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

“鸽子蛋”出溜1岁男童肠梗阻

原来是疝气作怪;专家称,小儿疝气发病率高,手术可避免严重并发症

海都讯

最近,1岁的三明男孩小坚(化名)刚学会走路,爷爷奶奶带着他到公园遛弯。不料,他走累了,突然捂着下身,疼得站不直。奶奶一看,小坚的阴囊胀得老大,像个鸽子蛋,“疝气又发作了!”奶奶一使劲,想把“鸽子蛋”挤回去,挤到一半却卡住了,“鸽子蛋”变得又大又硬。她慌了神,医院,但小坚不停地哭闹、呕吐,发烧40度,连夜被送到福州抢救。医生说,其实,“鸽子蛋”是小坚的肠子,突发疝气后被卡住了,要是晚点送医,肠管可能就坏死了。

“小儿疝气很常见”,医院副院长、小儿外科博士林芃说,进入暑假,几乎每天都有十多个小孩排队手术。林芃提醒,疝气是常见病,如有嵌顿,应尽快手术,家长不能随意处理。

案例

anli

“鸽子蛋”常出溜按不回去突高烧

住院一周后,小坚已活蹦乱跳。奶奶说,小坚仅8个月大时,她就发现小家伙有疝气。“鸽子蛋”就像个调皮的孩子,不时从肚子上鼓起来,尤其是小坚剧烈咳嗽后,“鸽子蛋”常溜到腹股沟,但小家伙躺下休息十多分钟,“鸽子蛋”又缩回去了,有时,她会帮着把“鸽子蛋”按回去。

前不久,医院,医生建议手术,但奶奶心疼小坚年幼,就拖了下来。

不料,这一回,“鸽子蛋”比以往的大,一碰就疼,小坚“嗷嗷”直哭,他越哭,“鸽子蛋”越坚实,越按不回去,小坚哭闹不止,很快开始呕吐、腹胀、发烧。医院建议,尽快送到福州抢救,“情况危急,肠管突出较多,已出现肠梗阻”,医生发现,小坚卡在阴囊的小肠已淤血,幸好及时手术,“鸽子蛋”才缩回去,三天后,小坚的烧慢慢退了。

现象

xianxiang

小儿疝气重男轻女

近日,医院的小儿外科,发现暑假一到,不少家长带着小孩来做疝气手术。在医院,每天动疝气手术的小孩超过10个,其中,大多是男孩。林芃副院长说,疝气俗称“小肠气”,小孩哭闹、运动、解便后,腹股沟会鼓起块状物,有时会延伸至阴囊或阴唇,可能在卧床休息或睡觉后自行消失,严重的会腹痛、恶心、呕吐、厌食或哭闹不安。脱出的器官以小肠居多,摸起来柔软,退回去时,常伴有“咕噜咕噜”的杂音,大肠、阑尾、大网膜等也可能脱出,女孩脱出的大多是卵巢,可摸到拇指大、较硬的肿块,多半有压痛。

林芃主任医师分析,肿块凸出的部位有一个“洞”,因此,疝气是不会自愈的。随小儿年龄增大,活动量增加,疝气越来越大,腹股沟肿块会增大,甚至降入阴囊,如发生嵌顿,可能造成肠梗阻、肠坏死、腹膜炎等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林芃主任医师提醒,疝托、疝带等方法只能缓解一时症状,目前,根治小儿疝气唯一的方法是手术,“就像衣服破了个洞,得打个补丁”,他说,只要把脱落的肠子推回去,把腹壁的“漏洞”结扎起来,就可以了,手术仅10分钟左右,切口约1.5厘米,出血少,目前还可做腹腔镜微创手术,只有轻微疼痛感,两三天就可出院。

提醒

“漏洞”是先天的但并非遗传

“疝气是先天的”,林芃主任医师说,目前,小儿疝气的病因不明,可能在出生后数天、数月或数年后发生,但它不是遗传病。

林芃主任医师提醒,小儿疝气应尽早手术,尤其是抵抗力较弱的小儿、曾经发生嵌顿却侥幸复位的小孩,一旦咳嗽、肺炎、拉肚子,都可能加重病情。家长可加强自检,一旦发病,要安慰小孩别哭,防止腹压增加,肿块更难还纳。然后,可让小孩躺下,保持头低脚高的姿势,用热毛巾敷肿块,用手托起阴囊,持续缓慢地将肿块推向腹腔,切忌粗暴,以免挤破肠管,最好能及时求助外科医生。当小孩发生疝嵌顿时,可用纱布或薄棉布包裹冰块,冷敷患处,直到复位为止,并尽快送医,避免蹦跳、拉、持重等剧烈活动。

专家介绍

林芃,男,主任医师,副教授,我省引进高级人才,小儿外科学博士,现任福建省医院副院长,《中华小儿外科杂志》编委,曾在卫生部医院医院小儿外科工作20余年。在国内较早开展肛门括约肌成形术、膀胱逼尿肌加强术、经肛门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等手术,在院内率先开展重复肾手术、肾盂积水手术、重度尿道下裂手术、两性畸形手术、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手术和小儿腹腔镜微创手术等。在国内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副主编和参编著作5部。擅长小儿泌尿外科、肛肠外科、小儿普外科和小儿大小便失禁等疾病的诊治。

门诊时间:周一、周四上午。

外科科室-

福建省医院于年6月1日开诊

是一所集儿童医疗、保健、康复、科研、教学为一体的三医院

地址 

 福州市鼓楼区八一七中路号

预约服务热线 

 -

网址 | 







































儿童白癜风该如何治疗
北京哪里治白癜风病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aoakn.com//mjccyy/684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