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胆总管炎专科治疗医院 >> 胆总管炎护理 >> 为了二姑,我来讲讲胆囊癌的那些事
一转眼,二姑走了有三个多月啦!从确诊到离开我们,她也被胆囊癌带来的呕吐、黄疸、疼痛等痛苦折磨了三个多月。临走的时候,邻居说几乎快没了“人形”。
二姑的身体一直很健壮,自己知道有胆囊结石病史也有几年了,反复隐痛也是常有的事,所以并不在意。直到确诊前才觉得疼的比原来要重一些,次数也频繁一些。儿女孝顺,送到徐州二院做检查,CT也做了,只是说有胆囊结石、胆囊炎。因为本人是搞微创外科的,医院找我来做腹腔镜胆囊摘除。但当腹腔镜探查时却发现胆囊有肿瘤样改变,并发现肝脏疑似转移灶,后经活检病理证实,明确诊断为:胆囊癌伴肝转移。因手术已无法切除,只好做了介入化疗,但已收效甚微。
可能很多人会有疑问,不是做了CT说是“胆囊结石、胆囊炎”吗?怎么变成胆囊癌了啊?这胆囊结石跟胆囊癌有关系吗?胆囊结石必须把胆囊切除吗?胆囊癌能预防吗?这胆囊癌怎么转移到肝脏上去了?肝和胆是什么关系啊?今天,就让小编为您一一解说!
CT并不是万能的!
?我们医生在门诊经常会遇到一些病人,明明可以用彩超解决的问题,非要做CT检查,原因倒不是不差钱,主要理由还是认为CT比超声更清楚、更准确。其实,这个观点并不正确!就拿胆囊结石来说,根据结石成分的不同,胆囊结石可以分为胆固醇结石、胆色素结石、或者两种成分都有的混合性结石。一般来说,单纯的胆固醇或者胆色素结石,在X线上不显影,称为阴性结石;但当胆固醇和胆色素及钙盐混合组成结石时,则在X线上显影,称为阳性结石。而超声则不受结石成分的影响,所以有时候超声比CT检查胆囊结石可能还要好一些。而当胆囊结石出现嵌顿以后,症状主要表现为胆绞痛,超声和CT则可发现胆囊壁水肿、增厚,这些影像学的表现有时候跟胆囊癌的表现并不是那么容易区分的!再加上病人既往有明确的胆囊结石或胆囊息肉的病史,所以当胆囊癌合并有胆囊结石或胆囊炎时,就很容易对病人和医生造成误导!那么是不是体检发现了胆囊结石和胆囊息肉就必须马上做手术呢?
?
虽然腹腔镜胆囊切除是小编的拿手好戏,但小编的主体思想还是认为能不做手术就不做手术,因为毕竟手术有风险,而且做什么也都不需要矫枉过正。但是小编也不得不提醒大家,有的胆囊结石和胆囊息肉,会直接导致癌变,这是一定要引起胆囊疾病患者注意的隐患。
为预防癌变而切除结石性胆囊的指征:
①B超、CT或MRI发现胆囊壁有限局性培厚或息肉样病变。
②胆囊区疼痛变为持续性伴明显消瘦或消化障碍。
③瓷瓶样胆囊,其癌变率为12-61%。
④胆囊结石病史5年以上。
⑤男性60岁以上,女性55岁以上的胆囊结石病人。
特别是有①②③项困扰的朋友要特别注意喽!这3项可是胆囊切除的绝对指征。
胆囊息肉可能发生癌变的指征:
①单发病变。
②直径为10mm以上。
③基底广。
④合并胆囊结石。
⑤年龄50岁以上。
这些指征只能说明癌变机率高,而不能视为良恶性诊断标准。因此不具备上述指征的病人仍有癌变的可能,只是可能性较小而已。
胆囊癌怎么预防呢?
1、保持愉快的心理状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禁食辛辣,少食厚腻食品,不要饮烈性酒。
2、对于40岁以上的人,特别是妇女,要定期进行b超检查,发现有胆囊炎、胆结石或息肉等,更应追踪检查,发现病情有变化应及早进行治疗。
3、积极治疗癌病变前,迟早社除可能引起癌变的诱因,如积极治疗胆囊炎,对于有症状的胆结石或较大的结石要尽早行胆囊切除术。
你相信“肝胆相照”吗?
胆是人体内的两个重要脏器,相互依存、相互协调。一旦肝、胆任何一方罹患疾病,都可累及对方。
肝脏生病会不会引起胆囊生病呢?
国内外研究发现脂肪肝人群合并胆囊息肉或胆囊结石的机会比正常人群明显升高。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脂肪肝患者多为高脂肪饮食或体内脂肪堆积所致,这就导致人体内胆固醇浓度升高,胆固醇在胆汁中溶解才能通过胆道进入肠道排出体外这也就大大增加了胆囊的负担。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慢性肝病大都引起胆囊病变,且肝实质性损害越大,病程越长,则胆囊发病的机会就越高。
胆囊疾病也会引起肝脏功能损害吗?
胆结石是大多数胆囊疾病的主要致病原因。胆囊排空能力下降,不能及时缓解胆道内压力,胆汁在肝内淤滞,肝细胞浸泡在胆汁中久而久之就会引起肝功能损害。一旦漂浮在胆囊中的结石堵住胆囊管或胆总管下端,症状就出现了。有不少人是因为胆总管结石造成胆总管下端梗阻,导致胆汁流出不畅,从而引起肝功能损伤。因此,胆管结石患者一定要及时医治,以免危重症如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重症胰腺炎的发生,无辜增加病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