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胆总管炎专科治疗医院 >> 胆总管炎常识 >> 为何胰腺癌早期难发现有这些症状当心胰腺癌
胰腺癌临床表现取决于癌的部位、病程早晚、有无转移以及邻近器官累及的情况。其临床特点是整个病程短、病情发展快和迅速恶化。最多见的是上腹部饱胀不适、疼痛。虽然有自觉痛,但并不是所有病人都有压痛,如果有压痛则和自觉痛的部位是一致的。
胰腺癌早期难发现的原因1胰腺癌发病率低,万分之一左右,导致很多临床医生对它认识不足。2胰腺解剖位置特点决定了其临床症状隐匿,由于胰腺是人体腹膜后位器官,位置深在,被胃和横截层所遮盖。通常的B超检查较难探查到早期直径较小的胰腺肿瘤,假使直径偏大,要想及时、准确地扑捉到胰腺癌早期的“蛛丝马迹”也并非易事,因为B超检查结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B超医师的临床经验和主观判断。虽说PET-CT是发现早期胰腺癌最为有效的诊断设备,但是由于其高昂的费用,在平日的体检工作中也很难成为普通市民的检查项目。胰腺癌主要表现为非特异性症状,如上腹部隐痛不适、消化不良,腰背部疼痛等,经过对症治疗后症状可缓解,这样就延误了最佳诊断与治疗的时间。3胰腺癌本身进展迅速,确诊后自然病程为3-6个月,由于其发展很快,外科干预措施可应用的时间窗比较窄。胰腺癌的早期症状1、腹痛疼痛是胰腺癌的主要症状,不管癌位于胰腺头部或体尾部均有疼痛。除中腹或左上腹、右上腹部疼痛外,少数病例主诉为左右下腹、脐周或全腹痛,甚至有睾丸痛,易与其他疾病相混淆。当癌累及内脏包膜、腹膜或腹膜后组织时,在相应部位可有压痛。
2、黄疸黄疸是胰腺癌,特别是胰头癌的重要症状。黄疸属于梗阻性,伴有小便深黄及陶土样大便,是由于胆总管下端受侵犯或被压所致。黄疸为进行性,虽可以有轻微波动,但不可能完全消退。黄疸的暂时减轻,在早期与壶腹周围的炎症消退有关,晚期则由于侵入胆总管下端的肿瘤溃烂腐脱,壶腹肿瘤所产生的黄疸比较容易出现波动。胰体尾癌在波及胰头时才出现黄疸。有些胰腺癌病人晚期出现黄疸是由于肝转移所致。约1/4的病人合并顽固性的皮肤瘙痒,往往为进行性。
3、消化道症状最多见的为食欲不振,其次有恶心、呕吐,可有腹泻或便秘甚至黑便,腹泻常常为脂肪泻。食欲不振和胆总管下端及胰腺导管被肿瘤阻塞,胆汁和胰液不能进入十二指肠有关。胰腺的梗阻性慢性胰腺炎导致胰腺外分泌功能不良,也必然会影响食欲。少数病人出现梗阻性呕吐。约10%病人有严重便秘。由于胰腺外分泌功能不良而致腹泻:脂肪泻为晚期的表现,但较罕见。胰腺癌也可发生上消化道出血,表现为呕血、黑便。脾静脉或门静脉因肿瘤侵犯而栓塞,继发门静脉高压症,也偶见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
4、消瘦、乏力胰腺癌和其他癌不同,常在初期即有消瘦、乏力。
5、腹部包块胰腺深在,于后腹部难摸到,腹部包块系癌肿本身发展的结果,位于病变所在处,如已摸到肿块,多属进行期或晚期。慢性胰腺炎也可摸到包块,与胰腺癌不易鉴别。
6、症状性糖尿病少数病人起病的最初表现为糖尿病的症状,即在胰腺癌的主要症状如腹痛、黄疸等出现以前,先患糖尿病,以至伴随的消瘦和体重下降被误为是糖尿病的表现,而不去考虑胰腺癌:也可表现为长期患糖尿病的病人近来病情加重,或原来长期能控制病情的治疗措施变为无效,说明有可能在原有糖尿病的基础上又发生了胰腺癌。
7、血栓性静脉炎晚期胰腺癌患者出现游走性血栓性静脉炎或动脉血栓形成。
8、精神症状部分胰腺癌患者可表现焦虑、急躁、抑郁、个性改变等精神症状。
9、腹水一般出现在胰腺癌的晚期,多为癌的腹膜浸润、扩散所致。腹水可能为血性或浆液性,晚期恶病质的低蛋白血症也可引起腹水。
胰腺癌如何预防?胰腺癌的死亡率很高,但只要我们方法恰当,它就没有什么可怕的了。为此今天提出胰腺癌三级预防。这里给大家详细讲解。
一级预防
即病因预防,是指去除一切与胰腺癌发生相关的自身和环境因素,是预防疾病的发生和消灭疾病的根本措施。主要分为以下五点:
1要避免高动物蛋白高脂肪饮食。研究显示,这类食物摄入过多,患胰腺癌几率明显升高。欧美等发达国家居民胰腺癌发病率相对较高,多与此有关。人们应该保证饮食的合理搭配,做到营养均衡。2不吸烟。烟草中含多种致癌物质,会增加患胰腺癌风险3倍以上,并且吸得越多患病的几率越大。3坚持锻炼身体,保持良好情绪,它第一级预防的核心。4忌暴饮暴食和酗酒。暴饮暴食和酗酒,是导致慢性胰腺炎的主要原因,而胰腺在慢性炎症的长期刺激下,也会增加致癌危险。5少接触萘胺和苯胺等有害化学物质。研究显示,长期接触这些化学物质者,患胰腺癌风险较常人高约5倍。因工作需要长期接触这些化学物质者,应做好防护。二级预防
