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院教授张建医院外科医生正在进行胆结石腹腔镜微创手术(简陈明摄)

(来源:湛江日报作者:简陈明林和智)几个月前,医院医院医生只能开展简单的手术。如今,医院可以像广州、医院那样顺利地开展消化系统肿瘤、肝叶切除等高难度的手术。是什么给医院开展这样高难度手术的底气和信心?又是什么给医院接受这样高难度手术的勇气和信心?是中医院实施医疗对口支援医院带来的精湛医术!几个月来,众多危重的患者在中医院“博士医生”带领医院的医生的手术后获得了新生!这一个个高难度手术的成功,赢得了群众的信任,也给老百姓树立了看得到的信心。老百姓口口相传,用口碑在这座边远县城竖起了一座信任的丰碑!

徐闻来了省城的“博士医生”医院是一间有80医院。年10月,符斌被调任医院院长。新院长的到来,医院确立了“科技兴院、人才立院、管理强院”的新的发展战略。在新的思路下,医院新建了重症医学科(ICU)病房和血透中心等一些新项目,选派人次到省、医院进修腹腔镜等微创外科技术。同时投资0多万元新增微创等设备多台(套),仅年全院基础设施改造投资和建设规模均超过过去10年之和。然而,由于技术人才的缺乏,先进的医疗设备“英雄无用武之地”。医院院长符斌指着德国“狼牌”腹腔镜系统设备说:“这台高端设备目前处于省、市医院的先进水平,但过去这些高端设备只开展一些简单的手术,或者请广州、湛江、海口等地的专家来零星开展一些高难度的手术。”年底,正当医院渴望人才的时候,一个消息让院长符斌兴奋得彻夜不眠:广东省选派中医院(中山大学附属二院)的专家医疗对口支援医院。

中山大学附属二院选派医疗对口支援的专家是肝胆胰外科的张建龙教授。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的张建龙,是一位外科学的“博士医生”,他是中山大学附属二院肝胆胰外科副主任医师、广东省医师协会肝胆外科分会青年委员、医院协会肿瘤防治管理分会胆道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在中山大学附属二院普外科及肝胆胰外科,张建龙一直从事消化系统肿瘤的临床工作和基础研究,擅长胃肠、肝胆胰常见病及疑难病例的诊治以及消化系统疾病的微创腹腔镜手术。符斌说,按照省的要求,省派驻医院主要承担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症的诊疗服务,医院临床专科服务能力,提高县域常见病、多发病、部分危急重症和疑难复杂疾病的诊疗能力,医院的管理水平和综合服务能力,实现“大病不出县”。

中医院教授张建龙

指导医院外科医生分析典型病例(简陈明摄)

不用去广州也能做大手术今年1月3日,张建龙来到徐闻县这座边远的小县城,开展普外科对口支援工作。张建龙在徐闻接到的第一个手术是个高难度的“救命手术”。那天,张建龙接到电话,说有个化州患者确诊胆囊癌,想去广州让他做手术。张建龙告诉他自己被选派对口支援,叫病人到徐闻来让他做手术。这是一个高危的癌症病人,他在高州、医院求医时都认为肿瘤已经发生肝转移,医生都劝他的家属放弃治疗。病人的家属对去徐闻做手术更没信心。张建龙耐心解释打消了病人家属的思想顾虑,病人同意到徐闻接受手术。张建龙亲自带着患者做影像学检查,反复细心地看了10多遍患者的CT片,并带病人到B超室反复检查肿瘤的情况。他发现这个病人虽然确诊胆囊癌,但癌细胞还没有转移到肝脏,张建龙决定尽快进行手术。这是个高风险的手术,这个手术最大的风险莫过于骨骼化肝十二指肠韧带内的肝动脉、门静脉等管道,因为病人随时可能出现大出血。张建医院的外科医护人员对这位患者进行了手术。手术进行了3个小时,最后终于圆满地完成了。医院普外科主任符方杰说:“医院有史以来难度最大的手术,医院复查,身体的各项指标全部正常。”今年83岁的杨京(化名)是徐闻县下洋镇农民,4年前她患上了胆结石,由于年纪较大,加上到湛江、广州就医路途较远费用高,老人忍受着病痛熬过一年又一年。今年正月十一,老人的胆结石发作,救护车连夜把她送进了医院。张建龙说,这个病人病情危重,她的胆内外都堵满了结石,而且整个左肝叶严重萎缩。医院时高烧40℃,心跳每分钟次。尽管老人病情严重,但她还是不肯做手术,她担心上了手术台再也没能活着下来。张建龙说:“如果这位病人再不及时救治,就会因感染性休克最终危及生命。”张建龙和病人家属耐心地做患者的思想工作,最后老人在痛苦得挺不下去的情况下同意了手术。要做这种手术,特别是做左半肝切除,医院也算是个高难度的大手术。张建龙带领外科医生连夜给病人做手术,手术进行了5个多小时,取出了患者全部的胆结石,并成功地切除了左肝叶。近日,这个病人已完全康复出院。医院副院长潘宏良说,医疗对口支援改变了过去纯粹依赖湛江、广州专家远道来会诊手术的局面,极大地减轻了老百姓的经济负担,群众在家门医院教授的手术治疗。

