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在医学不断进步的时代,它依旧是人类恶性肿瘤中难以攻克的“顽固堡垒”,它也因此被冠以“癌症之王”。年11月17日是“世界胰腺癌日”,可能许多人还对胰腺癌都一无所知,在此之际希望大家能够更多地了解、预防胰腺癌!

胰腺有内分泌和外分泌两种功能,也就有内分泌和外分泌两种细胞。从解剖结构上,胰腺可分为胰头、胰体和胰尾。胰头和胰体之间的部分称作胰颈。胰头的肿瘤由于靠近胆总管下段,更容易出现由于胆道梗阻造成的黄疸。胰腺体尾部的肿瘤靠近身体的左侧,和脾邻近,很少发生黄疸。所以有黄疸应该及早就医,没有黄疸也不能疏忽。多发群体50岁以上,有“三高”饮食习惯,有慢性胰腺炎者,长期吸烟,长期饮酒所属科室外科-肝脏外科

发病部位胰腺

主要症状早期症状不典型,消化不良,腹痛,黄疸致病因素

关于胰腺癌的致病因素,目前可以说还不明确,但随着研究的进行,大家还是有了一些倾向性的看法,比如慢性胰腺炎、糖尿病的人群中发生胰腺癌的比例比正常人群高一些。但糖尿病与胰腺癌的关系,孰因孰果,目前还有争议。因为确实有些胰腺癌病人,在早期是以糖尿病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生活习惯、饮食结构方面,唯一得到共识的是吸烟,烟民患胰腺癌的风险是不吸烟者的3倍以上。其他方面,比如所谓的“三高”饮食,即高蛋白、高脂肪、高热量食品会对胰腺癌的发生起到一些不好的影响,这里面典型的例子就是意大利的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罗蒂和香港的艺人沈殿霞。高危人群高危人群是流行病学调查以及预防工作的重点。但目前胰腺癌高危人群的定义还没有达成共识,而且由于近年来发病情况的变化,比如发病人群的年轻化趋势,使得一些传统上认为的高危人群范围应该扩大。50岁以上,长期吸烟、饮酒,有“三高”饮食习惯,以及慢性胰腺炎等传统上认为的高危人群应该高度重视,但这些人群以外者并不意味着可以高枕无忧。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应该警惕:第一,腰背部疼痛,消化不良,甚至出现黄疸;第二,非糖尿病患者出现的血糖异常升高,或反复发作的胰腺炎;第三,短期内不明原因的体重明显下降。有上述症状者,医院重点检查。这里要着重强调的是,检查医院并由有经验的医生进行。由于检查医生的技术、经验以及设备等原因导致有问题没能及时发现而延误诊治的情况并不罕见。

比起胃癌、肠癌,胰腺癌算不上“主流”。但其恶性程度高,预后极差,接受根治手术病人的中位生存期也仅仅只有11.2月,5年生存率更是不足5%,这让胰腺癌患者几乎是被判决了“死刑”。

胰腺癌,早期发现很重要!胰腺癌早期发现率极低,且恶性程度高,严重影响了治疗效果,患者总的5年生存率不足5%,远低于甲状腺癌的90%、乳腺癌的80%、大肠癌的60%、胃癌的50%、食管癌的12%和肝癌的10%。

若能早期发现并接受以根治性手术为主的综合规范化治疗,治疗效果可明显提高。据国外报道早期胰腺癌术后5年生存率可达42%。因此,对高危人群进行重点筛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胰腺癌的防治非常重要!

如何早期发现胰腺癌?胰腺癌患者症状相对隐蔽,首发症状以腹痛、黄疸等为常见,其次为消瘦、腹胀不适、腰背痛;乏力、腹部包块、发热和腹泻等也较常见。若发现以下情况应警惕胰腺肿瘤的可能:胰腺癌的首发症状也因肿瘤的发生部位而异:发生在胰头部的癌肿,很早就出现皮肤、巩膜黄染,黄疸会一天天很快加深。患者尿呈茶色、粪便可呈陶土色,皮肤瘙痒。血清胆红素明显升高,而转氨酶却往往只有轻度升高。所以遇到这种情况不要轻易当作是肝炎,而是警惕胰腺癌的发生。而胰体、尾癌患者突出的首发症状为上腹腹痛、上腹胞胀和腰背酸痛等,很容易与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相混淆。还有些胰腺癌患者常表现为腹痛、消瘦、腹部包块、发热等症状,也容易误认为是胃肠道疾病和胆囊炎症。所以强烈建议——如果中老年人突然出现了很快加深的黄疸,或出现了类似胃病的腹痛,但经过治疗无效时或伴有体重迅速减轻、突发糖尿病,就应该及医院排查胰腺癌。如果胰腺癌患者能够在发现以上症状时就积极就诊,得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就可以大大改善预后。如何预防胰腺癌?当然,出现上述症状可能已经患病了,如何在患病前就将病症扼杀在摇篮中呢?第一、戒烟。吸烟是目前唯一被公认的、对胰腺癌发病有确定作用的危险因素。国外大量前瞻性研究及病例对照研究表明,吸烟的胰腺癌患者与非吸烟者死亡的危险比在1.6-3.1:1,吸烟量的多少与胰腺癌的发病呈正相关。吸烟不仅会导致癌症,还会导致其他疾病第二、健康饮食。如不吃烧焦和烧糊的食品,饮食尽量参照年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少吃高脂、高油、多烟的食物,这样可以大大减少胰腺癌的致病因素。年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第三、适当的体力活动,坚持规律科学运动;避免超体重和肥胖,要控制肉类等动物性食物和油脂的摄入,适量饮酒。

运动方式非常多样,但要坚持

第四、防治慢性胰腺疾病。胰腺癌是慢性胰腺炎的并发症,病因仍不清楚,但一些遗传和环境因素参与其中。最突出的遗传因素是遗传性胰腺炎,尽管它只是一小部分胰腺癌病人的病因;非遗传性慢性胰腺炎病人也有发生胰腺癌的危险,一项多国参与的研究显示,慢性胰腺炎的癌变率为每10年增加2%。第五、生活规律。特别是三餐不规律、暴饮暴食的人,轻者引起消化不良、腹胀不适,重者引起急性胰腺炎,甚至危及生命,也为胰腺癌种下隐患。总结

11月17日是“世界胰腺癌日”,在此呼吁广大的健康人群能够改善生活方式、习惯,从而远离胰腺癌。

来源:网络

医院订阅号医院服务号1.长按







































白癜风研究院
治疗白癜风的偏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oakn.com//mjcczl/472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