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胆总管炎专科治疗医院 >> 胆总管炎护理 >> 院庆征文中海荣耀12年我与中海共成
(点击图片放大查看文字)
作者-麻醉科程悦
经过12年的发展,医院由小变大,由弱变强,历经沧海桑田,中海人发扬团队精神,励精图治,奋力拼搏,逐渐成长起来,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现已成为实力雄厚,是一家以医疗投资、医院管理和临床医疗服务为主导的产业,融合高新技术、广告及相关产业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企业。
我作为医院的一员,感到骄傲和自豪,现已是一名麻醉科医生,在手术室工作3个多月了,每天紧张忙碌,生活、工作很充实,感受也颇多……特别是中海人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精准救治,精益求精,团结协作的精神时时印在我的脑海中,历历在目,形影不离。
年5月6日8:30,一名患者刘玲群,女,28岁,诊断为“多发性子宫肌瘤”,妇科苏家华副主任医师和黄小燕主治医师详细询问病史,细致体格检查,完善相关辅助检查后,急送入手术室,患者面色苍白,贫血貌,测血压,90/60mmHg,血红蛋白69g/L,红细胞3.2×/L,苏家华副主任医师立即下医嘱:马上在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备血术中用,麻醉科主治医师万美凤迅速气管插管全麻准备好麻醉,手术室护士准备好手术用品,万事俱备,手术开始,苏家华主任和黄小燕医生医术精湛、熟练操作,兢兢业业剔除一个个肌瘤,全身衣服都被汗水浸透了,仍然全神贯注地进行手术,因为肌瘤多,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ml,给予输液、输血、对症治疗。术中输平衡液ml,代血浆ml,浓缩红细胞6u,手术历时6小时,当患者病情稳定后,手术室护士长黄淼对苏家华副主任医师说:“你们吃些东西,再做手术吧”。“不行,我们必需继续完成手术,不能怠慢”,苏家华副主任医师斩钉截铁地说。直到顺利完成手术,患者安全返回病房。
此刻,大家绷紧的弦,紧张的心情才平静下来,相视而笑,迎来一场胜利后的喜悦。但在高兴之余,我们意识到,做这台手术我们肩负重大的责任,只有各科室密切配合好,速度快,这才是取得胜利的关键所在,庆幸的是中海手术室所有的人做到了。
手术室是一个繁忙的地方,一台手术顺利完成,紧接着又有另一台手术。年7月6日7:30,有一名患者何翠平,女,26岁,一早,从家中来到医院,面色苍白、贫血貌,全身皮肤湿冷,会阴部衣服被新鲜血液浸透,经治医生彭九莲副主任医师迅速询问病史,详细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后,诊断:1,孕1产0孕35+2周先兆临产2,失血性休克3,胎盘早剥。正准备吃早餐的产科闫翠华主任医师接到电话后,果断对经治医生彭九莲副主任医师说:“立即送手术室准备手术,请儿科医生做好新生儿复苏抢救准备,备血,报告医务科,业务院长。”闫翠华主任医师扔掉早餐,二话不说,直奔手术室。
晚上连续做了3台手术,刚刚睡下的麻醉科杨春和副主任医师与刘婵护师、吴英英护师接到电话后,立即起床跑向手术间做准备。患者入手术室,测血压80/60mmHg,血红蛋白50g/L,红细胞3.0×/L,麻醉科杨春和主任和产科闫翠华主任讨论,一致认为,先用局部麻醉和静注氯胺酮取出胎儿后,再进行气管插管全麻。闫翠华主任医师和彭九莲副主任医师手术操作稳健、干练。技术娴熟,很快胎儿取出来了,杨春和副主任医师立即进行了气管插管全麻,儿科李志强副主任医师带领儿科医生抢救胎儿复苏,一会儿,业务院长卢彬,医务科主任童俊,护理部主任张君玉,院感科主任邹芳芳,手术室护士长黄淼带领全科护士都来参与抢救。大家都有条不紊,分工明确,争分夺秒配合抢救。术中,给予输液、输血对症治疗,输B型少白红细胞悬液10.5U,新鲜冰冻血浆ml,冷沉淀10u,悬浮少白细胞红细胞2U,血浆ml,多科室密切配合抢救,50分钟后,孕妇病情稳定,胎儿复苏成功,手术顺利完成,孕妇和胎儿安全返回病房。
术后,每个医务人员都如释重负,松了一口气,但大家的胃却吵闹起来了,没有吃早餐,大家此时也感到很饿了,可是没有一个人埋怨,都感觉苦中也有乐,开怀大笑,短暂休息后,又投入到紧张繁忙的工作中。
“叮铛铛,叮铛铛……”,手术门铃响了,妇科病区护士送来了3张手术通知单,都是年7月7日手术。
