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管癌患者maxiuying经PTCD引流管行甲氨蝶呤囊泡注射液灌注治疗临床试验总结

患者基本信息:

姓名:maxiuying性别:女名族:汉族年龄:68岁

临床诊断:中医诊断:黄疸气滞血瘀证;

西医诊断:1、梗阻性黄疸;2、胆管恶性肿瘤。

置管方式:PTCD置管

医院:肿瘤外科

患者病情简介:

主诉:上腹不适伴皮肤巩膜黄染1月余行PTCD术后。

现病史:患者入院前1月余,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不适伴皮肤巩膜黄染,医院确诊为肝门部恶性肿瘤梗阻,行PTCD引流后病情稳定好转出院。此次为进一步诊治入院治疗,经门诊以“胆管恶性肿瘤”收治入院。患者自发病以来,精神、睡眠、食欲可,大小便正常,体重有所减轻。

既往史:既往有心肌缺血病史5年,无高血压、糖尿病史。无肝炎、结核病史;无腹部手术及外伤史。发现恶性肿瘤半年,先后3次介入栓塞治疗。

过敏史:无。

婚育史:已婚,爱人及子女体健。

家族史:无家族遗传病史。

其他情况:生于原籍,未到过疫区,否认毒物接触史,无吸烟饮酒史。

中医诊断:黄疸气滞血瘀证;

西医诊断:1、梗阻性黄疸;2、胆管恶性肿瘤。。

治疗周期:一疗程治疗5次。

治疗前:

上腹不适伴皮肤巩膜黄染1月余行PTCD术后。腹平软,右上腹带引流管,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无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肋下未及,叩诊无移动性浊音,肾区无叩痛,未闻及振水音,肠鸣音正常。

卡氏评分60分。

血常规:淋巴细胞百分比↓,17.60(20-40);单核细胞百分比(MONO%)↑,11.70(3-8);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正常,0.4(0-1);红细胞(RBC)正常,3.59(3.35-5.5);血红蛋白(HGB)正常,(-);红细胞压积(HCT)↓,34.40(37-49);血小板(PLT)正常,(-);平均血小板体积(MPV)↑,11.20(6-10)。

尿常规:尿胆红素、尿亚硝酸盐阴性;酮体(KET)阴性(正常为阴性);尿潜血(*BLD),+-(正常为阴性);蛋白质(PRO)正常(正常为阴性);白细胞(*LEU)阴性(正常为阴性);葡萄糖(GLU)阴性(正常为阴性);尿比重(SG)正常,1.(1.-1.);尿红细胞(RBC)正常,11.10(0-17);尿白细胞(WBC)正常,4.90(0-28);

肝肾功能:总蛋白(TP)正常,71.60(60-80);白蛋白(ALB)正常,37.1(35-55);球蛋白(GLO)↑,34.5(20-30);白球比(A/G)↓,1.08(1.5-2.5);总胆红素(TBIL)↑,34.40(5.1-20.4);直接胆红素(TBIL)↑,24.00(1.76-6.8);间接胆红素(IDBIL)正常,10.40(0-17);总胆汁酸(TBA)正常,1.9(1-7);碱性磷酸酶(ALP)↑,(34-);5′核苷酸酶(5′NT)↑,51.3(0-11);谷氨酰氨基转移酶(GGT)↑,(11-50);胆碱酯酶(CHE)正常,(-);谷丙转氨酶(ALT)正常,32(5-40);谷草转氨酶(AST)正常,30(8-40);m-谷草转氨酶(mAST)正常,4.6(0-15);肌酐(CREA)↓,37.0(44.6-);总胆固醇(CHOL)正常,3.56(<5.2);高密度脂蛋白(HDL)正常,1.35(1.04-2.1);低密度脂蛋白(LDL)正常,1.55(<3.12);载脂蛋白A1(ApoA1)正常,1.21(1.2-1.76);载脂蛋白B(ApoB)↓,0.61(0.63-1.14);淀粉酶(AMY)正常,32<);β2微球蛋白正常,2.93(1-3);C反应蛋白(CRP)↑,69.60(0.-8.2)。

凝血功能:D-二聚体(D-Dimer)正常,0.(0-0.55);凝血酶原时间(PT)正常,13.6(9-15);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PT-%)↓,61.4(80-);凝血酶原时间比值(PT-R)正常,1.24(0.75-1.25);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40.0(22-32);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比值(APTT-R)↑,1.45(0.84-1.23);纤维蛋白浓度(FBG)↑,4.70(2.00-4.00);凝血酶时间(TT)正常;20.2(15-21);

其他:大便隐血(OB)阴性;大便颜色:陶土色(正常微黄色);甲胎蛋白(AFP)正常,3.70(0-8.1)糖类抗原(CA)↑,>(0-37);癌胚抗原(CEA)↑,>(0-2.5);糖类抗原(CA)↑,61.00(0-30.2);铁蛋白(FER)正常,.50(10-)。

T细胞亚群:CD3+%Lymph↓,23.14(55-84);CD3+CD4+%Lymph↓,16.8(31-60);CD3+CD8+%Lymph正常,5.91(13-41);CD4/CD8↑,2.84(1.4-2.05)。

肝门部胆管癌,全堵塞,经PTCD注入造影剂,肝内胆管充盈扩张,肝门胆管梗阻,胆总管未见充盈。

中医诊断:黄疸、脾胃湿热症。

西医诊断:1、梗阻性黄疸;2、胆管癌(胆管下段)。

治疗后:

1.第一疗程治疗后:血常规基本正常;尿常规胆红素(+);血生化总胆红素↑,64.00(5.1-20.4)、直接胆红素↑,45.60(1.7-6.8)、间接胆红素↑18.40(0-17)、碱性磷酸酶ALP↑,(34-)、5’NT↑,.7(0-11)、谷氨酰转移酶↑,(11-50)、谷丙转氨酶ALT正常,37(50-40)、谷草转氨酶AST↑45(8-40);凝血功能D-二聚体↑,1.(0-0.55)、APTT↑,42.6(22-32)、APTTR↑,1.55(0.84-1.23)、PT-INR正常,1.34(0.67-1.36)、FBG↑4.94(2.00-4.00)、;大便颜色淡黄;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0-2.5)、糖类抗原CA↑,.00(0-37)、糖类抗原CA↑66.20(0-32.4)、铁蛋白FER↑.70(22-)、甲胎蛋白AFP正常5.40(0-8.1)。

2.自PTCD管注入造影剂,肝内胆管充盈,轻度扩张,肝外胆管未显影。

3.卡氏评分60分

4.第一疗程结束后一个月,患者未接受复查,失访。

不良事件:

2年12月11日给药后18:00出现体温升高,最高达38.7℃,予以赖氨匹林10mg,IM紧急处理,观察次日体温恢复正常;

2年12月12日患者胆汁明显减少,医生建议暂停给药观察,12月13日患者胆汁量有所恢复,次日恢复给药;

2年12月15日给药后17:00左右出现体温升高,最高37.5℃,予以观察,未处理,休息后体温恢复正常;

2年12月16日给药后19:30左右出现体温升高,最高接近38℃,密切观察,未予处理,22:00后体温恢复正常;

2年12月17日给药后15:30左右出现体温升高最高接近38℃,密切观察,至21:30体温恢复正常;

医生判断体温升高发生与试验很可能有关。

医生评价:

医生表示患者入组经治疗后,黄疸情况、肝功能等指标有所改善,大便颜色有所转黄,整体情况应该算是稳定(SD)。但由于患者失访,疗效无法评价。.









































白癜风的治疗方法
白斑


转载请注明:http://www.aoakn.com//mjcczl/616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