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胆总管炎专科治疗医院 >> 胆总管炎治疗 >> 病理科黄雨华主治医师关于EB病毒相关性胆
肝内胆管细胞癌是肝脏第二常见的恶性肿瘤,在亚洲人群高发。近数十年,肝内胆管细胞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该肿瘤侵袭性强、手术可切除率低、目前治疗手段仍非常有限、患者预后差。然而,迄今为止,50%肝内胆管细胞癌病例的病因仍不清楚。
年6月,黄雨华主治医师确诊了我中心首例EB病毒相关性肝内胆管细胞癌,并观察到该病具有较为独特的临床病理特征,从而开展了相关回顾性研究工作——《EB病毒相关性肝内胆管细胞癌的临床病理、肿瘤免疫微环境和基因组学特征》。这项研究工作得到了其博士导师、病理科主任——云径平教授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研究成果已于年11月17日在国际顶尖消化专业期刊《肝病学杂志》(JournalofHepatology,IF:20.)在线发表(原文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JournalofHepatology文章在线发表信息简图
该研究结果显示:
中国华南地区6.6%原发性肝内胆管细胞癌与EB病毒潜伏I型感染有关。该研究系统地阐明了这一罕见亚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及预后特征,并率先报道了EB病毒相关性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肿瘤基因组及潜伏感染的EB病毒基因组突变特征。此外,该研究还进一步揭示了该肿瘤的免疫微环境特点,表现为肿瘤间质浸润的免疫细胞显著增多,肿瘤细胞PD-L1表达显著上调,90%病例属于肿瘤免疫微环境I型,并展示了一例采用免疫治疗3.5年、生存时间超过7年的晚期EB病毒相关性肝内胆管细胞癌病例,因此提出EB病毒相关性肝内胆管细胞癌是较适合行免疫调节点阻断治疗的肝内胆管细胞癌亚型,患者有望从中获益。
迄今为止,该研究是全球范围内关于EB病毒相关性肝内胆管细胞癌最为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为肝内胆管细胞癌的病因学研究、病理学诊断与分型、治疗策略的选择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有望被肝内胆管细胞癌病理学分型国际指南采纳。
JournalofHepatology文章图片摘要
黄雨华主治医师在高质量完成临床病理诊断之余,利用业余时间开展研究工作并取得丰硕成果。年,他在国际临床病理领域最具影响力的杂志——《美国外科病理学杂志》(AmericanJournalofSurgicalPathology,AJSP)发表论著两篇,受到国内病理界的高度
转载请注明:http://www.aoakn.com//mjcczl/146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