医院医院医院合作协议,开展多方面的医疗合作

肚子开个“钥匙孔”取出大结石3月19日,在医院的手术室,医院外科医生施行一台腹腔镜微创手术。这是一台在腹腔镜下进行的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激光碎石的微创手术,接受手术的是一位70多岁的农村妇女。记者在手术室里看到,手术室的无影灯没有亮,但手术台前面的一个电视屏幕大小的显示器里,清晰地显示着肝胆内脏器官和手术的一举一动。只见病人静静地躺在手术台上,医生在他的腹部开了四个“钥匙眼”大小的小孔,腹腔镜和钳状的手术器械从小孔里轻轻地伸进腹中。从胆囊的切除,到胆总管的切开取石,再到激光碎石,到最后胆囊和结石装进标本袋,整个手术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医生通过操作系统操纵的两个手术“钳”,在肝胆中“游刃有余”,两个手术“钳”比人手还要灵巧。过去用传统的开刀手术,刀口要一个周左右才能愈合,术后还留下十几公分的“蜈蚣脚”疤痕。而腹腔镜微创手术,只需要在患者腹部开几个小孔,手术在腹腔镜放大几倍下进行,创伤小安全可靠,手术后第二天就能下地行走,几天后就恢复痊愈出院。医院普外科副主任林琦说:“现在本院有些医生的亲人或者亲戚需要做手术,他们都带病人在这里做腹腔镜微创手术。”能治好病就是硬道理!三个月来,一个个成功的手术在徐闻产生了“教授效应”,徐闻及周边地区的肝胆病人纷纷慕名而来看病治病。除了腹腔镜微创手术,一批乳腺癌、胃癌、结肠癌的肿瘤患者到医院接受了手术治疗。据统计,三个多月来,张建医院生施行了各类手术50多台,手术量比去年同期增加3倍以上。肝胆疾病是徐闻多发病和常见病,过去由于没有相应的技术条件支撑,大量的肝胆症医院治疗。张建龙说:“我来徐闻对口支援,就是要把我的技术传授给这里的医生,我要在这里留下一支能掌握微创技术的医疗队伍。”这又是一台在腹腔镜下进行的胆结石微创手术,这里说是手术室,不如说是教室。“跟我来,这个部位要小心,慢点,再慢一点……”张建龙带着医院的外科医生一边做手术,一边给他们讲解。从胆囊的切除,到胆总管的切开取石,手术做到那里张建龙就讲到那里。医院普外科副主任林琦说:“张教授这样手把手地教我们,我们花钱去湛江、医院进修学习都没有这么好的学习效果。目前,我们医生在张建龙教授的指导下能成功地开展腹腔镜下肝胆疾病难度较大的微创手术。”

医院让群众大病不出县医院创办于年,现已发展成为一间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急救和康复于一体的国家“二级甲等”医院。目前,医院拥有美国GESignaHdi1.5T磁共振系统、美国(GE)64排层螺旋CT、飞利浦HD15智能四维彩色B超、德国狼牌腹腔镜、宫腔镜、经皮肾镜和鼻窦镜系统等医疗仪器设备共多台(套),有些高端设备达到省、医院的先进水平。