年7月7日8:30段小磊,女,35岁,诊断异位妊娠,在气管插管全麻麻醉下实施经腹腔镜盆腔探查术,苏家华副主任医师和黄小燕主治医师快速进入手术室开始手术,手术医生娴熟的微创技术精准定位,恰到好处,麻醉科医生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为患者保驾护航,器械护士井然有序地摆放好手术用品,熟练、轻松传递手术器械,大家密切配合,这种意境给人一种很安全、温暖、和谐,其乐融融的感觉。2小时后,手术顺利完成。紧接着10:30梅元支、女、47岁、诊断为多发性子宫肌瘤,在气管插管全麻下实施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接进手术室,不容休息片刻,大家又投入到手术中,由于患者肌瘤多,手术时间相对长些,3小时候后,苏家华副主任医师和黄小燕主治医师衣服全部湿透,手背酸胀发麻,操作仪器的手没有力气了,但她们仍然坚持,顺利完成手术。
此时,大家的腹中也叫唤起来,感觉很饿了,食堂送来的饭菜已冷了,两位手术医生也没有丝毫的抱怨,每人泡了一碗方便面吃起来,吃得有滋有味,刚吃完,第3台手术又来了,吕爱君,女、45岁,诊断为子宫腺肌病,在气管插管全麻下实施经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除术,二话不说,手术医生立即进行手术,吃了一些食物,两位手术医生干劲十足,认真细致,精力高度集中进行每一步的操作,术中出血ml,急查血常规,红细胞3.0×/L,血红蛋白60g/L,苏家华主任立即下医嘱,输浓缩红细胞4u,护士遵医嘱执行,手术难度比较大,直到18:30手术顺利结束。此刻,两位手术医生感觉很疲惫,一点力气都没有,仍然面带笑容走出手术室,患者家属迎上来,非常感激的说:“你们太辛苦了,太感谢你们了”。“没什么,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两位手术医生回答说。很平实朴素的语言。
看着两位手术医生远处的背影,我情不自禁的感叹,她们真是平凡而伟大啊!
在医院里,像这样的人有许许多多。年7月16日8点,有一患者,游素英、女、71岁。诊断为右股骨颈骨折,术前,患者家属怀着半信半疑,忐忑不安的心情,来院咨询骨科雷光华主任医师。“雷主任,你们这能做好这样的手术吗?”“能,这样的手术,我们成功做了好多台,”雷主任果断、干脆回答,态度很坚定,信心十足。经过雷主任详细,耐心讲解,患者家属信服了。于9:10进入手术室开始手术,大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雷主任非常熟练,聚精会神地完成好每一步的操作,1小时后,手术顺利完成,患者安全返回病房。
当雷主任走出手术室大门口时,患者家属全都迎过来,拉着雷主任的手,热泪盈眶,很真诚的说;“雷主任,你真是神医啊,我们都佩服你,以后,我们一定会到处宣传你高超技术和良好医德,医院确实是为我们老百姓服务的。”“没什么,为患者做好手术,是我们的职责,照顾好病人,有什么情况,随时和我们联系,”雷主任简单的几句话,给人温暖、信心。
一台无菌要求很高的手术顺利完成,大家满脸笑容,开始准备下一台手术。年8月26日10:05.患者陈雪花、女、50岁,诊断为:右侧输尿管下段结石,在腰硬联合麻醉下实施经尿道输尿管镜下右侧输尿管下段碎石取石内置管术,30分钟后,陈小俊副主任医师顺利完成手术。突然,患者出现畏寒,全身痉挛,面色苍白,口唇紫绀,全身皮肤湿冷,患者意识淡漠、吐词不清。测血压70/50mmHg,体温35.6℃,心率次/分,呼吸30次/分,陈主任建议,立即急查血、尿常规,马上请业务院长卢彬,内科主任许培红副主任医师会诊,血、尿常规提示:白细胞增高,大家结合病史分析:考虑为“菌血症”,陈主任下达医嘱,立即静脉快速滴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2.0,补充血容量,保暖,万美凤主治医师迅速静注盐酸麻黄碱10mg,地塞米松10mg,准备好气管插管的全套用具,护士长黄淼带领全科护士推着急救车飞奔到手术间,另建一路静脉通道,5%糖ml+多巴胺20mg,静脉滴注,15滴/分钟,维持升血压,很快血压/70mmhg,静注速尿20mg,业务院长卢彬建议注意心肺功能,密切监测呼吸和循环,内科许培红主任建议必需做血培养+药敏试验。
大家分工明确,密切配合,有条不紊地实施抢救,1小时候后,患者病情稳定,转危为安。此时,大家松了一口气,紧张的心情慢慢平静下来。
通过这件事,我体会深刻的是:团队精神在医院无处不在,中海人医学理论知识扎实,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精准诊疗,获得成功,光荣传统一直持续传承,赢得深圳市民一致好评。
有了良好口碑,推动医院不断向前发展,这是中海人一直追求的奋斗目标,很多病人都是慕名而来求医治病。年9月1日,一名患者张林涛,男、44岁,来找雷光华主任医师治病,一走进雷主任诊室就问“雷光华主任医师在吗?你手术技艺高超,我是特意来找你看病的,”响亮而急促的声音。雷主任马上走出来,接诊患者张林涛,经过简单询问病史和必要的体格检查及相关辅助检查,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必需做手术,患者及家人同意,并签好手术和麻醉知情同意书。
