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王俭

第二医院放射科

随着针对性检查技术的普及和相关认识的加深,胰腺疾病检出率日益提高。外科手术治疗成为许多患者的无奈选择,部分患者为此付出了昂贵的代价。哪些病变需要手术?手术能否获益?本文就此问题,谈谈作者的体会。

1手术干预不能直接获益的胰腺变异和胰腺疾病种类1.1正常变异1.1.1胰腺异常突起:相当常见,以胰腺头颈部异常突起最常见,胰尾增宽次之,胰体增宽者罕见,常被误认为“胰腺肿块”(图1、2、3)。CT、MRI平扫及增强图像上,该区域胰腺组织与其余胰腺组织密度/信号一致,且无胰管、胆管扩张等继发性改变。图1(左):胰颈突起(局部突起);图2(中):胰体异常增宽(最宽径>3cm);图3(右):胰尾异常增宽(最宽径>3cm)1.1.2胰腺发育不良/发育不全:罕见,腹胰发育不良导致背胰旋转形成假性“胰头肿块”(图4),背胰发育不良则形成粗短的胰腺,影像学鉴别要点与胰腺异常突起相仿。1.1.3胰头增大:临床上并不少见,多数原因不明,部分患者为胰腺体尾部萎缩导致的胰头代偿性增大。影像学上,表现为胰头形态饱满,呈类球形或分叶状,异于常见的三角形,最大径>3cm,但质地正常,也没有胆管、胰管病变(图5),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均无异常发现。1.1.4环状胰腺:腹胰旋转不良时,可在十二指肠周围形成异位胰腺组织团块,影像学上表现为十二指肠外侧或四周有胰腺组织(图6)。如无合并十二指肠梗阻或胰腺炎、胰腺癌,则不需要手术。图4(左):腹胰发育不全(没有钩突);图5(中):胰头增大(最宽径>3cm);图6(右):环状胰腺(胰头内十二指肠)1.2非肿瘤性疾病1.2.1先天性/遗传性疾病:包括胰腺真性囊肿(图7,胰腺体尾部孤立性、圆形囊肿,不伴有胰管扩张、胰腺炎)、多囊胰腺(图8,全胰腺分布、大小不等囊肿影,作为范-希林综合征表现之一,常可见到合并的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肾癌和小脑血管母细胞瘤)、胰腺囊性纤维化(图9,胰腺形态正常,轮廓清晰,脂肪密度,常伴有胰腺真性囊肿,与慢性胰腺炎的脂肪沉积不同,本病没有胰腺萎缩、胰管扩张、胰管结石和胰腺钙化)。图7(左):胰腺真性囊肿;图8(中):多囊胰腺;图9(右):胰腺囊性纤维化1.2.2代谢性疾病:如血色病,多表现为肝脏含铁血黄素沉积,发生在胰腺者,十分罕见,表现为T1WI图像上胰腺信号一致性减低,CT平扫胰腺密度略增高。1.2.3炎性疾病:急性水肿性胰腺炎(多数为胆源性,患者通常只有淀粉酶升高,而无影像学异常,少数患者的胰腺形态饱满,T1WI信号减低,经内科保守治疗,多数患者能迅速恢复正常)、慢性胰腺炎(图10、11,胰腺萎缩、钙化,胰管扩张、结石,残余相对正常胰腺组织常有代偿性增大)、胰腺假性囊肿(图12,多有胰腺炎发作史,多为单囊,活动期的囊壁略厚,稳定期的囊壁菲薄,如无合并感染,通过保守治疗,多数能明显改善或治愈)、胰腺不均匀脂肪沉积(图13,常有反复发作胰腺炎病史,病变胰腺不同程度萎缩、密度减低)、自身免疫性胰腺炎(图14,临床并不少见,局限性或弥漫性胰腺增粗,质地密实,边缘有刀鞘样低密度影,IgG4升高,增强扫描,病变胰腺均匀一致性、延迟强化)、胰腺脓肿(图15,急性期的脓肿壁厚,慢性期的脓肿壁可有钙化,脓腔密度比单纯性囊肿高且欠均匀,与消化道相通或合并感染者,脓腔内可见到气体)。图10慢性胰腺炎(胰腺钙化、胰管结石);图11胰腺萎缩、胰管扩张;图12胰腺假性囊肿图13胰腺不均匀脂肪沉积;图14自身免疫性胰腺炎;图15胰腺慢性脓肿1.3良性肿瘤特指那些不会恶变的良性肿瘤或肿瘤样病变。