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三中全会:10大关键词管窥改革要津

旨在推动新一轮改革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12日在京闭幕,根据当日公布的会议公报,初步梳理出以下十个关键词,或可管窥三中全会之要津。  --改革  "全面深化改革"是历史赋予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历史使命,也是本次会议的最大看点。从12日发布的公报看,本次会议针对经济、政治、社会等6大领域改革进行了全方位的部署,其中多领域的改革力度及深度有望突破以往。与此同时,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呼应了此前舆论呼声,使人们对即将发布的改革决定全文充满期待。  --总目标  公报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中国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看来,上述提法为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总目标作出了明确定位。  "治理体系关乎各方面制度的完善和与时俱进,治理能力则是指执政党和政府如何在保持较小本钱的同时跟上时期要求。"汪玉凯指出,这对新时期执政者提出了更加宏大的命题。  --决定性作用  三中全会提出,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这不同于此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表述,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薛澜看来,这彰显出决策者社会主义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市场化"导向的坚决态度。  --惠及全部人民  发展的目的是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部人民。这不仅触及"做蛋糕",更关乎如何更好地"分蛋糕"。这就要求执政党及政府如何在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的同时,通过全面深化的改革,使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生根开花。  --党的领导  全会重申,坚持党的领导是新时期推行改革开放"最重要的条件"。要贯彻党的基本路线,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确保改革正确方向。会议决定,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整体设计、统筹调和、整体推动、敦促落实。  --决定性成果  全会要求,在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构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上世纪90年代,邓小平说我们再过30年可能制度上就要定型,实际上老人家说,比如到2020年,我们可能要有一个现代的体制、现代的国家,所以这次会议也说白癜风的症状及医治我们努力的方向就是要有一个定型的制度。"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所长周天勇表示。  --国有经济主导  针对各界热议的国企改革,全会明确,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这次会议明确提出增强国有经济活力,"周天勇指出,"正是由于活力不足影响了国企控制力和影响了的增强,下一步,将在增强创新能力等方面着力提升。"  --现代财政制度  会议提出,必须完善立法、明确事权、改革税制、稳定税负、透明预算、提高效率,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要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完善税收制度,建立事权和支出相适应初期白癜风医治方法的制度。这意味着,继上世纪90年代分税制改革以后,新一轮大规模财税改革呼之欲出。  --社会治理  与此前多用创新社会管理相比,此次会议提出,要创新社会治理,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保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保护国家安全,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在国家行政学院社会管理学部副主任马庆钰看来,相较于管理,治理倾向于强调社会各界共同关心、共同参与公共事务,一字之差,代表执政党一种执政理念的转变。  --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会议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全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联系到全会提出的"要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的表述及此前相干环保政策实行中遭受的窘境,分析指出,下一步,相干环保政策实行力度有望加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oakn.com//mjccby/100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