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直性脊柱炎和类风湿关节炎是两种独立的疾病,两者合并的几率为1:~1:。

作者

医院风湿科俞烜华

来源

医学界风湿免疫频道

病史简介

患者,男,58岁,反复腰背痛20余年,伴全身多关节肿痛1年半。

现病史:20余年前患者出现腰背痛,活动后缓解,休息后加重,未诊治。1年半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身多关节肿痛,尤以双肩关节、双肘关节、双腕关节、双膝关节、双踝关节为重,伴咳嗽、咳痰,发热、畏寒,体温波动在38-39℃,与饮酒、进食海鲜无明显相关,无皮温升高,无腰背部疼痛,无腹痛、腹泻,无皮疹、口腔溃疡,无尿频、尿急、尿痛,无“红眼”。

辅助检查:医院住院治疗,查血常规;白细胞(WBC)10.26×/L,中性粒细胞百分率(NE%)81.24%,C反应蛋白98.0mg/L;胸部CT示右肺中叶及左肺上叶炎症可能,考虑“肺部感染”,予抗感染、祛痰、抗炎止痛等治疗,出院后未规律用药,上述症状时有反复,但程度较轻。

入院前8月患者多关节肿痛症状加重,性质同前,伴发热、乏力(具体体温不详,此次并无咳嗽、咳痰等表现),外院就诊查自身抗体(-),类风湿因子(RF)(-),CRP:mg/L,ESR:99mm/h,人类白细胞抗原B27(HLA-B27)(+),抗CCP抗体(-),抗角蛋白抗体(AKA)(-)。

当时考虑“类风湿关节炎(RA)”。

予“白芍总苷、来氟米特、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依托考昔、氨基葡萄糖”等治疗后症状好转。此后患者未规则服药,上述症状仍反复发作,今为求进一步诊治,求诊于门诊,拟“多关节炎”收住入院。

入院查体:T:36.9℃P:76次/分R:19次/分BP:/63mmHg。舌淡红苔薄白脉沉。咽无充血,心肺腹(-)。双肩关节、双肘、双腕关节、双膝关节、双踝关节肿胀、压痛、皮温高、活动受限;枕墙距0cm,颈椎棘突及椎旁压痛,活动轻度受限;腰椎及椎旁压痛,腰椎活动轻度受限;右侧“4”字试验(+);左侧“4”字试验(-);双侧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病理征未引出。

入院辅助检查回报

1

血常规:WBC:13.1×/L,NE:11.2×/L,NE%:86.0%,RBC:3.10×/L,HGB:99.0g/L,HCT:0.l/L,CRP:.96mg/L。血沉:mm/h,PCT:0.ng/ml。

2

凝血四项+DDi+FDP+AT3:APPT:46.5秒,AT3:71.0%,FIB:6.83g/l,D-2聚体:2.05mg/L,FDP:12.47mg/L,余正常。

3

铁蛋白.00ug/l,Anti-HCV+Anti-HIV+HBV:HBSAGGA、HBEAB、HBCABB阳性,余正常。HLA-B27:97.2%。

4

男性肿瘤标志物、结核杆菌抗体、ANCA、CKMB质量+BNP、游离甲状腺素正常、血培养(需氧+厌氧)+药敏、呼吸道病原体谱检测、肥达氏反应、结核杆菌抗体测定、尿常规、粪便Rt+隐血、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均正常。

5

抗CCP抗体:正常。RF:20.00IU/ml。ANA(滴度)+dsDNA+ENA正常。

颈椎、腰椎正位+骨盆正位+双手位+双膝关节正侧位X线片:

1、颈椎骨质增生;2、腰椎退行性改变;3、双侧骶髂关节面骨质模糊,关节间隙变窄,考虑双侧骶髂关节炎,请结合临床;4、双膝关节诸骨未见明显骨质病变;5、双手诸骨未见明显骨质病变。

骨密度示:

重度骨质疏松,T-Score:-3.8。

心电图:

窦性心律,大致正常心电图。

心脏彩超:

1、主动脉瓣狭窄(轻度);2、二、三尖瓣返流(轻度)。

肺部高分辨率螺旋CT平扫:

1、双肺肺气肿伴多发肺大泡。2、考虑左肺及右肺中、下叶慢性炎症,请结合临床。3、主动脉钙化。4、扫及双侧腋窝多发肿大淋巴结,请结合临床。

全腹彩超:

1、肝囊肿2、前列腺增生伴钙化3、胆、胆总管、胰、脾、脾静脉、双肾、双侧输尿管、膀胱、腹膜腔未见明显异常。

右手MRI:

右腕关节诸骨、右侧尺桡骨下段见多发小片状长T1长T2信号影,右手指间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指间关节面模糊,扫及右侧掌骨未见明显骨质吸收破坏,考虑类风湿性关节炎,请结合临床。

双侧骶髂关节CT平扫+重建:

双侧骶髂关节面骨质模糊,关节间隙变窄,关节面骨质增生硬化,考虑双侧骶髂关节炎,请结合临床。

诊断标准在这里!

