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生看来,

高龄老人做手术如同走雷区。

但胡海教授团队顺利地为

岁的患者进行了手术。

“百岁手术红线”为什么这么难跨越?

年底,岁的王奶奶开始出现右上腹疼痛、皮肤、巩膜发黄的症状,2个月以来一直无法正常饮食,只能进食流质和补液治疗。1个月前,王奶奶又因心跳过缓安装了心脏起搏器。

经诊断,老太太患有急性胆管炎、胆总管结石和胆囊结石,但因为老太太年事已高,心脏功能也有问题,家人带着她医院,医生都没能提出一个理想的治疗方案。

其实,也并不怪医生为难,高龄患者的诊疗一直以来都是临床医学中的难题,针对高龄手术有三大难关需要克服:

(1)老人器官衰退,手术耐受性差。

(2)合并许多疾病。老年人常见有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病、肾功能不好等。以心脏介入手术为例,手术中容易出现心律失常、休克、心衰、肾功能衰竭等危险情况。

(3)手术后恢复慢。老人手术后容易发生感染,导致肺炎,有的老年人还会出现静脉血栓、尿潴留等问题。

因此对医生的技术要求很高,

比如在术中、术后用药要把握好度。

跨越“百岁手术红线”

经人推荐,王家家属得知,胡海教授在这方面很有经验,于是便来求助。

胡海团队第一时间全面评估患者病情,并开展多学科会诊,胡海教授认为:

患者年已过百,心脏功能不全,胆道疾病病程长,病情复杂,

如施行开腹手术,手术风险极大,预后难以掌控。

考虑患者其他器官功能尚可,手术意愿强烈,如能施行微创手术,治疗风险总体可控。

最终,胡海教授为患者敲定了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的微创手术治疗方案。

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王奶奶终于进入手术室,经过胡海教授50分钟的细致操作,在老人被撑大至2公分的胆总管里面,取出十几颗大结石以及大量的泥沙样结石,无论是结石数量还是大小,王奶奶这样的情况在胆总管结石的患者里都属罕见。之后,患病的胆囊被顺利切除,手术圆满完成。

术后为确保安全,老人在重症监护室渡过了一晚,术后第二天转入普通病房,之后,患者恢复良好,她开始下床活动,进食半流质,脸上有了久违的笑容……

几经坎坷,王奶奶迎来了岁生日,胡海及全体医务人员为她送上了生日祝福。

“每一位患者都是我的第一个病人”

类似这样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其实胡海一直在不停钻研,之所以可以安全高效的完成这例风险极大、难度极高的手术,得益于他多年来追求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敢于突破微创外科手术禁区。

胡海坦言,“突破思想上的枷锁是件很难的事情,但是如果你不尝试突破,就永远在他的束缚之下。我从打第一个洞开始就和其他人不一样。当绝大部分人用的还是最初从国外引进的方法的时候,我早就不用了,因为我发现了更好,更实用的方法。”

胡海认为一名医生需将每个患者都视为第一个病人,从专业角度为其提供最佳治疗方案,从患者角度提供最佳服务、满足需求,手术要追求个性化、人性化、艺术化。

医生介绍

胡海

东方胆病医生集团上海国际医学中心诊疗基地负责人及首席专家

医院胆石中心主任

: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医院)医学博士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国务院特殊贡献津贴专家、上海市区域名医、上海市浦东新区十佳医生、同济大学医学院胆石病研究所所长、东方胆病医生集团创始人、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常务理事、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胆石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卫生部肝胆肠研究中心上海胆囊病研究所所长、中国医师协会内镜保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上海市浦东新区微创外科专委会主任委员。

:专注胆石病防治工作30年,至今已完成胆囊手术6万例,其腹腔镜手术技术在业内首屈一指,擅长单孔等各类隐瘢痕胆囊胆道手术;微创保胆取石(息肉)手术;各类复杂高难度的胆囊胆道手术。主张医疗的个性化、人性化、艺术化,手术技术精湛,其手术以干净、利落、严谨、细腻著称,勇于创新,最早提出隐瘢痕理念,他特有的中通式免气腹手术为国际首创,其工匠精神一直被同行所称道。

门诊时间:周一下午13:00开始

预约-

▼End~



转载请注明:http://www.aoakn.com//mjcczz/1423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