又称三早预防,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据了解直径小于2cm胰腺癌的5年生存率全国平均水平达到20%-40%.而直径小于1cm的胰腺癌五年生存率更是达到67%,远高于中晚期胰腺癌的3%-5%,由此可见肿瘤三早预防的重要意义。
要提高早期胰腺癌的检出率首先,必须重视高危人群的监视,如有胰腺癌家族史者、曾患慢性胰腺炎者、曾经做过胃大部切除术者、突发糖尿病患者等都应定期体检。
其次,临床上应警惕胰腺癌的报警症状,如出现食欲不振,腹痛腹胀,皮肤巩膜发黄,大便颜色变浅,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等症状应考虑胰腺病变的可能。B超是胰腺癌诊断的首选方法,其特点为无损伤且价格便宜,能较早的发现胰腺异常。
三级预防
第三级预防主要为对症治疗,防止病情恶化,减少疾病的不良作用,防止复发转移,预防并发症和伤残;对已丧失劳动力者,通过康复治疗,促进其身心方面早日康复,使其恢复劳动力,保存其创造精神价值和社会劳动价值的能力。术中放疗技术等技术的应用对缓解无法切除胰腺肿瘤病人的疼痛缓解效果显著。
做好三级防护,对胰腺癌说——Getout!
胰腺癌如何治疗呢?目前根本的治疗原则仍然是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结合放化疗等综合治疗。
手术是治疗胰腺癌的最有效的手段。B超和CT可以检查出小于2cm的胰腺癌,内经超声甚至可以查出小于1cm的微小胰腺癌,而肿瘤小于2cm的胰腺癌手术的切除率为90%左右,所以胰腺癌治疗贵在早期诊断和发现。
不过,胰腺癌本身进展迅速,确诊后自然病程仅有3-6个月。由于其发展很快,外科干预措施可应用的时间比较少。据统计,胰腺癌首次诊断时80%已属晚期,丧失了最佳诊断与治疗时机。特别当肿瘤病灶已经转移到身体各处或出现禁忌症时,再进行手术切除的意义不大。
(文章综合自家庭医生在线、搜狐健康)
肝胆外科医师简介杨广顺
个人简介杨广顺,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年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肝胆外科专业,获医学博士学位,曾于年赴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进修。曾获得军队科技进步奖、医疗成果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医学科技奖等奖项,承担国家及上海重点课题8项。于年入围上海卫生系统首批“百人计划”,并于年荣获“中国名医百强榜”上榜名医。
擅长:对难切性肝肿瘤包括巨大肝癌、肝门区肝癌、尾状叶肝癌、累及下腔静脉/门静脉/胆管或周围脏器的肝癌的外科切除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肝脏良性肿瘤、转移性肝癌、胆管癌、胰腺癌及门脉高压症的外科诊治方面经验丰富。
学术职务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器官移植学组副组长、解放军肝胆外科专业委员会顾问、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委员、国际外科、消化科和肿瘤科医师联盟(IASGO)会员、上海慈善基金会广顺肝胆基金主任、第二军医大学专家委员会委员,并担任多家中文核心及SCI收录期刊副主编和编委。
论文著作
承担国家十二五“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肝癌抗复发转移治疗临床新体系的研究和应用推广》等重点课题8项,发表论文60余篇,参编论著18部。
付雍
个人简介付雍,博士,主治医师。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曾就医院,并于年医院年度嘉奖。
掌握常见肝胆疾病的诊治、并发症处理或抢救。年均参加肝胆胰脾外科手术例以上(近70%均以第一助手完成),并负责围手术期管理。在学习及工作期间,共参与肝移植或供肝获取手术20余例,其中包括2例活体肝移植围术期管理。做到了出院病人满意度高,年均受表扬、锦旗共计20例次左右。无投诉、纠纷、差错。
同时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下,能够独立完成的肝胆外科手术或操作、开腹胆囊切除术、简单的胆道探查取石、T管引流术、单纯肝囊肿开窗引流术肝脏手术的游离,复杂粘连松解、肝左外叶切除、肝楔形切除及活检术、肝肾联合供肝切取术,以及常规穿刺引流术:如肝穿、腹穿、胸穿等。
哪里能治疗白癜风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