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尿液是人体的排泄物,是人们通过饮食获取水分,然后经胃肠道的吸收(主要是小肠和大肠黏膜)进入血液,通过血液输送到身体各个角落。然后呢,血液先经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将大分子蛋白质和部分含水的血液留住;被过滤出去的部分再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一些身体所需的物质就被送回血管;一些废弃物则会留在肾小管内形成尿液,尿液进入输尿管送到膀胱储存,达到一定量时,通过大脑指示,经尿路排出体外。

也许你会说,这也太专业了我哪儿看得懂。

可是,知道这个,你才能更好地看懂化验单。

尿液检验项目知多少

一、尿液常规检测

现如今临床上大规模使用的尿液常规检测的方法是:干化学的尿液分析仪配合光学显微镜镜下检查。通常项目为:尿色/颜色,比重/相对密度,蛋白质,葡萄糖,酮体,胆红素,亚硝酸盐,白细胞,红细胞/隐血,酸碱度,尿胆原,维生素C。

结果分析

尿色(Col)

正常尿液为淡黄色至黄褐色,常受饮食、运动、出汗等影响。 

尿崩症、糖尿病等患者多尿时几乎无色;肝细胞性黄疽、阻塞性黄疸时见桔黄色或深黄色,即胆红素尿,但如服用核黄素、复合维生紊B、呋喃类药物亦可呈深黄色,应与上述胆红素尿区别;泌尿系统肿瘤、结石、结核或外伤及急性炎症时(如急性膀胱炎)出现血尿,外观呈红色,显微镜下可见大量红细胞,尿中出现大量白细胞、微生物、上皮细胞或有大量非晶形磷酸盐及尿酸盐时呈乳向色。此外还可见酱油色、红葡萄酒色、黑褐色等颜色尿,除外药物影响后,医院进一步检查。

(图片来自网络,仅供参考。)

比重(SG)

尿液的比重,正常人24小时尿的比重在1.左右,常在1.~1.间颠簸,因受饮食、活动、出汗等影响,随意尿比重波动范围为1.~1.。

24小时尿比重升高多见于高热性脱水、急性肾小球肾炎、心功能不全,蛋白尿及糖尿病人尿比重亦增高。24小时尿比重下降见于尿崩症、慢性肾炎等肾脏浓缩功能减退。测定一次随意尿,尿中无蛋白及葡萄糖时,比重≥1.,表现肾脏浓缩功能正常,比重≤1.表现肾脏稀释功能正常,如牢固在1.左右,称等张尿.为肾实质受损,肾脏浓缩及稀释功能下降所致。

尿蛋白定性(PRO)

尿蛋白是肾脏疾病诊断、治疗、预后观察的指标。

各种肾炎、肾病、泌尿系感染、结石、恶性肿瘤、肾小管酸中毒、重金属中毒、肾移植排挤应声等等环境下,皆可使尿蛋白排出增高,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病亦可使尿蛋白排出增高;因此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应定期做尿蛋白检查或尿蛋白定量,观察有无肾脏受损。但正常人剧烈活动后、寒冷或发热等情况下,亦可出现蛋白质一过性增高。

尿亚硝酸盐(NIT)

泌尿体系细菌性感染的筛选指标。

正常人尿中含有硝酸盐,经细菌(特别是肠杆菌科细菌)还原而成。因此当尿路感染时(如膀胱炎、肾盂肾炎)可呈阳性,由于肠杆菌科细菌(如大肠希氏菌、变形杆菌等)为尿路感染的常见菌,以是此项检查常做为尿路感染的试验。

尿胆原(UBG)

尿胆原是结合胆红素随胆汁排泄至肠道,被肠道细菌作用还原而成(粪便中称粪胆原)。大部分随粪便排出,小部分在结肠重吸收入血,由肾脏排泄。

在肝脏功能障碍、热性病、心力衰竭、溶血性黄疽、肠梗阻等情况下增高,在胆总管梗阻及肝细胞性黄疸极期时尿胆原减少。

二、其他尿液检测

(本单位未开展以下项目,仅做科普,有需要的,医院检测。)

24小时尿蛋白定量

是指收集24小时内排出的所有尿液,测定24小时尿量,并对尿液中蛋白质进行定量的一种可反映肾功能情况的尿液检测方法。

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验可以精确地测出小便中排出的蛋白量,是判定肾病有无的可靠指标。偶然一次发生24小时尿蛋白定量超标,不能确诊为肾病。通常情况下,需要重复做尿常规检查。通过做定期检查,患者的尿常规检查结果显示,存在三次及以上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指标均高于正常参考范围,才可以判定患者确实发生了肾脏病变。

尿酶检测

是通过分析尿中某些酶的含量推断肾脏不同部位病理改变的医学检验方法。例如酸性磷酸酶增加反映肾小球损害;碱性磷酸酶增加反映近端肾小管损害;乳酸脱氢酶或碳酸酐酶增加反映远端肾小管损害。有些血清中没有的酶,在中毒性肾损害后可出现在尿中,如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等。尿酶检测对早期评价肾损害是敏感的指标。

·注:所有的尿液检查项目,均为辅助检测,需要医生结合临床,方能做出诊断。

分享是一种美德、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门诊靠谱吗
白癜风会遗传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oakn.com//mjcczl/1123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