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胆总管炎专科治疗医院 >> 胆总管炎常识 >> 国庆节吃喝悠着点专家教您如何保胆道健康
随着十一长假的到来,许多市民又开始了频繁走亲访友、喝酒聚餐的日子。而历年长假期间,胆道疾病发病率显著升高,严重者甚至合并胆管炎、胰腺炎,危及生命。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殷保兵教授特别提醒市民:国庆长假吃喝“悠着点”。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餐桌上的食物越来越丰盛,平时工作忙聚餐机会少因此节日期间更是大快朵颐的好时机。每逢国庆长假,聚餐、喝酒总是离不开的主题,医院急诊就诊的胆道疾病占到外科首位,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殷保兵教授提醒市民,节日期间饮食不可大意,暴饮暴食不加节制、摄入过多高油、高脂、高胆固醇食物,可直接诱发胆囊炎、胰腺炎。对于原有胆道系统疾病者,尤其应该提高警惕。
哪些人重点要防胆道疾病1胆道系统结石者
体检中发现胆结石的人近年来很多见。有些人因为“不痛不痒”就没有治疗。若是节日期间饮食无节,摄入过多高脂肪、高胆固醇类食物,很可能会诱发胆管炎、胰腺炎等胆胰疾病。
殷教授提醒,有家族史、肥胖、40岁以上的女性是胆结石的高发人群。中老年人一般运动减少,控制胆道系统排出胆汁的神经功能也日趋衰退,胆囊、胆管的收缩力减弱,容易使胆汁淤滞,导致其中的胆固醇或胆色素等成分淤积而形成结石;另外,有些肥胖减肥患者短时间快速体重下降,体内脂肪代谢紊乱,胆汁内胆固醇大量增加,容易生成结石。因此,规律的饮食尤其进食早餐,适当运动,合理的营养搭配外加多喝水是胆石病患预防发作的法宝。
2胆囊有泥沙者经常有些人会在体检报告中发现“胆囊泥沙沉积”,其实就是大量胆汁形成类似“淤泥”沉积在胆囊底部。如果胆囊泥沙量比较多,确实有潜在隐患,因为进食时胆囊会强烈收缩时,“泥沙”随时可能排入胆管,阻塞了胆管和胰管,诱发胆管炎和胰腺炎。
3有胰腺炎病史者曾发生过胰腺炎或者胰腺炎反复多次发作者,必须要注意饮食节制。这是由于胰腺炎是胰腺因胰蛋白酶的自身消化作用而引起的疾病。暴饮暴食和酗酒会使胰液分泌旺盛,若胰管引流不畅,造成胰液在胰胆管系统的压力增高,致使高浓度的蛋白酶排泄障碍,最后导致急性胰腺炎。病情可能十分凶险,并威胁到生命安全。另外,胆道系统疾病如胆管炎症、结石等病变使壶腹部发生梗阻,胆汁通过共同通道反流入胰管,激活胰酶原,也会诱发胰腺炎。国庆期间,对于暴饮暴食后出现的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应及时就诊,警惕急性胰腺炎。
当然,殷教授同时强调,即使没有上述疾病,也并不意味着就能“放开肚子”吃喝。不良的饮食习惯是胆道疾病的诱因,所以无论是节假日还是平时的日常生活中都应该注意饮食规律、节制。
长假期间如何保胆道健康国庆长假,如果疾病突发,既给患者增加了痛苦,甚至需要手术治疗,增加经济与精神负担,也为节日欢快的气氛蒙上了一层阴影。那么,有没有什么预防胆道疾病发生的办法呢?殷教授建议:
首先,胆道系统结石应及时、规范治疗。
殷教授提醒,胆道结石应该根据病患具体情况因人而异。对于有潜在隐患的胆石症我们建议防患于未然,其一胆囊内多发小结石(<5mm),小结石随时可能会掉落到胆管,诱发胆管炎、胰腺炎等,严重者将危及生命;其二胆囊内巨大结石(>2.5cm)会摩擦胆囊壁,长期有致癌可能。目前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LC)是治疗胆囊结石的金标准。
对于胆囊泥沙者,如果有症状或者发作过,亦建议处理。其症状主要表现为进食后胀满感,很多患者进食后不适自认为“胃病”,其实有一部分是胆囊在“作怪”。目前对于胆囊泥沙的治疗以手术取胆囊为主。
一些患者胆囊切除后,认为自己没有“胆”了,有很多食物如鸡蛋、油脂就不能吃了,因此过着“苦行僧”般的生活,这种观念是不正确的。殷教授说,胆囊切除后生活基本与正常人是一样的,短期内一部分人会有腹泻,但通常半年后就会自我代偿。饮食基本和家里人一样,只要避免过度油腻即可。
10~15%的胆囊结石患者合并胆总管结石,手术后胆总管结石的复发亦有5~8%,主要与胆道反复感染,胆汁淤积有关。随着腔镜技术的发展,胆总管结石再也不需要以前的大切口手术和放置T管了。如果胆总管内复发小结石,做个十二指肠镜(ERCP)就可以解决。如果胆总管内大于1.5cm的结石可以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通过液电碎石技术将大结石变小结石,胆道镜下取石网篮取尽后一期吻合,不用留置T管,病人不再需要体外挂一个多月的胆汁引流袋了。目前这项技术已经很成熟了,对于已经做过二、三次胆道手术的患者以前是腹腔镜的“雷区”,殷教授团队这几年已经屡次跨过禁区,成功开展二次以上手术患者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后一期缝合,已经三十多例患者成功治愈。
其次,日常要合理饮食。
预防胆胰疾病,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关键,尤其要注意合理饮食。
1.饮食要规律。规律的饮食是预防胆结石的最好办法,不能暴饮暴食或饱一顿饿一顿。胆囊主要是存储浓缩的胆汁,按时规律进食,食物刺激胆囊收缩,有利于胆囊排空,这时粘稠和有少量胆泥的胆汁可被排到肠内,可以预防胆结石的形成。
2.早饭一定要吃。因为一夜浓缩的胆汁需要通过进食排空,避免胆固醇沉淀形成胆泥。如果长时间不吃早饭,胆汁长期贮存在胆囊内形成淤积,导致胆汁中的胆固醇在胆囊内沉积,会逐渐形成结石。
3.饮食搭配要合理。食物要注意荤素搭配均衡,适量摄取蛋白质和脂肪,增加一些膳食纤维丰富的食物,以改善胆固醇的排泄,少吃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多食新鲜的蔬菜、水果。
4.适当运动。适当的运动可以加速体内胆固醇代谢,调节植物神经,有利于胆囊排空,减缓或降低胆石症的发生。当然已经有胆结石的患者不能剧烈运动,因为大量脱水和体位变化可诱发胆绞痛发生。
5.多饮水。早起一杯水、睡前一杯水,每天饮水ml以上,有利于稀释胆汁、促排,可以减缓或者减少胆石症的发生。
第三,要规律作息、平和心态。
殷教授建议市民,平时还要注意调整好心态,避免精神压力过大,及时纾解不良情绪,避免经常熬夜及生活不规律。节假日期间也应该遵循如上的生活习惯,这样才能有助于通过良好的生活方式尽量远离疾病。
专家简介殷保兵教授,医学博士,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现任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外科青年组副组长,上海市肿瘤外科和跨学科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会员。擅长处理肝癌、胆囊癌、肝门胆管癌、肝脏良性肿瘤,结合腹腔镜、胆道镜和ERCP治疗胆道结石、复发结石以及肝内胆管结石颇有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