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胆总管炎专科治疗医院 >> 胆总管炎危害 >> 手术间秦鸣放腹腔镜经胆囊管胆总管探
腹腔镜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术,对患者情况及术者的要求比较严格,多数情况只有在手术当中才能确定,要求患者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B超、MRI、ERCP或术中胆道造影证实,存在胆总管结石。
(2)胆总管中结石位于胆囊管汇入胆总管处的下方,直径小于0.8cm.(3)术中证实胆囊管直径较粗,经扩张后胆道镜可通过。
禁忌症(1)胆囊管纤细,胆道镜无法通过者。
(2)胆总管中结石较大或位于三管汇合处上方,估计经胆囊管取出苦难者。
术前准备1.常规检查
完善X线胸片、心电图、B超的检查;血、尿、便常规,凝血,生化,肝炎等,全面了解病人全身情况,评估麻醉风险。
2.特殊检查
对合并内科疾病者(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按其他腹部手术进行准备;急症手术病人要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感染较重时,围术期应用广谱抗生素;若条件允许,行MRCP检查,了解胆道情况(胆管的直径,结石的大小、数量、位置等)。
3.常规准备
术前1d常规备皮,行肠道准备(口服泻药或洗肠),手术当天禁食水,术前下胃管、尿管。
手术步骤1.体位和戳孔位置
(1)体位:病人取仰卧位,轻度头高足底(10°~15°),右侧略抬高。术者位于病人左侧,助手和扶镜手位于病人右侧。
(2)戳孔位置,同LC手术,但肋缘下孔尽量偏向病人右侧,便于术中经胆囊管进行操作。
2.显露胆囊管(图2-11,2-12)
(1)解剖出胆囊管后,在其和胆囊连接部紧靠胆囊处应用钛夹夹闭或丝线结扎阻断胆囊管,防止操作时胆囊内结石进入胆管。
(2)先保留胆囊,用它支撑肝脏并且可提供胆囊管一定的张力,利于手术中操作。
3.胆道造影,明确胆总管内结石情况(图2-13~2-15)
用剪刀剪开扩张的胆囊管,将胆道造影管插入胆囊管中,进行胆道造影,了解胆囊管的粗细及胆总管中结石的数量、位置,决定胆管探查的方式。本方案仅适用于胆囊管直径在0.5cm以上,胆总管中结石位于胆囊管汇入处以下,结石3枚以下且直径0.8cm以下者。其他情况须切开胆总管进行探查。
4.扩张胆囊管(图2-16,2-17)
经胆囊管插入胆囊管扩张器直接扩张胆囊管,或应用事宜直径的带导丝的扩张球囊扩张胆囊管,使胆囊管内径和胆总管内最大结石的大小一致,以便通过胆道镜或取石网篮进行取石。如胆囊管炎症重,扩张困难应终止该方法治疗。
5.经胆囊管取石
(1)胆道镜法(图2-18~2-20).该方法在临床上较为常用,适用于胆囊管直径较粗,胆道镜进出顺利者。通过胆囊管将胆道镜插入胆总管中,直视下应用取石网篮取净胆总管中结石。
(2)直接网篮取石法。经胆囊管插入带导丝的取石网篮进入胆总管,然后行胆道造影,在X线透视下应用网篮套取胆总管中结石,该方法适用于胆总管中结石较小,胆囊管插入胆道镜困难者。
6.关闭胆囊管(图2-21、2-22)
胆总管中结石取净后,应用圈套器套扎胆囊管,此时不用钛夹或可吸夹,因为这类病人胆囊管通常较粗,夹闭困难,且胆囊管在手术后水肿减轻,钛夹容易从变细的胆囊管上脱落。
7.切除胆囊
妥善留置腹腔引流管。
重点难点1.穿刺点选择
对于右侧锁骨中线肋缘下孔,若考虑行经胆囊管胆道探查,应尽量偏向病人右侧,接近腋前线水平,这样,术中通过该操作孔进行胆道造影及经胆囊管取石比较方便,降低操作难度。
2.通过胆道造影,评估经胆囊管探查的可行性
通过胆道造影,进一步了解胆囊管和胆总管的关系,胆囊管的内径,胆总管重结石的位置、大小,在胆总管中的游离度等。
如果胆囊管汇入胆总管位置低、内径细,胆总管中结石相对较大均构成该手术方式的相对禁忌,必要时中转为胆总管切开探查。若结石位于胆囊管汇合处上方,导致结石取出困难,应及时改为胆总管切开取石。
3.良好的胆囊管扩张是该方法成功的关键
切开胆囊管前壁的位置尽量接近胆囊管汇入胆总管处,这样需要扩张的距离短,而且便于下一步取石操作,但应注意保留一定的距离保证取石后可以套扎封闭胆囊管,通常0.5~0.7cm。
在X线透视下确定胆囊管扩张球囊的位置(选用柱状球囊),将球囊注水保持一定压力(通常为4个大气压,即4atm),并保持3min,从而扩张胆囊管。如果胆囊管扩张困难或扩张后仍小于胆总管内结石直径,应及时中转为胆总管切开术。
4.选择适宜的方法经胆囊管取出胆总管结石
首选胆道镜取石。胆道镜具有直视和可弯曲的特点,在直视下操作,减少胆道损伤及十二指肠损伤。若下端存在解剖狭窄,可行壶腹球部球囊扩张术。
并发症与防治1.胆漏
主要由于胆囊管残端处理不满意所致。探查结束后一定要应用圈套器套扎封闭胆囊管,不宜用钛夹或可吸收夹,因为这类病人胆囊管通常较粗,夹闭困难,且胆囊管手术后水肿减轻,夹子容易从变细的胆囊管上脱落,从而引起胆汁漏。手术结束前应在肝下小网膜孔附近放置引流管,以利于引流局部渗液。术后小的胆漏,一般在引流通畅情况下48~72h后可消失。
2.残余结石
由于胆道镜的术中应用,使胆管残石率明显下降。但由于胆道镜无法达到胆管近端,仅通过胆道造影证实,有时存在假阴性。如考虑可疑残余结石时,可留置经胆囊管的胆道引流管,术后再进行胆道造影,必要时通过术后胆道镜或十二指肠镜治疗。
文章节选自
《腹部外科腹腔镜与内镜治疗学》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皮肤医院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治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