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胆总管炎专科治疗医院 >> 胆总管炎危害 >> 胆总管增宽是什么原因
这是一个网络咨询中遇到的经典问题
患者:我有胆结石病史15年,近1年未明显发作,今年4月体检时发现胆管增宽为1厘米,做核磁检查后未见明显异常,胆管内未见东西。近日又复查b超,报胆管增宽为1点2厘米。
疗情和效果:我该怎么办,是由于慢性炎症引起的吗,那为什么会持续增宽呢,谢谢。
医院胃肠外科//内镜中心蔡开琳:
首先回答你的问题,再谈谈胆管扩张的原因有哪些。
胆囊结石致胆囊管梗阻或者是因慢性炎症出现胆囊萎缩后,胆囊对胆汁的浓缩、对胆管内压力的调节作用失效,可能继发胆总管代偿性扩张,常见病例可达到1cm-1.5cm。
这是你出现胆管扩张的最可能原因。
胆管扩张的其他原因:
胆总管梗阻也可以使胆管扩张,如胆总管结石,胆管末端的慢性炎症、胆总管末端的括约肌功能紊乱(SOD)、肿瘤等。
最常见原因是胆管结石,其次原因是最让人害怕的肿瘤。
要确定原因,需要提供主要症状,关键的身体表现,血常规、肝功能、肝炎检查,还有影像检查。
一个一个地说
症状:有没有上腹痛,发烧,厌油,尿色加深等
过去病史:肝炎,胆结石,胰腺炎,血吸虫,服伤肝药物包括可能伤肝的中成药
身体表现:眼睛发黄,上腹部压痛,肿块
血液检查:肝功能检查最重要,另外查血和尿常规,对肝炎病史不明还要做相关检查。
影像检查:对胆管扩张原因的判断最重要。大多数病例容易确定,做增强CT,或者更好的是做磁共振,可以判断出病因。
B超最便宜也没创伤风险,但受肠道气体影响,对胆管下段的检查不是每个人都随时能看清楚。主要提供文字描述和个人诊断意见,图像资料较少不便他人查阅。
CT或者MRI:优先选择MRI。CT相对方便快捷,但很多结石X线密度不高,在CT上看不清楚,甚至看不见。MRI本身对软组织分辩更好,还可以加做胰胆管显像,评价胆管内有没有结石,胆管内外有没有肿瘤,比较可靠。
需要注意的是,胆管末端的十二指肠乳头区域早期肿瘤在CT或者MRI上也不一定能看清楚,好在这里是内镜检查可及范围。
内镜检查:
可以清楚地观察十二指肠特别是胆胰管开口情况,用十二指肠镜比普通胃镜要好很多,很多不明原因胆总管全程扩张的病例,应用十二指肠镜轻松地观察到胆管开口情况,从而得到诊断。
内镜检查对胆总管扩张原因的评估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内镜检查可以取到胆管末端开口附近的组织块,做病理分析,确定是不是肿瘤,必要时还可以切开十二指肠乳头开口,取到壶腹部的组织。胆管内可以狭窄部位可以用细胞刷取标本做细胞学检查。
如果是胆总管结石可以内镜下取出来,也就是通常所说的ERCP取石治疗。
肿瘤情况下,如果肿瘤难以切除或者病人难以承受大手术时,也可以通过ERCP解决胆管堵塞这个关键问题。
检查都正常怎么办?
不明原因的胆管扩张,如果没症状,也没继续扩张,可以定期复查B超和肝功能。
伴有经常发作的上腹短阵绞痛,特别是发作时段有肝酶异常的,考虑是功能性胃肠病的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功能紊乱,可以考虑做ERCP治疗。
另外,老年人或因胃手术等影响腹腔内神经后,也可发生胆管扩张,没有症状,不用治疗。有些高年龄老人可能因为胆管明显扩张,容易发作胆管炎,药物治疗效果很好但也爱反复发作。
根据从事此方面工作的多年经验,我认为在鉴别胆管扩张的原因方面,还是有很多病例是需要时间随访、复查才能明确。
我们也有很多病人在随访过程中,胆管情况一直稳定,但也有少数病人后来发现了早期肿瘤。
患者:谢谢您,我的ca总是高出正常值几个单位,您看我需要切除胆囊吗,是否切除胆囊ca就会下降呢?
医院胃肠外科//内镜中心蔡开琳:
CA19-9持续增高几个单位以内这种情况没有确切的诊断价值。
作为提示肿瘤的一个指标,CA19-9在胆管炎、胆管梗阻情况下,无肿瘤时也可能显著升高,但通过ERCP或者微创外科手术解决了良性疾病导致的胆管梗阻后,CA19-9一般会下降,肿瘤引起的梗阻,通过支架或引流解除梗阻后,CA19-9不一定会恢复。
如果不是胆囊炎症引起的CA19-9升高,切除胆囊也不一定会让这个指标好转。
给您的处理建议:
你所在的地方有比较好的医疗条件,应尽量明确有无胆管肿瘤后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
可医院进行ERCP检查,术中还可应用超声内镜或IUDS等方法,排除肿瘤的可能。
如果不幸发现肿瘤,应该是良性或很早期的,手术效果也会很好,医院可以做微创手术。
如果对其他消化道疾病常见问题感兴趣,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oakn.com//mjccys/132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