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胆总管炎专科治疗医院 >> 胆总管炎症状 >> 微技术胃大部切除术后ERCP取石
疑难险重病人面前不退缩,ERCP技术再突破
——消化科胃镜室为毕-Ⅱ式术后患者成功进行ERCP取石
2周前,我院消化科门诊来了一位“普通”又“特殊”的发热、腹痛、黄疸病人,普通的是该患者的诊断考虑为胆总管结石。医院消化内科来讲,内镜下胆总管结石ERCP取石早已不再陌生,平均每年为多名病友进行ERCP相关手术,在豫西南甚至河南省内均享有盛誉,所以该病友应该算“普通”病友中的一员。为什么又说他“特殊”呢?因为不仅是他曾有传统开腹切除胆囊、胆总管取石以及腰椎手术,他还曾经因胃溃疡出血曾经做过胃大部毕-Ⅱ式手术。该手术改变了正常人的生理结构,再行ERCP手术难度极大,容易出现手术失败,甚至发生肠穿孔,稍有不慎会危及患者生命安全。
患者经过多方了解,就诊我院消化科门诊,韩宏锋主任医师热情的接待了他。与患者交谈中了解到患者对于再次外科手术非常惧怕和排斥,不愿意接受,当然已经两次的腹部开刀手术经历也让再次行开腹手术难度极大,且外科开刀也有可能不能永久解决胆管结石的问题。韩宏锋主任医师深知,在给毕-Ⅱ式术后胃患者做ERCP时,十二指肠乳头和正常人完全不同,需要经过胃术后的输入攀寻找乳头,十二指肠乳头方向与常规手术的方向完全相反,豫西地区尚无人独立完成此类手术。经过反复与病友及家属沟通后,韩主任得到了病人及家属的大力支持,凭借自身几百例ERCP手术的经验、ERCP技术团队过硬的实力以及对疑难险重病人的勇于担当的胆识,最终决定为该患者行ERCP取石。
经过2天充分、细致的术前准备,10月29日下午,在放射科医师和ERCP团队的精心配合下,手术开始了,韩宏锋主任医师术中甚至一度从常规的十二指肠镜更换为胃镜,利用胆道支架联合针状刀切开乳头,最终经过半个小时的不懈努力成功取净多枚结石,术后患者无任何并发症,症状也很快消失,手术后4天就办理了出院手续。
据韩宏锋主任医师介绍,ERCP技术已成为胆胰疾病的重要诊疗手段之一。我院消化科自年—年9月已完成ERCP例次,成功率为96%。其适应证为:胆管结石、肝胆胰肿瘤或其他原因所致的梗阻性黄疸、胆总管囊肿、缩窄性乳头炎、慢性胰腺炎或胆石性胰腺炎的诊断治疗等。ERCP技术是微创医疗的典范,与外科常规手术相比,其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并发症少的巨大优越性,被更多的患者所接受。毕-Ⅱ式术后胃患者的ERCP取石由于难度大,风险大,国内外只有少数专家开展此项技术,此次我院独立成功开展此项技术,标志着我院内镜诊疗技术已经逐步达到了国内领先的水平。
(消化内科王保永/文图)
首例毕-Ⅱ式术后胃ERCP取石