年9月2日9:20,在腰硬联合麻醉下实施腰椎间盘突出摘除术及脊髓和神经根粘连松解术,这是一台精细手术,雷主任带领骨科医生大胆、细致、耐心操作,缜密思考,每一步每一个小细节都做到位,不时用C臂机透视定位,判断操作部位是否正确,这位患者位置不好,难度比较大,临床经验丰富的雷主任凭借高超技术,在C臂机透视定位帮助下,顺利完成手术。
雷主任刚走出手术室门口,患者家人来到雷主任身旁,高兴地说“雷主任,你是华佗再世,创造奇迹了。”“太夸奖我了,手术后一定要精心照顾,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随时和我们联系”。患者家属非常感激,伸出大拇指点赞。
虽然一台技术含金量高的手术已经结束,但中海人勇于攀登技术巅峰的决心没有停止过。年9月3日8:30患者韩荣水,男、53岁。诊断为:胆总管下段占位—壶腹癌。术前,已作好充分准备,完善好相关检查,入手术室后,麻醉科杨春和副主任医师和万美凤主治医师给患者进行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他们娴熟穿刺操作技术堪称完美,很快穿刺置管成功,为手术作准备。患者没有丝毫痛苦,配合默契,感觉很舒适。接着在气管插管全麻麻醉下实施“胰、十二指肠切除术。”闻名于深圳市徐忠立主任医师和刘积良主任医师主刀做手术,两位外科界的老前辈谦虚、谨慎,娴熟、高超技术发挥得淋漓尽致,每一步的切开、分离、结扎、止血都是用心、精准到位,沉着冷静应对手术中突发情况。麻醉科杨春和主任和万美凤医生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测中心静脉压,处理好围手术期患者的突发病情变化,成为患者生命的守护神。器械护士刘婵、农小敏井然有序排放好手术用品,准确、轻松传递好手术器械,巡回护士黄淼、吴英英全神贯注地巡回,及时补充所需物品,配合手术医生摆好患者体位。
这一切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成为一幅完美的图画。手术难度大,风险高,需要很长的时间,到中午吃中餐时,手术仍然进行,护士长黄淼对两位老前辈说;“您们休息下,吃了饭再做手术吧。”“不吃饭了,给我们喝些糖水就行了,”两位老前辈异口同声地说。喝了一些糖水,两位老前辈精神饱满、精力充沛继续手术,一直到18:40,手术顺利完成。10多个小时手术,术中出血ML,输液总量ML,输B型RH阳性悬红细胞6U,B型RH阳性血浆ML,冷沉淀4U。
两位老前辈疲倦走出手术间,来到手术室办公室,吃冷饭菜,吃得津津有味,丝毫没有抱怨,看到这场景我感动了,一位70多岁的教授,一位60多岁的教授,这么大年龄的老人做手术持续10多个小时,太不容易了,他们对医学事业锲而不舍地钻研和对生命的尊重和超越,真值得我们敬佩和爱戴,渐渐的,我觉得他们的身影越来越高大,需仰视而见。
两位老前辈高尚品质感柒了所有中海人,激励着中海人与时俱进,继往开来,与国际接轨,开展新技术。
麦默通,手术适应症;1、小于3.5CM的乳腺良性肿物,纤维腺瘤,条索状结节,复合肿瘤,不对称密度,多灶性病变及微小钙化灶。2、病理性质不明的,需要进行切除活检的乳房肿物(小于3CM)。年9月21日13:30患者张伶,女,35岁,诊断:右侧乳腺肿块,在局部麻醉,B超引导下实施右侧乳腺肿块微创活检旋切术,特邀外院教授来我院做手术,以精湛、熟练的技术进行微创手术,1小时后,手术成功。
此手术安全、有效、微创、美观,愈合后基本不留瘢痕,不影响乳房形态变化,特别适合于对乳房形态要求较高的女性患者、未生育或产后年轻女性,有效降低了乳腺手术给女性朋友带来的生理及心理痛苦,开创“集人文关怀、医学美容、外科手术”于一体的微创,旋切手术的诊疗先河!
引进新技术,成功手术,为医院的发展提供了新动力,注入了新鲜血液,手术室里感人的故事每天都有很多很多,中海人看到了更新更大的希望,感到无比的高兴和自豪,豪情满怀,时刻准备着添砖加瓦。
希望中海人继续发扬光荣传统—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优良的团队精神、拼搏进取、奋发图强,遨游在医学的殿堂,努力钻研业务知识。一直延续下去,永远都是战斗力最强的团队。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每一份努力都是铸就辉煌的基石,每一个辉煌都是崭新的发展起点,中海人正在向做强做大的目标而努力奋斗,我相信,医院的明天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