发起成立志愿者团队。赵小静后来才得知,A床叫蔡勇,江西人,是上海一家民营企业的总工程师。“山东医疗队的医护人员非常不容易,他们的付出我们看在眼里。作为一名党员,我更不能坐视不管。”蔡勇这样说。4月11日早,医院志愿者团队正式成立,最初的51名志愿者中,年龄最大的66岁,最小的只有10岁。如今,这支团队已发展到余人。医院里,志愿者们在帮助分发盒饭(赵小静摄)这支自发组建的志愿者队伍的主要工作,包括帮助医护人员分发盒饭,维持核酸检测秩序,帮助老年人调出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oakn.com//mjccjc/15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