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白衣天使骆于美

“小骆这人啊,心好。每次我来,她都很耐心地给我量血压、测下血糖,还给我讲要照顾好身体。”59岁的王阿姨告诉笔者。

王阿姨口中的小骆就是镇远县都坪镇中心卫生院白衣天使骆于美,今年29岁,丹寨县人,自年12月参加工作以来,作为党员的她,在这平凡的岗位上热情工作、无私奉献,视患者如亲人、任劳任怨,用青春和汗水谱写了一曲普通护理工作者的奉献之歌。

“在这里,我就是您的亲人”

年2月的一天晚上,卫生院来了一位30多岁的女性急诊病人,系因与恋人发生感情矛盾后,一时想不开喝了农药(甲氰菊酯)。骆于美接到通医院参与救治。病人情况危急,必须尽快洗胃。但该病人情绪激动,剧烈挣扎,一心求死,极不配合医务人员的洗胃工作,甚至连输液管都咬断了。危急时刻,骆于美一把拉住病人胡乱挥舞的手,耐心地作思想工作,劝导病人要珍惜生命,多想想家人。病人喃喃道:“我就一个人,在这里没有亲人”。骆于美听后真情地说:“在这里,我就是您的亲人”。或许是同龄人间心灵感召,病人被骆于美的真情打动了,情绪慢慢平复,逐渐接受治疗。医院赶到,将病人送上车后骆于美才舒了口气,这时在同事的提醒下她才注意到手上满是抓痕,还有一道深深的牙印。可她却笑着对同事说:“没关系,病人就是亲人,只要病人能够救治过来,什么都是值得的”。

舍身忘家,坚守岗位

“她基本没有休双休日,一心扑在工作上,家里的事顾不上”一旁的同事介绍说。骆于美参加工作以来,兢兢业业,由于离家较远,所以她直接把家安在了卫生院,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当中,用实际行动赢得了领导的支持和信任,赢得了群众的赞誉。工作上她堪称是个女强人,生活中她却称不上一位合格的女儿、妻子、母亲。为了家庭生计,丈夫和她各在一方。丈夫跑工程,常年在外地搞建设。一年到头相聚的日子最多不超过一个月,刚满两岁的女儿也只能留在老家由父母代养。在工作与家庭面前,她用实际行动选择了坚持站在卫生工作战线上。在她记忆中唯一一次请假还是在半年前,当时因为女儿持续发烧,医院输液治疗不见好转,后转院至省医,被确证为胆总管囊肿并结石,病情危急,必须采取手术治疗。因当时女儿较小,省医在为小儿救治该疾病的经验较少。为了确保女儿尽快康复,她向领导请了假带着孩子前往上海求医。“当时院里工作压力大,自己却请假了,心里挺愧疚的”骆于美事后如此评价这一次请假。

“我只是个平凡的人”

骆于美是在农村长大的孩子,在9岁的时候父母外出打工后,被寄养到伯父家中,一直到成年。从小的艰苦生活磨砺了骆于美坚强、淳朴的性格。在生活中除了是一位优秀的卫生工作者的她,还扮演着女儿、妻子、母亲的角色。作为女儿,没能让父母好好安享晚年,父亲至今还在外务工养家,母亲在年被确诊患有脑瘤。作为妻子,长期与丈夫分隔两地,没能陪伴到他身边。作为母亲,为了工作将女儿留在老家给父母带。“我是个不幸的人,也是个有幸的人。不幸的是眼看亲人病了却无能为力,也没能给女儿一个幸福美满的家。有幸的是我能够有一份自己喜欢且圣神的工作”骆于美说。“我只是一个平凡的人,最大的心愿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让病人高高兴兴地从这里走出去。”骆于美很自然地补充道。笔者认为,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骆于美正是这样的一个人,最美白衣天使。

笔者采访到骆于美时已是下午五点半,但在短短的半个小时采访时间内骆于美就接到了两个手足口病儿。笔者一行离开卫生院时,骆于美正利用空闲之余为因过敏而满身皮肤瘙痒的女儿搽药,满是愧疚的她偷偷的掉下了眼泪,明天女儿又要送回老家了。(文/吴贤和)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
北京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oakn.com//mjccjc/695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