刹住舞台奢糜浪费之风

随着我国舞台艺术综合表现能力的提高,近年来产生了一批制作精良的艺术产品,构成了一批遭到观众爱好的表演品牌,也出现了一批优秀的制作高手和舞美设计家,为文化生活带来了丰富的色采,为文化市场赢得了可观的收益。但是,在重视制作、看重包装、讲求舞美、不断进口高科技表现手段的同时,一股舞台奢糜之风也渐渐蔓延;由于舞台制作中长期缺少勤俭意识,在文化投资日趋加大的情况下,浪费现象也显得日趋严重。因而,每次评奖以后,专家议论最多的就是舞台制作豪华问题,每当一个投资巨大的艺术项目云消雾散以后,观众最为关心的也是舞台演出浪费问题。  举目一望,各种节会接连不断,一节一会固然都少不了开幕闭幕演出,许多演出又都在寻求大制作,动辄千万,声光电讲求光辉气派,奢华舞台包装成为时尚,1开场呼啦啦就是成百上千人,而这些演出制作的材料、道具、幕景、服装常常是一次了事。  举行种种歌会晚会仿佛也成为一种时兴,名义上说是提升了地方或企业的知名度,结果是政府买单、明星赚钱、制作承包者取利,至于是不是真的提高了知名度,或当地是不是真的因此而丰富了文化生活,谁也没有认真思考过。这类只有一两场的演出,其舞台制作、环境布置多以豪华为荣,奢华堆砌,演出1过,舞台材料成了废品;艳丽非常的演出服装,有的一套高达上千元,以后也不复使用。  每一年排演的舞台作品中,不讲投入产出、不斟酌市场的不在少数,有的只为获奖,有的仅因主管部门立项便盲目上马,有的说要重视市场却又缺少可行性研究。这样的演出以送票为主,演了几次便偃旗息鼓,变作库存产品,年终总结时才作为政绩加以夸耀。演出本身的低效益,加上用具的一次性和人力、财力、能源的高消耗,其浪费可想而知。  很多舞台演出,虽然创造了艺术价值,虽然取得了市场效益,虽然被认为是舞台佳作,但由于领导、创作和演职人员没有勤俭概念,所以在制作进程中,也存在明显的浪费现象,比如一次性舞台用具和衣饰过量,求新求大求进口等等。有些舞台演出以装了多少辆卡车多少个车皮多少个集装箱的舞台装备作为推行噱头,以新制作了几百上千套服装作为宣扬亮点,以为这样才足以证明舞台的大气势,风气1开,其他人盲目效法,构成了一种贪多贪大贪新的舞台偏向。  过去,我们的舞台比较简陋,不大讲求舞美、灯光、衣饰,或多或少影响了艺术的质量和表现力,但现在矫枉过正,又转为了另一种偏向,以为什么样的演出都需要大肆包装一番,特别当艺术本体表现力不足的时候,更是在包装上狠下功夫,结果,看不见好的舞段,听不到好的音乐,欣赏不到好的表演,只剩下声光电加高大亮的景观在那里耀眼夺目。其实,即使在艺术本体足以吸引观众的时候,其它的东西也不能过度过量,否则就损伤乃至淹没了本体的魅力。铅华落尽才是美,这是艺术的真理。  有位艺术家说得好,由于艺术本体不灵,所以许多人材在外围下功夫,由于艺术本体的气力没有表现出来,因此更显得舞台浪费大。舞台应当讲投入产出,即便投入很大,但如果与市场效应和艺术价值成正比,就不能说是浪费,惋惜的是,现在许多投入很大的舞台艺术产品却相反,这就是最大的浪费!  有一种观点将大制作和豪华打造说成是与国际接轨,仿佛作品不如此就拿不出手,而事实并非如此,任何艺术表演都是根据艺术创作的需要和本身的客观条件来决定如何制作。在发达国家,20世纪真正的舞台艺术也是崇尚简约化,其实不以繁复、华丽为美。有的美国艺术家在看过我国的一些演出时就曾发出过这样的疑问,为何本来不错的艺术作品却偏要包装得像拉斯韦加斯的演出,那些演出其实不代表美国的舞台。  有的观点将大制作当作舞台艺术的现代化和通向精品的必由之路,仿佛不如此不足以显示自己的现代意识,好像不这样做就不可能对观众造成视觉冲击力。可事实恰恰相反,至今也没有哪位观众看舞蹈不看表演、听演唱不听歌喉、欣赏唱念做打不去理睬举手投足,舆论的评价从来不在于制作哪家治疗白癜风医院好是大是小,很多所谓大制作的舞台产品也没有给人们留下甚么印象。在去年的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评选中,专家最为看好的梨园戏《董生与李氏》就是一部没什么制作的作品,舞台简简单单。一些专家说,由于现今舞台上太多的奢华太多的奢糜太多的繁复太多的大音量高分贝,《董生与李氏》因此才显得不同凡响,1扫流俗。  反对舞台浪费并不等于反对大制作和大投入,有些舞台演出需要大制作,有些优秀的舞台作品也需要大投入,引进各类先进的舞台装备可以提升我国舞台艺术的表现力,构成冲击力的审美效应也是舞台艺术的题中应有之义。但大制作有讲求投入产出的大制作,也有铺张浪费的大制作;大投入有精确计算的大投入,也有一掷千金的大投入;进口舞台设备有演出必须的装备,也有跟风强求的装备;冲击力有恰到好处的冲击力,也有弄巧成拙乃至适得其反的冲击力。一切都应当根据艺术本体的需要,根据本身的环境、条件、投资状态决定。当你身处一个贫困地区,什么样  大制作大投入都不合适;当你的艺术本体毫无创造力,什么样的包装打造都没有意义。  最为使人痛心的是,一些不发达或欠发达地区,一些连吃饭都有困难的艺术团体,由于立项取得政府拨款或取得资助和贷款,也在一个劲儿地赶时尚追奢糜,把舞台打造得光辉灿烂,把歌会晚会包装得富丽堂皇,而且在制作进程中照样不讲勤俭简朴,照样开消巨大,以致有的地方负债累累,有的艺术团体演过以后就瘫痪解体,这类浪费带来的影响更加卑劣。  舞台奢糜浪费之风还抬高了文化市场的价格,增加了票价中的水份,加重了艺术团体和文化部门的财政负担,使本来十分有限的文化拨款更加紧张,而文化市场本身并没有从中获利,观众与舞台的距离也更加冷淡。可以说,奢糜浪费已不但仅是奢糜浪费,其反应白癜风可以治疗吗既是负面的又是连锁的。  刹住舞台奢糜之风,从根本上解决文化浪费问题,既需要艺术家、管理者、制作者的自律自觉,也需要从体制机制入手,让每一项投资都有监管,每个项目都有审计,每一种制作都有投入产出和艺术效果的事前分析和事后总结,让所有的舞台演出用品都能够物尽其用、屡次利用、废旧利用,让舞台演出的每一个环节与每个人的相联系,这样,我们的舞台才能成为一个讲求艺术、讲求制作、讲求效应、讲求勤俭、讲求环境的舞台。



转载请注明:http://www.aoakn.com//mjcczz/94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