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胆总管炎专科治疗医院 >> 胆总管炎治疗 >> 专家讲坛息肉早癌的治疗上
田蕾,女,年,中国医科大学消化科博士毕业,硕士生导师。
辽医附属一院内窥镜中心主任,辽宁省消化病协会委员。
擅长于消化内镜的诊断及治疗,如消化道早癌的诊断及治疗、消化道息肉的电凝电切治疗、ERCP(胆总管结石、肝胆胰疾病所致的梗阻性黄疸等)、ESD(消化道早癌、粘膜下肿瘤等)、及消化道支架置入术等。
◆◆◆
为您讲解
近年来,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直线上升,有统计说,我国每5分钟就有1人死于结直肠癌。要想对结肠癌进行预防,就必须进行体检。可问题来了,哪种检查对肠息肉和肠癌最有效?目前来说,结肠镜检查依然是最有效的手段。
按照国际标准,45岁以上的成年人,常规体检中包括胃肠镜检查。国内,由于近年来肿瘤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所以建议40岁以上的成年人,也将胃肠镜检查纳入到常规体检中,以排除消化道疾病,尤其是肠癌、息肉的病变。
一、检查出肠道息肉要尽快切除息肉是一个内镜下的诊断,指的是黏膜隆起型病变。而相关医学研究表明:结肠息肉与结肠癌的关系极为密切。腺瘤性息肉的癌变率较高,直径大于2cm的腺瘤样息肉,其癌变率可达60%以上。因此,绝大多数肠癌均由肠息肉演变而来。据估计,从息肉到发展为癌变的时间为2~10年。而一旦发展成进展期肿瘤,则病程明显加快,其治疗效果会受到肿瘤大小、浸润、转移等各种因素影响,很多患者虽然经过积极治疗,承受各种包括手术、放化疗的痛苦,特别是直肠下段的肿瘤,手术后须进行人造肛门,生活质量严重下降,部分患者生存期却只延长了短短几个月时间,最终是人财两空的结局。我们的目标是——在息肉发生癌变之前阻断它的发展,就可以有效控制结肠癌的发生。
一旦检查出结肠息肉,就需要对息肉进行治疗,结肠息肉切除术是阻止结肠癌的有效方法。当结肠息肉较大,超过5mm以上或者较多个数时,则需要住院进行内镜下息肉切除术,对于小于2cm的有蒂或亚蒂息肉,可以采取内镜粘膜切除术(EMR);当息肉超过这个直径时,则需要采取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的方法才能一次性完整切除,并将切除的组织进行病理检查,以确定是否有癌变可能。如果有癌变,再进一步确认是表面癌变还是有深层的浸润,若没有深层浸润,我们认为治疗可以结束,而对患者进行长期的随访。一旦病理发现有深层的浸润,则必须追加外科手术,以确保彻底切除病变,这一点非常重要。
国外有研究发现即使是小息肉,也有3-10%的癌变可能。而事实上我们的确也在内镜下切除了发生癌变的最小息肉是5mm大小!由于采取的是EMR方法切除,不但切除了病变,还包括了病变周围的部分正常粘膜,因此,达到了完整彻底的切除,而不必追加外科手术。
近年来的EMR和ESD技术则可以切除更大面积、没有癌变或仅有表面癌变的大息肉,而且能保持结肠的完整结构,其成功率与并发症均在可控范围,减少了手术几率,对患者来说,无疑是有很大裨益的。(未完待续)
北京中医白癜风医院哪家最好白癜风怎么治疗最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