1)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反复腰背痛20余年,活动后缓解,休息后加重,平素颈椎、腰椎活动受限,查体:颈椎棘突及椎旁压痛,活动轻度受限;腰椎及椎旁压痛,腰椎活动轻度受限,右侧“4”字试验(+)。辅助检查:HLA-B27(+);骨盆正位片:考虑双侧骶髂关节炎。双侧骶髂关节CT平扫+重建:考虑双侧骶髂关节炎。

此患者符合年纽约强直性脊柱炎分类诊断标准1、临床标准:①腰痛、晨僵3个月以上,活动改善,休息无改善;②腰椎额状面和矢状面活动受限。2、放射学标准(年AS纽约标准):双侧骶髂关节炎Ⅳ级:严重异常,完全性关节强直,故强直性脊柱炎诊断明确。BASFI评分2.5分,BASDAI评分3.8分。

2)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反复全身多关节肿痛1年半,尤以双肩、双肘、双腕关节、双膝关节、双踝关节肿胀、压痛、活动受限,右手掌MRI:右腕关节诸骨、右侧尺桡骨下段见多发小片状长T1长T2信号影,右手指间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指间关节面模糊,考虑类风湿性关节炎,请结合临床。

此患者符合年ACR和欧洲抗风湿病联盟(EULAR)提出的新的RA分类标准,即:患者>10个关节受累,其中2个小关节(5分),病程>6周(1分),CRP及血沉增高(1分),总得分7分,结合右手掌MRI回报,故考虑类风湿关节炎诊断,DAS评分7.26分。

3)重度骨质疏松、慢性乙型肝炎、轻度贫血、双肺肺气肿伴多发肺大泡、左肺及右肺中、下叶慢性炎症、主动脉钙化、双侧腋窝多发肿大淋巴结、肝囊肿、前列腺增生伴钙化:根据辅助检查回报可诊断。

该患者是如何治疗的,想知道吗?

考虑患者多关节受累、多关节活动受限伴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血沉、CRP等炎症指标高,患者目前无感染症状,肺部CT回报无新鲜感染病灶,DAS评分7.26分,故考虑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关节炎病情高度活动。

予以小剂量泼尼松抗炎、抑制免疫,甲氨蝶呤、羟氯喹、柳氮磺吡啶、沙利度胺抑制免疫,恩替卡韦抗乙肝病毒,阿法骨化醇、碳酸钙D3抗骨质疏松,保肝、抑酸保胃、纠正贫血等对症治疗。

经治疗后患者多关节肿痛、腰背痛、颈椎疼痛等症状明显缓解,无发热,复查血常规及血沉、CRP等炎症指标正常出院,目前在我科门诊规律诊治。

AS和RA是两种独立的疾病如何成为了合并症?

AS和RA是两种独立的疾病,RA合并AS的几率为1:~1:,其中大部分病例是年青时罹患AS,在AS病情静止若干年至数十年以后出现RA,此例报道亦属这种情况。

有文献报道50%的AS患者可以出现外周关节受累,主要以下肢大关节如膝关节为主,为非对称性,而双手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腕关节对称性骨侵蚀性改变少见,并且不引起永久性损害。

同时约有20%的RA患者可出现骶髂关节炎,并且其改变与AS的骶髂关节炎有明显不同,常为单侧、骨强直少。目前普遍认为,如果患者同时出现HLA-B27(+),具有典型的AS影像学改变,且具有外周关节对称性破坏加之RF高滴度阳性,则可诊断为AS和RA的重叠。

此例患者虽然RF、抗CCP抗体均阴性,但多关节受累,右手掌MRI有典型滑膜炎改变,AS无法解释如此多关节肿痛受累伴发热、乏力等症状,同时患者符合年ACR/EULARRA分类诊断标准,故考虑类风湿关节炎。

AS并RA并非罕见,但由于两者关节受累的部位和症状有重叠或不典型,容易漏诊。一般认为AS并RA患者大多病情炎症活动指标高,骨质破坏重,治疗应积极并联合用药。治疗上应选用对RA和AS均有效的柳氮磺吡啶,同时再选用2-3种慢作用抗风湿药物,如甲氨蝶呤、羟氯喹、沙利度胺等。

参考文献:

[1]MajorP,ResnickD,DalinkaM,etal.Coexistingrheumatoidarthritisandankylosingspondylitis[J].AMJRoentgenol,,:-.

[2]SattarMA,Al-sughyerAA,SibooR.Coexistenceofrheumatoidarthritis,ankylosingspondylitisanddermatomyositisinapatientwithdiabetesmellitusandtheassociatedlinkedHLAantigens[J].Rheumatology,,27:-.

[3]李芹,寿涛,林俊等,同胞兄弟同患类风湿关节炎并强直性脊柱炎二例[J].中华风湿病学,,8[5]:.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oakn.com//mjccys/1334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