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胆总管炎专科治疗医院 >> 胆总管炎病因 >> 高新消化共同认识消化道早癌早
消化道早癌与进展期癌症的治愈率(五年生存率)差别巨大消化道早癌术后(包括传统手术和内镜微创手术)5年生存率已经超过90%,而进展期癌五年生存率不足15%。消化道早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远低于中晚期肿瘤,生存质量也明显高于中晚期肿瘤患者。消化道肿瘤早诊断、早治疗,可以显著的提高消化道肿瘤的治愈率,有效降低癌症死亡率。
对于年龄40至79周岁,既往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有胃癌家族史,慢性萎缩性胃炎,高盐饮食,肥胖,喜欢吃腌制品、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的患者,均为胃肠道早癌的高发人群,适合行消化道早癌筛查。
我们反复提到的消化道早癌究竟是什么东东?我想好多人都不是很清楚,那么我们今天就简单介绍下什么是消化道早期胃癌及消化道早期胃癌的治疗!
早期胃癌定义
指肿瘤位于黏膜层和黏膜下层,伴或不伴淋巴结转移。
早期胃癌(o型)的内镜形态学分类标准:
高于2.5mm的隆起型(0~I型)、深度1.2mm的凹陷型/溃疡型(0~III型)和介于两者之间的平坦型(0~II型)3种。平坦型又分为表浅隆起型(0~IIa型)、表浅平坦型(0~Iib型)、表浅凹陷型(0~Iic型)3个亚型。对于混合型病变则分别记为0~IIa+IIc、0~IIc+III等。现在已作为维也纳分型,国际广泛使用。示意图请参考早期/食管癌部分。
早期胃癌浸润深度的EUS判断标准:
黏膜内癌表现为黏膜层和(或)黏膜肌层增厚、结构模糊、欠规则、缺损,但黏膜下层清晰、连续、完整。
黏膜下癌表现为黏膜肌层和黏膜下层层次紊乱、两者分界消失:黏膜下层增厚、中断;黏膜下层内较小的低回声影;但固有肌层清晰、连续、完整。
日本早期胃癌内镜下微创治疗指征:
黏膜内高,组织学高分化,没有溃疡形成,直径小于2cm,不伴有淋巴结转移。黏膜内癌淋巴结转移的发生率是1%~3%,黏膜下层癌淋巴结转移的发生率是11%~20%。巴黎分型中提出内镜下黏膜切除术亦适用于黏膜下癌,但癌细胞浸润黏膜下层的深度要求≤μm(即符合下图中的情形1或2)。
胃癌TNM分期中T、N、M的定义(UICC/AJCC第7版)
原发肿瘤(T)
Tx原发肿瘤不能评价
TO无原发肿瘤的证据
Tis原位癌
T1肿瘤侵犯黏膜固有层、黏膜肌层或黏膜下层
T1a肿瘤侵犯黏膜固有层或黏膜肌层
T1b肿瘤侵犯黏膜下层
T2肿瘤侵犯固有肌层
T3肿瘤侵犯浆膜下结缔组织,不侵犯脏腹膜或邻近结构
T4肿瘤侵犯浆膜(脏腹膜)或邻近结构
T4a肿瘤侵犯浆膜(脏腹膜)
T4b肿瘤侵犯邻近结构
区域淋巴结
Nx区域淋巴结不能评价
NO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N11~2个淋巴结的胃周淋巴结转移
N2累及3~6个胃周淋巴结
N3累及7个或更多胃周淋巴结
N3a7~15个胃周淋巴结转移
N3b16个或更多胃周淋巴结转移
远处转移(M)
Mx远处转移不能评价
MO无远处转移
M1远处转移
病例中心
病例:男,77岁
主诉:进食不顺,食欲减退2个月
胃镜:近端胃小弯侧可见一大小约2.5cmX2.0cm的表浅隆起型病变(距门齿43~45cm),表面黏膜粗糙、糜烂。诊断:近端胃早期癌或癌前病变。
超声内镜:病变处胃壁增厚,以黏膜层增厚为主,最厚处约为2.5mm,病变处胃壁的黏膜下层、固有肌层及浆膜层尚完整。超声探测范围内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诊断:早期胃癌或癌前病变,位于黏膜层。
手术:内镜下黏膜切除,总大小为3.1cmX2.9cmX0.2cm
组织病理学:胃黏膜腺上皮重度不典型增生(高级别上皮内肿瘤),周围黏膜局部腺上皮轻度不典型增生,伴肠上皮化生。侧切缘及基底切缘未见异常。
近端胃早期癌(早期贲门癌)由于其位置的特殊性,临床上较易漏诊,在内镜检查时除了需要正位仔细观察外,还需要反转位观察。通过作者等研究发现此病变90%位于交界线顺时钟位至3点位,在检查时需要重点仔细观察上述部位。
我院医院消化内科丰义宽专家团队开展消化道早癌筛查项目;筛查项目包括:胃癌、食管癌筛查:胃镜精查;胃癌筛查:血清免疫学检测+胃镜精查;大肠癌筛查:肠镜精查。并可开展消化道早癌的内镜下微创治疗,如内镜黏膜切除术(EMR)、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及外科手术等。其中,相当一部分早癌适合内镜下手术。相比外科手术,EMR、ESD等消化内镜下早癌治疗可保留完整消化道结构,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微创、安全、有效的优势。在严格选择适应证的情况下,具有和外科开腹手术相同的治疗效果,5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在90%以上。
潍坊(高新)胃肠肝胆病诊断与微创治疗中心简介
医院胃肠肝胆疾病诊断与微创治疗中心(消化内科)是潍坊高新区重点学科、中西医结合重点学科、医院丰义宽专家团队省级重点学科对口帮扶学科,科室现有主任医师3人,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5人,承担着病房、门诊和消化内镜的诊疗任务,并斥巨资引进了国际上最先进的富士LASEREO蓝激光内镜系统,以及JS-ME-Ⅲ磁控胶囊内镜系统,开展了多项现代化的诊疗新技术,中西医综合干预疗法及承担消化道早癌筛查项目。
(1)无痛胃肠镜检查技术
(2)内镜下息肉切除术治疗
(3)内镜下消化道出血的治疗
(4)内镜下消化道早癌的诊治
(5)X线下介入治疗:食道狭窄扩张及支架置入术,胆总管结石内镜下壶腹切开胆道取石(ERCP+EST)等。
丰义宽主任医师周五
张玉英主任医师周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