以胰腺脂肪瘤最常见(图16,胰腺实质内脂肪密度肿块,边缘清晰,形态欠规则,不会出现胆管/胰管扩张、梗阻性胰腺炎等并发症),血管瘤、淋巴管瘤罕见。图16脂肪瘤1.4部分潜在恶性肿瘤随着体检和影像知识的普及,这一类肿瘤的检出率明显提高,由于具有恶性潜能,临床上多数选择手术,且在日常外科工作量的比例日益增高。这一类肿瘤总的发病率不低,但恶变率差别很大,浆液性囊腺瘤(图17)<成熟性畸胎瘤<实性假乳头状瘤(图19)<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IPMN)(图20)<神经内分泌肿瘤(图21)/粘液性囊腺瘤(图18),即使恶变,其演变速度也比胰腺导管腺癌慢许多,从生物学行为上讲,本组肿瘤多归于“慢癌”范畴。考虑到患者年龄、病变部位、手术风险、恶变率等多种因素,并非每个患者都能通过手术获益。至少应与患者反复沟通,取得共识后,再择期手术。图17(微囊型)浆液性囊腺瘤;图18粘液性囊腺瘤;图19实性假乳头状瘤图20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IPMN图21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1.5部分晚期胰腺恶性肿瘤胰腺导管腺癌、胰腺转移癌、胰腺淋巴瘤等胰腺恶性肿瘤,如果伴有局部(血管、淋巴结、腹膜后间质、肾上腺、局部淋巴结)和远处(肝、肺、远处淋巴结)转移(见图22)想完整切除肿瘤的可能性几乎没有。临床上,除部分患者可通过姑息手术获益外,多选择放疗、化疗、中医等内科或辅助治疗。图22胰腺导管腺癌+肝转移1.6胰腺旁良性病变1.6.1胆管远端来源:先天性胆总管囊肿III型(图23)、胆总管结石、胆管炎。1.6.2小肠来源:十二指肠憩室、十二指肠周围炎、十二指肠重复畸形、空肠[胰腺走行迂曲,被周围的空肠肠管填入,在横断面图像上形成“胰腺肿块”,连续图像或多平面重建像(MPR)上极易识别]。1.6.3淋巴结来源:淋巴结炎(图24)、淋巴结结核、巨淋巴结增生症。1.6.4脾脏来源:副脾、胰尾内异位脾脏(图25)。1.6.5间质来源:腹膜后纤维化(图26)。1.6.6血管来源:门静脉/脾静脉瘤样扩张、脾动脉瘤(图27)/胰-十二指肠动脉瘤。图23先天性胆总管囊肿III型;图24胰腺旁淋巴结炎图25胰腺内异位脾脏;图26腹膜后纤维化图;图27脾动脉瘤2讨论临床上,可诊断为“胰腺肿块”的胰腺区域结构或病变约60余种,从病理、转归和能否获益角度分析,不少病变不需手术或手术受益有限,即便需要手术者(多为低度恶性或潜在恶性肿瘤),手术时机、手术方式和预后也与胰腺癌根治术有所不同。术前能否确诊是手术与否的基本前提。凭规范的影像、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经多学科联合诊疗(multi-disciplinaryteamwork,MDT)讨论,多数“胰腺肿块”能确诊,对暂时不能确诊者,经定期随访、穿刺活检,也不难得出较准确的诊断。引证本文王俭.哪些胰腺“病变”不需要外科治疗[J].肝胆胰外科杂志,,27(4):-.







































北京白癜风研究中心
哈尔滨白癜风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oakn.com//mjccyy/671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