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树兰(杭州)医院肝胆胰外科

成功完成一例腹腔镜右半肝切除术

患者67岁的田阿姨(化名)因腹胀到院检查,做了胃镜、肠镜都显示正常,但腹部CT却显示,右肝后叶有个直径3cm左右的肿块,差不多也就是一颗东魁杨梅的大小,结合其他辅助检查提示肝脏占位(胆管细胞癌考虑,门静脉右支侵犯)。

什么是胆管细胞癌?

树兰(杭州)医院李启勇副院长介绍,很多人都没听说过胆管细胞癌,胆管细胞癌起源于肝脏的胆道系统,胆道系统肿瘤根据位置可分为肝外胆管癌、肝门部胆管癌、肝内胆管细胞癌。肝外和肝门部胆管癌因有黄疸的症状相对容易被早发现。而肝内胆管细胞癌出现症状较晚,往往只出现隐匿的腹痛、发热等症状时。田阿姨万幸发现不算晚,可以通过手术进行治疗。

什么门静脉右支侵犯?

如图所示,肝脏血流供应来自于一个大的血管网络,大量的血液经门静脉流入肝脏血窦(肝脏血窦通俗的解释就是一种特殊的毛细血管),保证肝脏的每一个细胞都能接收到血液的润泽。所以肝脏手术容易大出血,风险大。

CT影像显示,患者的肝部肿瘤与肝门静脉右支边界不清。

为了更加明确血管被侵犯的位置,定制最优手术方案,医生利用三维可视化技术给患者进行了3D肝脏重建,肿瘤侵犯了哪些血管一目了然。

△三维重建患者肝部肿瘤3D图

黄色区域为肿瘤占位

“患者的肿瘤侵犯门静脉右后支和右前支的分叉,必须要完整切除患者右半肝,才能达到彻底清除肿瘤的目的。”李启勇副院长团队针对患者的病情展开了病例讨论,通过院士查房后一致决定了手术方案。

目前此类手术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传统开腹手术,需要在上腹切开一个30厘米长的大切口;一种是腹腔镜微创手术,只需要几个直径0.5-1.2厘米的小洞。

在术前谈话中,医生将手术的利弊和风险充分告知患者家属。家属认为微创手术创伤小、恢复快,而且李启勇副院长成功开展了许多类似的腹腔镜手术,希望他能为患者实施腹腔镜微创手术。

通过三维重建的肝脏图像,李启勇副院长团队已经将肿瘤与大血管的位置关系、距离都掌握清楚,并且多次3D图像模拟手术切除范围,计算残肝体积,保证万无一失。

△三维模拟患者肝部肿瘤切除手术

虚影部位为切除区域

上周,在麻醉科、手术室的密切配合下,由李启勇副院长主刀,经过四个半小时的手术,成功并彻底切除了患者的肝脏肿瘤,术中出血不到毫升。

△术中切除的患者右半肝

白色部分为肿瘤

术后第二天,田阿姨就已经正常进食并且下床活动了,伤口也不疼,感觉都很好。李启勇副院长告诉田阿姨如果想痊愈,术后还需要接受足疗程的化疗。

近年来,国内胆管细胞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胆管细胞癌的发生多与胆管结石、病毒性肝炎、胆管囊肿等多种良性肝胆疾病相关,尤其是胆管结石和反复胆管炎症,5%-10%有恶变的概率。

李启勇副院长提醒,存在潜在危险因素的高危人群一方面要注意合理膳食、控制体重、预防感染、戒烟戒酒来规避风险,另外还需加强定期检查,及时治疗相关疾病因素。

腹腔镜肝切除术的一大优点就是手术切口小,也即创伤小。传统的开腹手术,如果要切掉半个肝,需要有20-30cm的切口。

01

术后的疼痛小,传统的开腹手术,麻药过了之后那种剧烈的疼痛感,真是让人痛不欲生,腹腔镜的“小洞口”能大大减少疼痛。

02

患者能及早下床活动,各器官系统功能恢复快,手术之后并发症少,有利于快速康复。

03

最重要,对于专业的医生来说,腹腔镜具有极高的分辨率,能够使肝周围的血管,结构更加清楚,使手术更加精准。

△腹腔镜下医生视野

指导医生:肝胆胰外科肖慜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oakn.com//mjcczz/1454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