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胆总管炎专科治疗医院 >> 胆总管炎护理 >> 医疗科普MRCP与ERCP在胰胆管疾
MRCP与ERCP在胰胆管疾病诊断方面的优缺点
胰胆管疾病往往需要胰胆管造影术进行检查,类似梗阻性黄疸、临床怀疑胆道疾患,而口服或静脉胆道造影未能证实者、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X线或内镜检查发现十二指肠外有压迫征象者都需要胰胆管造影术进行检查。
ERCP即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是通过内镜将导管经口-咽-食管-胃-十二指肠-十二指肠乳头,最后到达胆总管下段,在注入造影剂在X光机下对胆道进行显象的一种检查;
MRCP即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是一种利用磁共振水成象技术对胆道显象的检查。
那么我们应该选择哪种检查方式更适合呢?下面我院专家为您做详细说明:
MRCP能提供生理状态下的胆管树整体图像,可同时显示梗阻上端与下端的情况,结合梗阻端形态及源图像对梗阻的性质作出判断,不仅能观察胆胰管内情况,同时可观察管外组织结构的变化。
其定性诊断主要依据梗阻部位、梗阻形态、胰胆管扩张的形态、程度及一些特征性的MRCP征象来帮助进行判定。但由于MRCP空间分辨率较低,又依赖于“水”成像,对胆汁较少的胆管显示欠佳;若十二指肠降部显影欠佳,就不能反映狭窄胆管的长度。
MRCP图像重建过程中胆管内小结石等细小病灶常被高信号的胆汁所掩盖,容易掩盖或遗漏小的病变。此外,MRCP根据信号无法区别胆道内气体、血块,并且对炎性病变诊断特异性差。因而强调在工作中MRCP应结合原始薄层图像或增强扫描,以进一步提高MRCP对胆道梗阻性疾病的诊断准确率。MRCP不能在诊断同时进行介入治疗,同时对于部分病例使用受到限制,如体内有金属置入物及大量腹水患者。
ERCP作为一种直接的胆管造影,被认为是胆胰管系统疾病诊断的金标准。
它能提供直接清晰的胰胆管影像,是诊断胆、胰疾病的有效手段,但对胆总管中段至肝门部病变诊断率相对较低。如今由于内镜硬件设备的发展,在诊断基础上衍生的一系列内镜治疗技术,如乳头病变内镜下活检,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内镜下胆管取石术、内镜下胆管引流术(包括内、外引流)等,部分技术疗效已达到了以前需要外科手术才能达到的治疗目的,而且创伤相对小。
对于失去外科手术机会肿瘤梗阻性病例ERCP及经皮肝穿胆道支架植入可进行姑息性引流,达到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ERCP为有创性检查,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具有一定的风险,其成功率与操作者水平呈正相关,有引起胆道感染、出血、穿孔及胰腺炎等并发症。如今,ERCP在介入治疗方面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作为单纯诊断性ERCP检查,其地位逐渐减弱,有被MRCP取代之势。但对于壶腹部肿瘤,尤以十二指肠乳头状肿瘤,ERCP可通过内镜对肿瘤组织的直视观察及活检,可获取病理学诊断,此为MRCP所无法取代。
综上所述,MRCP具有显示范围广、成功率高、无并发症等优点,适用于各种胆胰管疾病的诊断,可作为胆道梗阻性疾病的首选法。
ERCP不仅可以提供诊断方面的价值,而且可以进行内镜下相关介入治疗,MRCP、ERCP两者之间并不矛盾,可以互补,进一步提高对于胆道梗阻性疾病诊断准确率。
供稿:放射科周坛雷
编辑整理:宣传处
北京哪里白癜风看的好哪家白癜风医院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