符斌说,医院在现有技术力量的基础上,医院紧密合作,医院的泌尿外科、普通外科、五官科、心血管内科、血液透析中心和ICU是本院重点专科,诊疗水平在雷州半岛享有较高的声誉。腹腔镜、经皮肾镜、鼻内窥镜微创技术、白内障超声乳化技术、前列腺等离子汽化电切技术、心脏动脉导管未闭结扎术、心脏贯穿伤快速修补术、终末期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等医疗技医院处于领先水平。医院职代会上了解到,今年,医院将继续加强重症监护中心、肿瘤中心、微创中心的建设;加大高血压专科、肝病专科、糖尿病专科、中医理疗科、耳鼻喉科等专科的投入,进一步加强特色专科规模建设。同时引进心脏介入诊疗技术、肿瘤治疗技术、体外碎石技术,组建普通内科、病理科、免疫学科和信息中心等学科,完善急诊体系建设,医院的综合能力。医院是全国首批医院,符斌表示,医院将充分利用省、市下沉医疗资源,抓住“三甲”医院的对口支援的机遇,不断加深与中医院的技术交流,拓宽与广东、海南等地等省、市医院的技术合作,加快人才引进和培养,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同时,在现有的基础上,抓住国家重点扶持政策,新增一批先进高端的诊疗设备,开拓新的诊疗技术项目,寻求新的突破。这是一幅医院建设规划效果图,符斌指着投资近0万元年底即将封顶的19层的住院综合大楼充满信心地说:“医院的建设的步伐,全面提升技术水平和综合能力,努力把医院建设成为“三甲”医院,造福徐闻的老百姓!”医疗对口支援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广东省选派中医院(中山大学附属二院)的专家医疗对口支援医院,当地患者在徐闻就可以像在湛江、医院那样,接受肿瘤根治手术、肝叶切除等高难度手术以及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老百姓在家门口就可以得到上级专家医疗服务。医疗对口支援,在某种程度上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胆道结石疾病是雷州半岛乃至粤西地区的多发病和常见病,肿瘤也是悬于徐闻老百姓头上的一把利剑。过去由于没有相应的技术条件支撑,大量的胆道结石病人和恶性肿瘤医院治疗。徐闻地处中国大陆最南端,徐闻距离广州多公里,从徐闻农村到湛江也要约3个小时的车程。徐闻的患者到湛江、广州看病治病,由于路途较远,不但看病困难,而且看病成本较高。由于群众看病难看病贵,让很多贫困家庭望而生畏,有的病人得不到及时治疗,甚至病情严重家庭困难的病人放弃治疗。像徐闻县下洋镇83岁的农民杨京那样,4年前她患上了胆结石,由于年纪较大,加上到湛江、广州就医看病难,老人忍受着病痛熬过一年又一年。如果不是她“挺不住”,她还不肯做手术。有人算过一笔账,一个病人到到湛江、广州看病治病,患者要花上一笔不少的医疗费。家属陪病人要增加一笔车费、吃饭住宿费等治疗以外的费用,到湛江、广州看病还要来回奔波,医院排队挂号,如果住院还要排队等待床位入院。近年来,我省派驻医院承担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症的诊疗服务,医院临床专科服务能力,提高县域常见病、多发病、部分危急重症和疑难复杂疾病的诊疗能力,医院的管理水平和综合服务能力。医疗对口支援,省、市把先进的医疗技术和医院,医院的发展起到很大的作用。中山大学附属二院派出肝胆胰外科教授张建龙,对口支援医院,不但带领当地的医护人员开展了很多大型手术,并且救治了众多危重病人,还手把手地教给当地医护人员的医疗技术,医院医院先进的管理理念。医院的医生不但学到了他传授的技术和管理方法,还深深地被他认真细致关心病人的工作态度和忘我工作的敬业精神所感动,从技术与管理到医德医风全面提升了医院的综合水平。老百姓有个朴素的道理:医院,能治好病就是硬道理。医院接受高难度手术,需要勇气和信心,这个勇气和信心来自能治好病的医疗技术。在县级目前的医疗条件下,也只有通过医疗对口支援,才能医院的诊疗水平。医院通过省医疗对口支援,在中山大学附属二院专家教授的帮扶下,医院的诊疗水平,也赢得了老百姓的信任。广东省选派中山大学附属二院的专家医疗对口支援医院,最终得益的是徐闻的老百姓。像徐闻县下洋镇农民杨京那样危重病人,做手术取出全部的胆结石,并切除了左肝叶,医院术后还要在ICU治疗,起码需要10万元以上,而在徐闻治疗全部费用只花了3万多元,大大地为群众节省了费用。另外,医疗对口支援,还能使医疗资源发挥最大在作用。医院那样,目前虽然拥有美国磁共振(MR)系统等多台(套)医疗仪器设备,有些高端设备目前还处于省、市医院的先进水平。但由于技术人才的缺乏,先进的医疗设备“英雄无用武之地”。过去这些高端设备只开展一些简单的手术,或者请湛江、广州、海口等地的专家来零星开展一些高难度的手术。医院现有的条件下,医疗对口支援,不但医院对常见病、多发病、特别是危急重症的诊疗能力,医院的先进设备产生更大的作用,避免一些地方医疗设备资源的浪费。医疗对口支援,其实是党和政府的一项惠民利民工程,但愿这项惠民利民工程能够像中山大学附属二院和医院那样,实实在在地对口支援,造福百姓,真正实现“大病不出县”,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编辑/宋裕国)

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oakn.com//mjccyy/1264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