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景辉对于克州的感情,是难以割舍的。自从年7月29日被选为江西第六批援疆干部,医院结下了不解之缘,第六批援疆期满,轮转后又主动留下接任第七批,年他再一次以援疆医生的身份来到克州,为各族患者排忧解难。

张景辉医院院长助理,医院副院长。对于三次的援疆经历,他说:“我有克州党委、政府给我颁发的荣誉市民的证书,在心里把这里当成我的第二故乡,再医院,走进熟悉的病房,看到亲切的同事,我在这里找到了人生的价值。”

第一次援疆传技术

年,张景辉抱着对边疆的各种憧憬,主动报名加入援疆队伍,当时孩子在上五年级,正是小升初的关键阶段,经过他和妻子沟通,舍小家、顾大家,毅然来到了克州。医院锈迹斑斑的大铁门,地面坑洼不平,尘土飞扬;门诊楼、住院部陈旧;看病的人流稀疏冷清。白天查房,语言不通,给工作带来了难度。每当夜深人静,他在心里问自己,以后的工作怎么干?

初来乍到的不适应没有磨灭张景辉的工作激情,在各种条件落后的情况下,他看到了病人渴盼求助的眼神。担任普外科主任的他决定从技术上发挥特长,大力提倡“微创外科”理念,在援疆期间,成功完成了较高难度的手术,如“肝破裂修补术”、“脾肾破裂联合切除术”、“十二指肠破裂修补术”、“结肠坏死切除术”、“成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完整切除术”、“巨大肝包虫切除术”、老年人“胆道探查术”等,成功地救治了一个又一个危重病人。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他做了例相关手术,手术量明显增多,对外树立了形象,对内传授了技术。

医院外科医生阿吉木说,原先他不会做腹腔镜手术,通过张景辉手把手教,现在也慢慢会做了。

作为外科主任,他没有收“红包”,没拿“回扣”。反而多次收到病人给他赠送的锦旗。年10月,张景辉给一个胃穿孔的病人海力力·吐尔逊做腔镜微创手术,手术成功后,只留下三个钥匙孔大小的伤口,术后当天就能下床活动了,海力力·吐尔逊激动地热泪盈眶,拿着自家种的瓜果来感谢,援疆医生的技术“亚克西”。原来三年前,他的哥哥得了同样的病,医院做的是传统的开腹手术,长长的伤口不但痛而且难看,住院一个多月才好。

第二次援疆显真情

张景辉第二次援疆,医院的挽留。“张主任,留下来吧,我们医院的人了,不要顾虑,大胆去干,我们支持你。”就是一句“自己人”,一种病人的需要,触动了张景辉,不顾家人的牵挂,再次留了下来。

第七批援疆工作,张景辉担任院长助理、肿瘤外科主任,在临床工作当中,他不畏艰难勇挑重担,对于危重病人,积极上台做手术,毫不保留地传授技术。从前,在医院不能完成的胃癌根治术、全胃切除贲门癌根治术、直肠癌根治术、保留胸大肌的改良式乳腺癌根治术等,在他的指导和传授下,顺利开展,减轻了重症病人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受到科室同事的认可和病人的感谢。

在克州工作期间,张景辉不但全身心地投入到医疗事业中,也像一棵扎根边疆的胡杨,投下一片片绿荫。他为乌医院白血病患者捐款;捐助阿克陶县实验中学学生玛丽开上学……还多次随队一起下乡义诊。

第三次援疆铭终生

年,亲朋好友们听说他又报名去克州援疆,个个都惊诧地问:那里的风沙你没吃够?个别同事干脆说:“是去吃苦么?还是去镀金。”听了这话,张景辉心头的困惑时隐若现,难以释怀……

“我觉得医生最主要的责任就是救死扶伤,尽最大努力保障和促进人民的生命健康。在我前两次援疆中,我就感到边疆地区的医疗条件、特别是医疗水平比内地落后,同时也非常直接地感受到了边疆各族人民对我们援疆医生的尊重、欢迎和感激之情。我也是一名外科专业的临床医生,每当为患者解除一次病痛、治愈一种疾病的时候,虽然有时语言不通,但从他们充满感激的眼神中,我就深切体会到了人生的价值。这就是我为什么三次来援疆的原因。”张景辉对记者说。 

在援疆省市的大力支持下,医院新大楼拔地而起,成了州上标志性的建筑。内墙电子显示屏上药物名称、价格醒目合理;车辆进出打卡,停放有序;花园式的休闲广场,鸟语花香,正在康复的病人沐浴着阳光,一派祥和的景象。

张景辉和他的援友们把克州当成了第二故乡,习惯了这里的风沙、烈日和民风的纯朴。在这多个日日夜夜的援疆工作里,磨练了意志、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援疆,成为他一生无悔的选择。(记者颜霞)









































北京中科中医院好不好
白癜风早期症状


转载请注明:http://www.aoakn.com//mjccby/703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