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胆总管炎专科治疗医院 >> 胆总管炎常识 >> 陕中二附院技术微创化时代不开刀也可
文/相祎(陕中二附院·脾胃病与肾病科)
胆总管结石在我国为常见多发疾病,过去主要是通过手术治疗:行开腹或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但手术治疗存在一些缺点:术后常需在腹部留置T管引流2至3个月,为患者的生活工作带来不便。且手术时间长,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住院时间长,治疗费高。更重要的是:患有胆总管结石的患者易复发,可能需反复开腹手术,给患者造成巨大的生理、心理创伤。
在外科治疗全面进入微创化的时代,ERCP(EndoscopicRetrograde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成为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的首选方法。
ERCP是指内镜下逆行胆胰管造影,即使用十二指肠镜,通过十二指肠乳头开口进行胆胰管的造影,并实施诊断、治疗。ERCP通过十二指肠镜将胆管内结石取出,患者不需要开刀,痛苦小,具有安全、有效、简便、并发症少等优点,且能够保持胆管系统的完整性及生理功能。
ERCP在胰腺胆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1.胆总管结石
胆总管结石是胆道梗阻最常见的原因。临床表现为胆绞痛、梗阻性黄疸、胆管炎或胆源性胰腺炎。ERCP诊断胆总管结石的敏感度及特异度超过95%,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成功率大于90%,并发症发生率5%,死亡率小于1%,均优于手术治疗。
一些特殊病例,如凝血异常、ERC术后胰腺炎高危人群等,可选择气囊扩张;取出结石通常选择气囊或网篮,大结石或崁顿结石,取石较困难,可以选择机械碎石。取石不成功,应置入胆道支架或鼻胆引流管引流。
2.良恶性胆道狭窄
ERCP可用于恶性胆道梗阻的诊断和治疗;ERCP也用于胆道良性梗阻、胆道先天性异常及手术后并发症的诊断治疗,包括肝移植后胆系并发症;对于胆管狭窄可行内镜下扩张及支架引流治疗;置入胆道支架可为良恶性胆道梗阻提供有效引流,其中金属支架畅通时间是塑料支架的2倍,而且成本效益比更好;金属支架适用于预期生存时间较长、无远处转移及塑料支架开通时间短的病人;胆道支架也有助于术后胆道狭窄及胆瘘的治疗。
3.慢性胰腺炎、胰瘘、胰腺囊肿
ERCP行胰管造影,对有症状的胰管结石、胰管狭窄和假性囊肿可行镜下治疗。胰管狭窄通过扩张和支架治疗可得到有效的治疗,对于慢性阻塞性胰腺炎腹痛患者首选内镜治疗;胰管支架已成为胰瘘的常用的治疗方法。大部分严重的胰管损伤可置入桥样支架以重建正常的胰管引流;ERCP可用于诊断治疗胰腺液体积聚,包括急性假性囊肿、慢性假性囊肿及胰腺坏死。
联系方式:-科室主任:吴洁琼:
白癜风早期症状图片南宁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